磁石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磁石為氧化物類礦物尖晶石族磁鐵礦,主含四氧化三鐵。主產於河北、山東、遼寧、江蘇等地。原礦物形成於多種內力地質作用,與多種鐵鎂硅酸鹽礦物及石英等氧化物并存。味鹹,性寒。歸心、肝、腎經。功效平肝潛陽、聰耳明目、鎮驚安神、納氣平喘。臨床用名有磁石、煅磁石、醋磁石。

實用中藥辭典

異名

玄石(《本經》),磁君(《吳普本草》),處石(《別錄》),延年沙、續末石(《雷公炮炙論》),瓷石(《聖惠方》),熁鐵石(《本草衍義》),吸鐵石(《乾坤秘韞》),吸針石、慈石(《綱目》),靈磁石、活磁石(《外科大成》),雄磁石(《幼幼集成》),戲鐵石(《中藥志》)。

釋名

磁石本作慈石,有吸鐵之功,猶慈母招子,故名。《綱目》雲:“藏器曰:慈石取鐵,如慈母之招子,故名。時珍曰:石之不慈者,不能引鐵,謂之玄石。”

基原

為氧化物類礦物尖晶石族磁鐵礦礦石。

礦物

磁鐵礦 Magnetite主產遼寧、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湖北;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亦有出產。

採集

開採後除去雜石,選擇吸鐵能力強者入藥。磁石採集後放置日久,發生氧化,其磁性便會減退乃至失去吸鐵能力而影響藥效,故應經常用鐵屑或泥土包埋之,以保持磁性。

化學成分

磁石主要含四氧化三鐵(Fe3O4),其中含氧化亞鐵(FeO)31%,氧化鐵(Fe2O3)69%,並含有矽(Si)、鉛(Pb)、鈦(Ti)、磷(P)、錳(Mn)、鈣(Ca)、鎂(Mg)等雜質;少數變種還含氧化鎂(MgO),氧化鋁(Al2O3)。另外,磁石中常含一定量的砷(As),具毒性,使用時需注意。

藥理

1.鎮靜、抗驚厥作用 磁石炮製後鎮靜及抗驚厥作用明顯增強。炮製的磁石溶液給小鼠灌胃,能顯著延長異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對士的寧引起的小鼠驚厥有對抗作用,可明顯延長驚厥潛伏期。

2.對血液系統的影響 超分散磁鐵微粒靜脈注射可使大鼠血中Hb、紅細胞和白細胞數增加,血液凝固時間延長及血漿纖維蛋白分解活性增加,並使中性粒細胞吞噬功能增強。

3.毒性 磁石煎液小鼠靜脈注射LD50為14.70g/kg。

炮製

1.磁石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砸碎。《普濟方》:“淘去赤水,搗碎綿裹。”

2.醋磁石 取淨磁石,砸成小塊,置耐火容器內,用武火煆至紅透,趁熱倒入醋液內淬制,冷卻後取出,反復煆淬至酥脆,取出,乾燥。碾成粗粉。每磁石100kg,用醋30kg。《聖濟總錄》:“煆,醋淬七遍,搗研如粉。”

磁石經火煆醋淬後砷含量顯著降低。在650℃煆30分鐘,米醋淬1~3次,二價鐵離子含量明顯增高。藥理實驗證明,煆磁石的鎮靜、抗驚厥作用較生品明顯增強。

貯乾燥容器內,置乾燥處,防塵。

藥性

味鹹,性平。歸腎、肝經。質重鎮降。

1.《本經》:“味辛,寒。”

2.《別錄》:“鹹,無毒。”

3.《日華子》:“味甘、澀,平。”

4.《本草經疏》:“入足少陰,兼入足厥陰經。”

5.《本草匯言》:“氣溫,有微毒。氣味俱厚,沉而降,陽中陰也。”

功效主治

平肝潛陽,鎮驚安神,聰耳明目,納氣平喘。主治肝陽眩暈,驚悸失眠,目昏翳障,耳鳴耳聾,腎虛喘逆。

1.《本經》:“主周痹風濕,肢節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痟,除大熱煩滿及耳聾。”

2.《別錄》:“養腎臟,強骨氣,益精除煩,通關節,消癰腫,鼠瘺,頸核,喉痛,小兒驚癇。煉水飲之,亦令人有子。”

3.《藥性論》:“補男子腎虛風虛,身強腰中不利,加而用之。”

4.《日華子》:“治眼昏,筋骨羸弱,補五勞七傷,除煩躁,消腫毒。小兒誤吞針鐵等,即細末筋肉莫令斷,與磁石同下之。”

5.《綱目》:“明目聰耳,止金瘡血。”

6.《玉楸藥解》:“治陽痿,脫肛,金瘡,腫毒,斂汗,止血。”

7.《本草從新》:“治恐怯怔忡。”

8.《本草求原》:“治瞳神散大及內障。”

9.張秉成《本草便讀》:“引金氣以下行,氣納喘平,導歸水部。”

10.《增訂治疔匯要》:“鎮心。”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打碎先煎;或入丸、散;或浸酒。外用:適量,研末敷。

使用注意

脾胃虛弱者慎服,不宜多服、久服。

1.《綱目》:“不可久服。”

2.《本草從新》:“重鎮傷氣,可暫用而不可久。”

應用配伍

平肝潛陽 本品味鹹質重,性主沉降,能鎮潛上亢之肝陽,故常用於陰虛陽亢頭暈目眩等症,可與白芍、生地、天麻等同用,如《醫醇剩義》滋生青陽湯。

鎮驚安神 本品質重鎮降,能鎮驚安神,故常用於驚悸失眠等證。凡心神不安,驚悸失眠者,可與朱砂同用,以增強安神之功;或與茯神、酸棗仁、遠志等配伍,以增養心安神之效。凡小兒驚癇者,亦可單用煎水飲服,以安神鎮驚,如《聖濟總錄》磁石煉水飲。

聰耳明目 本品能養腎益精,聰耳明目,故常用於腎水不足,耳目昏聵。凡腎虛目翳內障,視物模糊者,可與朱砂、神曲配伍,如《千金方》神曲丸(即磁朱丸)。凡腎虛耳鳴、耳聾者,可與豬腎同煮服,如《聖惠方》磁石腎羹;若溫熱病後腎虛精虧而耳聾耳鳴者,亦可與熟地黃、山茱萸、石菖蒲、五味子等同用,如《重訂廣溫熱論》耳聾左慈丸。

納氣平喘 本品質重沉降,能下入於腎而納氣平喘,故常用於上氣喘逆。凡腎不納氣而致虛喘不止者,可與熟地、胡桃肉、五味子等配伍,以增益腎平喘之功。

此外,磁石研末外敷,尚可治癰瘡腫毒及創傷出血。

1.《本草經集注》:“柴胡為之使。”

2.《得宜本草》:“得熟地、山萸肉,治耳鳴。”

3.《得配本草》:“得朱砂、神曲,交心腎,治目昏內障;配人參,治陽事不起;佐熟地、萸肉,治耳聾。”

4.《增訂治疔匯要》:“與雄黃、冰、麝並用,能拔疔腳,消腫核。”

附方

1.補暖水髒,強益氣力,明耳目,利腰腳 磁石十兩(火燒醋淬,細研,水飛過,以好酒一升,煎如餳),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炙幹),木香三兩,補骨脂二兩(微炒),檳榔二兩,肉豆蔻二兩,蛇床子二兩。上為末,與磁石煎相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二十丸。(《聖惠方》磁石丸)

2.治陽不起 磁石五斤。清酒三鬥,漬二七日。一服三合,日二夜一。(《千金方》)

3.治雷頭風,恐成內障 磁石二兩(燒赤,醋淬),五味子(炒)、牡丹皮、附子(炮裂)、玄參各一兩。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鹽湯送下。(《聖濟總錄》磁石丸)

4.明目,益眼力 神曲四兩,磁石二兩,光明砂一兩。上三味末之,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飲服三十丸,日三,不禁。(《千金方》神曲丸)

5.治耳聾耳鳴,常如風水聲 ①磁石(搗碎,綿裹)半兩,木通、菖蒲(米泔浸,切,焙)各半斤。以絹囊盛,用酒一鬥浸,寒七日,暑三日。每飲三合,日再。(《聖濟總錄》磁石酒) ②耳中如潮聲、蟬聲或暴聾:磁石一塊如豆大,穿山甲(燒存性,為末)一字。上用新綿子裹之,塞於所患耳內,口中銜小生鐵,覺耳內如風聲即住。(《濟生方》鳴聾散)

6.治氣閉耳暴聾 磁石一錢(為末),麝香五厘。上為丸,如棗核大。綿裹納耳中,又以鏽鐵一塊,熱酒泡過,含口中。須臾氣即通。(《片玉心書》通竅丸)

7.治久患耳聾,養腎臟,強骨氣 ①磁石一斤(搗研,水淘去赤汁,綿裹),豬腎一對(去脂膜,細切)。以水五升煮磁石,取二升,去磁石,投腎,調和以蔥、豉、薑、椒作羹,空腹食之,作粥及入酒並得。(《聖惠方》磁石腎羹) ②耳聾多時不愈:磁石一兩,菖蒲半兩,木通半兩,熏陸香半兩,杏仁半兩(生用),松脂半兩。上為末,用黃蠟溶和為丸,如蓮子大,長半寸已來,可入耳門。以細釵子穿透,塞耳中。(《聖惠方》磁石丸)

8.治膏淋,小便肥如膏 磁石(火煆醋淬三七遍),肉蓯蓉(酒浸,切,焙)、澤瀉、滑石各一兩。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下,不拘時。(《聖濟總錄》磁石丸)

9.治肛門不收,裏急後重 磁石(火煆醋淬)四兩,桂一兩,蝟皮一枚(炙令黃熟)。上為末。每服二錢匕,米飲調下。慎舉重及急衣帶,斷房室,周年乃佳。(《聖濟總錄》磁石散)

10.治子宮不收,痛不可忍 慈石酒浸,煆,研末,米糊丸梧子大。每臥時滑石湯下四十丸,次早用磁石散,米湯服二錢。散用磁石(酒浸)半兩,鐵粉二錢半,當歸五錢,為末。(《綱目》磁石丸)

11.治疔腫 磁石搗為粉,堿、醋和封之,拔根出。(《古今錄驗方》)

12.治諸般腫毒 吸鐵石三錢,金銀藤四兩,黃丹八兩,香油一斤。如常熬膏貼之。(《乾坤秘韞》)

13.治金瘡煩痛 磁石五兩。上為細散,量瘡口大小,以意敷之。(《聖濟總錄》磁石散)

14.治青年扁平疣 靈磁石31g,代赭石31g,紫貝齒31g,生石決明12g,生白芍6g,紫草31g。水煎內服。方中前4味藥先煎半小時。成人與兒童劑量相同。皮損在上部者,加桑葉4~9g;在下部者,加黃柏9g,銀花12g;方中石決明可用生牡蠣31g代。(《中醫皮膚病學簡編》磁貝合劑)

臨床報導

治療幻聽 口服磁朱丸(磁石、朱砂、神曲),每次6~10g,每天1~2次,1個月為1療程。治療幻聽症7例,顯效3例,好轉3例,無效1例[1]。

文獻綜錄

1.《綱目》:“慈石治腎家諸病,而通耳明目。一士子頻病目,漸覺昏暗生翳,時珍用東垣羌活勝風湯加減法與服,而以慈朱丸佐之,兩月遂如故。蓋慈石入腎,鎮養真精,使神水不外移;朱砂入心,鎮養心血,使邪火不上侵;而佐以神曲消化滯氣,生熟並用,溫養脾胃發生之氣。方見孫真人《千金》神曲丸。但雲明目,百歲可讀細書,而未發出藥微義也。”

2.《本草經疏》:“磁石,《本經》味辛氣寒無毒,《別錄》、甄權鹹有小毒,《大明》甘澀平,藏器鹹溫,今詳其用,應是辛鹹微溫之藥,而甘寒非也。其主周痹風濕,肢節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者,皆風寒濕三氣所致,而風氣尤勝也。風淫末疾,發於四肢,故肢節痛,不能持物。風濕相搏,久則從火化,而骨節皮膚中洗洗酸也。辛能散風寒,溫能通關節,故主之也。鹹為水化,能潤下軟堅,辛能散毒,微溫能通行除熱,故主大熱煩滿,及消癰腫。鼠瘺頸核、喉痛者,足少陽、少陰虛火上攻所致,鹹以入骨,其性鎮墜而下吸,則火歸元而痛自止也。磁石能入骨,養腎臟,腎主骨,故能強骨;腎藏精,故能益精;腎開竅於耳,故能療耳聾。腎主施泄,久秘固而精氣盈溢,故能令人有子。小兒驚癇,心氣怯,痰熱盛也,鹹能潤下,重可去怯,是以主之。”“諸石藥皆有毒,且不宜久服,獨磁石性稟沖和,無猛悍之氣,更有補腎益精之功,大都漬酒,優於丸、散,石性體重故爾。”

3.《本草匯言》:“腎為水髒,磁石色黑而法水,故能養腎而強骨益髓。鎮重以象金,故能平肝而主風濕痛痹,善通肢節者也。如古方之治耳聾,明目昏,安驚癇,消鼠瘺癰腫,亦莫非肝腎虛火之為勝耳。此藥色黑味鹹,體重而降,有潤下以制陽光之意。”

4.《本草新編》:“磁石能治喉痛者,以喉乃足少陽、少陰二經之虛火上沖也,磁石鹹以入腎,其性重墜而下吸,則火歸原,以歸於下,而上痛自失。”

5.《藥性切用》:“引肺金之氣入腎而補腎益精,鎮墜虛熱,為陰虛火炎鎮墜之專藥。”

參考文獻

[1]周長發.上海中醫藥雜誌,1981,(7):40

本草匯言

神農本草經

味辛,寒。主治周痺,風濕,肢節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肖,除大熱,煩滿及耳聾。

名醫別錄

味鹹,無毒,主養腎藏,強骨氣,益精,除煩,通關節,消癰腫,鼠瘻,頸核,喉痛,小兒驚癇,練水飲之。亦令人有子。

藥性論

臣,味鹹,有小毒。能補男子腎虛風虛,身強,腰中不利,如而用之。

日華子本草

味甘,平。治眼昏,筋骨羸弱,補五勞七傷,除煩燥,消腫毒。

開寶本草

味辛、鹹,寒,無毒。養腎臟,強骨氣,益精,除煩,通關節,消癰腫鼠瘻,頸核喉痛,小兒驚癇。

本草衍義

養益腎氣,補填精髓,腎虛耳聾目昏皆用之。

本草綱目

慈者法水,色黑入腎,故治腎家諸病而通耳明目。一士子頻病目,漸覺昏暗生翳。時珍用東垣羌活勝風湯加減法與服,而以慈朱丸佐之,兩月遂如故,蓋磁石入腎,鎮養真精,使神水不外移;硃砂入心,鎮養心血,使邪火不上侵;佐以神麴,消化滯氣,生熟并用,溫養脾胃發生炎氣,乃道家黃婆媒合嬰奼之理,製方者宜窺造化之奧乎?方見孫真人《千金》神麴丸,但云明目,百歲可讀細書,而未發出藥微義也,孰謂古方不可治今病耶?獨孤滔云:慈礬堅頑之物,無融化之氣,止可假其氣服食,不可久服渣滓,必有大患。夫藥以治病,中病則止,砒硇猶可餌服,何獨慈石不可服耶?慈石既煉,亦匪堅頑之物,惟在用者能得病情而中的爾。

明目聰耳,止金瘡血。

本草經疏

磁石生於有鐵處,得金水之氣以生。《本經》味辛,氣寒,無毒。《別錄》、甄權:鹹,有小毒。大明:甘、澀,平。藏器:鹹,溫。今詳其用,應是辛鹹微溫之藥,而甘寒非也。氣味俱厚,沉而降,陽中陰也。入足少陰,兼入足厥陰經。其主周痺風濕,肢節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者,皆風寒濕三氣所致,而風氣尤勝也。風淫末疾,發於四肢,故肢節痛不能持物。風濕相搏,久則從火化,而骨節皮膚中洗洗酸也。辛能散風寒,溫能通關節,故主之也。鹹為水化,能潤下軟堅,辛能散毒,微溫能通行除熱,故主大熱煩滿,及消癰腫,鼠瘻頸核。喉痛者,足少陽、少陰虛火上攻所致,鹹以入腎,其性鎮墜而下吸,則火歸元而痛自止也。夫腎為水臟,磁石色黑而法水,故能入腎養腎臟。腎主骨,故能強骨。腎藏精,故能益精。腎開竅於耳,故能療耳聾。腎主施泄,久秘固而精氣盈溢,故能令人有子。小兒驚癇,心氣怯,痰熱盛也,鹹能潤下,重可去怯,是以主之。甄權云:補男子腎虛,風虛身強,腰中不利,加而用之。宗奭云:養腎氣,填精髓,腎虛耳聾昏者,皆用之。

本草蒙筌

味苦、鹹。無毒。一去平、甘,溫、澀。小毒。專殺鐵毒,惟使柴胡。惡牡丹石脂,為重而去怯之劑。除大熱煩滿,去周痺酸疼。周痺,謂痺隨血脈上下,下能左右去者是也。綿裹治耳聾,裹豆大塞耳中,口含生鐵少許,覺內有風雨聲即效。藥和點目瞀。音茂。強骨氣,益腎臟,通關節,消癰疽。逐驚癇風邪,驅頸核喉痛。煉水旋飲,令人有娠。若誤吞針入喉,急取系線服下。引上牽出,實亦妙方。

本草乘雅

始生之初,鹵石產焉,久之孕而成鐵。慈母,鐵子也。慈之熁鐵,互為噓吸,無情之情,氣相感召,故周痺風濕,及濕流肢節,致肢節中痛,洗洗酸消也,不能持物,此手不熁物;不能吸聲,此耳不熁聲;并可治目不熁色,鼻不熁香,舌不熁味,與癰腫鼠瘻,頸核喉痛之身不熁觸,皆以類推。總屬假借,大熱是因,煩滿是證,慈屬八石水而位於坎,對待治之,寒熱溫涼則逆也。

藥性解

磁石,味辛鹹,性寒,無毒,入腎經。主週身濕痺,肢節中痛,目昏耳聾,補勞傷,除煩躁,消腫毒,令人有子。能吸重鐵者佳。柴胡為使,惡牡丹。

按:磁石入腎,何也?以性能引鐵,取其引肺金之氣入腎,使子母相生耳。水得金而清,則相火不攻自去,故主治如右。然久服多服,必有大患,勿喜其功而忽其害也。

本草備要

重,補腎。

辛鹹,色黑屬水,能引肺金之氣入腎。補腎益精,除煩祛熱,通耳明目。耳為腎竅,腎水足,則目明。治羸弱周痺,骨節酸痛,腎主骨。驚癇重鎮怯。腫核,鹹軟堅。誤吞針鐵,末服。止金瘡血。《十劑》曰:重可去怯,磁石鐵粉之屬是也。《經疏》云:石藥皆有毒,獨磁石沖和,無悍猛之氣,又能補腎益精,然體重漬酒,優於丸散。時珍曰:一士病目漸醫翳,珍以羌活勝濕湯加減,而以磁朱丸佐之,兩月而愈。蓋磁石入腎,鎮養真陰,使神水不外移;硃砂入心,鎮養心血,使邪火不上侵;佐以神麴,消化滯氣,溫養脾胃生發之氣,乃道家黃婆媒合嬰奼之理,方見孫真人《千金方》,但云明目,而未發出用藥微義也。

本經逢原

磁石《本經》名玄石,辛鹹微寒,無毒。

磁石為鐵之母,腎與命門藥也。惟其磁,故能引鐵。《千金》磁朱丸,治陰虛龍火上炎,耳鳴嘈嘈,腎虛瞳神散大。蓋磁石入腎,鎮養真精,使神水不外移;硃砂入心,鎮養心血,使邪火不上侵,耳目皆受蔭矣。《本經》主賕痺風濕,肢節中痛,洗洗酸消,取辛以通痺而祛散之,重以去怯而鎮固之,則陰邪退聽,而肢節安和,耳目精明,大熱煩滿自除矣。《濟生方》治腎虛耳聾,以磁石豆大一塊,同煅穿山甲末,綿裹塞耳中,口含生鐵一塊,覺耳中如風雨聲即通。

本草崇原

磁石色黑味辛性寒,蓋稟金水之精氣所生。周痺者,在於血脈之中,真氣不能周也。磁石能啟金水之精,通調血脈,故能治之。風濕肢節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痟者。風濕之邪傷於肢節而痛,致手不能持物,足洗洗酸痟不能行。酸消,猶酸削也。磁石稟陽明、太陽金水之氣,散其風濕,故能治之。除大熱煩滿及耳聾者,乃水濟其火,陰交於陽,亦磁石引針,下而升上之義。

本草求真

﹝批﹞補腎水、鎮怯。

磁石專入腎。磁為鐵母,磁石二百年孕而成鐵。故見鐵即能以引,是以有磁之說也。磁石味辛而鹹,微寒無毒,得沖和之氣,能入腎鎮陰,使陰氣龍火不得上升。故《千金》磁朱丸用此以治耳鳴嘈嘈,耳屬腎竅。腎虛瞳神散大,瞳人屬腎。謂有磁以鎮養真精,使神不不得外移。硃砂入心,鎮養心血,使邪火不得上侵,耳目皆受蔭矣。且磁入腎,腎主骨,磁味辛,辛主散,磁味鹹,鹹軟堅,磁質重,重鎮怯。故凡周痺風濕而見肢體酸痛,驚癇腫核,誤吞針鐵,金瘡血出者,亦何莫不用此以為調治。吞針系線服下,引上即出。昔徐之才十劑篇云,重可去怯,磁石、鐵粉之屬是也。故怯則氣浮,宜重劑以鎮之,然亦不可與鐵同用。

得配本草

柴胡為之使。伏丹砂。

辛、鹹,平。入足少陰經。墜杪之火以定志,引肺金之氣以入腎。水得金而自清,火不攻而自伏。除煩悶,逐驚癇,聰耳明目。

得硃砂、神麴,交心腎,治目昏內障。磁石使精水不外遺,硃砂使邪火不上侵。配人參,治陽事不起。佐熟地、萸肉,治耳聾;相火不上,則氣清而聰。和麵糊調塗囟上,治大腸脫肛。入後洗去。

地榆汁煮,火煅醋淬用。入腸恐致後患。紗包入藥煎,但取其氣為妥。

諸石有毒。不宜久用。獨磁石性稟沖和,常服亦可。

本草經解

慈石氣寒,秉天冬寒之水氣,入足少陰腎經;味辛無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陰肺經。氣味降多於升,陰也。

其主周痺風濕,肢節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消者,蓋濕流關節,痛不可持物,濕勝金消也,濕而兼風,風屬木,木曰曲直作酸,洗洗酸痛,所以為風濕周痺也,慈石味辛入肺,金能平木,可以治風;肺司水道,可以行濕也。

腎水臟也,水不制火,濁氣上逆,則大熱煩滿,慈石入腎,氣寒壯水,質量降濁,所以主之。

腎開竅於耳,腎火上升則聾,慈石氣寒,可以鎮火。所以主耳聾也。

神農本草經百種錄

味辛,寒。主周痺,風濕,肢節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消,味辛則散風,石性燥則除濕,其治酸痛等疾者,以其能堅筋骨中之正氣,則邪氣自不能侵也。除大熱,寒除熱。煩滿,重降逆。及耳聾。腎火杪則耳聾,此能降火歸腎。

凡五行之中,各有五行,所謂物物一太極也。如金一行也,銀色白屬肺,金色赤屬心,銅色黃屬脾,鉛色青屬肝,鐵色黑屬腎。石也者,金土之雜氣,而得金之體之多。何以驗之?天文家言,星者金之散氣,而星隕即化為石,則石之屬金無疑。而石之中亦分五金焉,磁石乃石中鐵之精也,故與鐵同氣,而能相吸。鐵屬腎,故磁石亦補腎。腎主骨,故磁石堅筋壯骨;腎屬冬令,主收藏,故磁石能收斂正氣,以拒邪氣。知此理,則凡藥皆可類推矣。

本經疏證

周痺不僅由風濕,風濕不盡為周痺。特肢節中痛,周痺有之,風濕亦有之。若云風濕周痺,則嫌於但由風濕之周痺,而無與於未成周痺,但因風濕之肢節中痛矣。周痺者,在血脈之中,隨脈以上,隨脈以下,偏身皆可及也,而曰肢節中痛,得毋無與於身歟?肢節中痛,則四末皆可及也,而曰不可持物,得毋無與於足歟?肢節中痛,不可持物,則暴病宿病皆可有也,而曰洗洗酸削,得毋無於新病歟?夫靈樞周痺篇之言可稽也。曰風寒濕氣客於外分肉之間,俯而為沫,沫得寒則聚,聚則排分肉而分裂也。今不得寒則不聚,不聚則不外排分肉而內入骨節矣。曰分裂則痛,痛則神歸之,神歸之則熱,熱則痛解,痛解則厥,厥則他痺發,今不分裂而內向,則不熱不厥,而但洗洗酸削矣。曰此內不在藏,外未發於皮,此周痺風濕所共也。曰獨居分肉之間,則與風濕不同矣。所以然者,磁石所主,既能於真氣不周之證使之周,即未至於真氣不周者亦治之。蓋磁石者,以質而論,則取其有毛之石,石中有孔,為重墜下降,自肺及腎也;以色而論,則取其石色黑,孔中黃赤而而獨無青,為有降無升也,自肺及腎。倘腎家不空,如石中無孔,則雖降亦無所歸,此所以不能治軀體之痛矣。有降無升,倘痛在足膝,如石已至地,則於何更墜,此所以止能治肘腕中痛矣。然重墜者僅得直行,肘腕者理須旁及,在旁之病,從直道治之,能有濟耶?不知臂有六經,其在內廉則太陰為之長,在外廉則陽明最居前。太陰陽明表裡也,太陰病則陽明為之開其去路,陽明病則太陰為之浚其來源,總欲使其得至胸中,則自能遂其降矣。何況肘腕之病之根,何必不在胸中,胸中通則肘腕何必不自舒耶?曰賴周痺者必先循其下之六經,視其虛實,及大及絡之血結而不通,及虛而脈陷空者而調之,熨而通之,其堅轉引而行之,而磁石則治虛之法備矣。然又謂除大熱煩滿及耳聾何也?夫曰及則不得作一線觀,亦不得作兩截觀。蓋凡耳聾之大熱煩滿者治之,大熱煩滿而不耳聾者亦治之,內以別於腎氣竭絕之耳聾,外以別於風熱暑濕這大熱煩滿也。吸之為義,如水影物,無水而物無影,此原難復之候,有水而物無影,則由水濁,有影而并無物,則由風狂。磁石之所主,蓋治水濁之痾,何者水所以濁?或由濕蒸土浮,或由鬱熱水泛,而大熱煩滿,則由肺動而腎隨之,且過中不懼所主之脾,抵上不凌所畏之心,此其病似實而非實,似虛而非虛,是經脈篇所謂生病者也。母病本經,緣子救而轉盛,子原無病,因救母而生災,是以手太陰之煩與心胸滿,足少陰之口熱舌乾,遂相湊為大熱煩滿矣。得此以石吸金,自肺及腎之物,焉能不水靜其波而歸其壑,金遂其重而下溉耶?於是知別錄所稱強骨氣除煩關節,皆即本經之所主,其養腎氣益精,乃自腎吸肺,憑恃母氣之功。小兒驚癇,則金水相安,火自不作亂之效。消癰膿鼠瘻頸核喉痛,又水不上泛,火遂清靜之功。況練之為水,則朝肺之百脈,皆隨之順流而下溉,以養腎而榮精,能不令人有子哉?

本草新編

磁石,味苦、鹹,無毒。一云:平甘,溫澀。乃鐵之母也。火煅七次,醋淬七次,研細,水飛過始可用。專殺鐵毒,除大熱煩滿,去周痺酸疼。綿裹治耳聾,藥和點目瞀。強骨益腎臟,通骨節,消癰疽,逐驚癇風邪,祛頸核喉痛。煉不旋飲,令人有娠。若誤吞針入喉,急取系線服下,引上牽出其針,殊效。此物體重,乃去怯之劑也。藥籠亦不可缺,故存之。

磁石能治喉痛者,以喉乃足少陽、少陰二經之虛火上衝也。磁石鹹以入腎,其性鎮墜而下吸,則火易歸原矣。火歸於下,而上痛自失。夫腎乃至陰寒水之臟,磁石色黑而入水,故能益腎而堅骨,生精而開竅,閉氣而固泄也。

本草分經

辛、鹹,沖和。能引肺氣入腎。補腎除熱,去怯通耳,明目。

【現代藥理研究】

磁石有鎮靜、抗驚厥作用。

磁石有強壯補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