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碎金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醫學碎金

原夫醫道之來尚矣,自神農嘗百草而始有醫藥,繼至軒岐問答而成《素問》《靈樞》之書,俾運氣之推遷,臟腑之虛實,標本之病能,垂訓萬世,真有以措斯民於無扎瘥橫夭之患矣。迨及伊尹述湯液本草而神農之功著,秦越人注《難經》而《素問》之理明,然越人去古未遠,意旨周密,人未易曉。至於漢晉唐,若張長沙制《傷寒活人書》、王叔和注《脈決》,孫思邈著千金諸方而斯理始昭然矣。沿至遼宋,劉守真、張潔古、李東垣、張子和輩迭出,無非所以闡明,夫前賢往聖之妙旨為言,而斯理又大彰矣,則醫之為書,可謂備矣;活人之方,可謂盡矣;其濟人利物之功,豈小補云?惜乎,後之學醫者,見其卷帙繁拏,理趣淵微,議論玄遠,雖常觀讀,猶未得旨,至使或有求意而不得者,亦有棄而不用者,苟以醫鳴於世,不過執以方書,對證發藥爾,豈知年之運氣,時之勝復及標本虛實之由,臟腑邪正之能哉。噫!真可謂棄本而逐末,盲己而誣人者矣。夫人之生死繫於醫,醫之本,原出於經,苟舍經而他求,其害豈可勝言。余幼習儒書,長究醫業,浪跡江湖間三四十年,探考樞素,繹絡群方,未嘗敢怠,遇有名醫,輒往請益,得其方書之善者,則拜受鈔錄,惟恐有失,迨茲暮年尚有欠焉,此蓋由余之資鈍質愚故耳,幸遇

聖朝恩彌六合,濡及蒿萊,叨授良醫正,領職以來,戰戰兢兢,欲圖補報,將何能哉?荷蒙,賢王體天地生物之心為心法。皇上好生之德為德。嘗諭:護衛遴選聰明俊逸子弟,委臣禮等教授軒岐諸家之書,愚切有懼焉!何患?弟子初學,非惟一時不能以造其微,而尤恐有類向之盲己誣人之患者。是以忘其固陋,每遇公暇,輒於《難經》、《素問》與夫歷代名醫書中,搜索玄微,撮其切要,間亦竊附己意,撰成歌括,次第成帙,以授諸生,使其讀。取數句以上,則一臟腑之理渙然矣。斯其易學而易精,將見得之於心,應之於手,使方寸無疑,伸人生有賴,是亦小補云爾。書成,目之曰《醫學碎金》。諸生倘以予言不耄,玩讀詳味,久自得之,使杆格之病無,而微妙之理得,則一旦豁然貫通矣,豈不由碎金之投爐,煅煉溶化,欲成其器,一火而就乎。雖然斯理也,烏可自謂之至哉!但俟同志,恕予白首狂簡,改而正之,斯其美矣,於是乎書。

永樂十三年歲次乙未春二月上浣日,迪功郎良醫所,良醫正梅屋老人周禮自序

卷之一

論人之育孕胚胎

且如一晝夜,人受真氣八百一十丈。積之一月,計二萬四千三十丈。其氣蒸育胚胎,精血始凝溟涬混沌。受氣二月,孕秀胎結,男女始分其形。受氣三月,三焦品位脾胃已成。受氣四月,尻骨始露,筋絡羅布。受氣五月,五臟生成,孔竅開闢。受氣六月,六腑配合,十二經成。受氣七月,三焦氣闢,五臟六腑、七孔、八骸、九竅、骨筋肉脈、孫絡、精血、皮膚、毛髮、爪甲具焉。受氣八月,榮衛通流,隨母呼吸。受氣九月,神全氣足,魂魄安舍。十月受足真氣,男女受胎共二十四萬三千丈,氣變神靈,天命入體,胎結解根即遂誕生。

又曰:一月精血凝,二月形似盆,三月成三魂,四月成七魄,五月分五臟,六月定六腑,七月開七竅,八月神識具,九月宮室布,十月氣滿足。

又曰:一月如草頭露,二月如桃花,三月男女分,四月形象備,五月骨骼成,六月毛髮生,七月動右手,八月動左手,九月穀氣入胃,十月神具足而降生。

夫脾胃者,陰陽之男女;左右者,陰陽之道路;呼吸者,陰陽之出入;脈息者,陰陽之權衡;至數者,陰陽之度數也。

五臟主五竅

肝主眼,心主舌,脾主口,肺主鼻,腎主耳。

五臟所藏

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腎藏志。

五臟聲色臭味液,一臟有五,五五二十五,乃五行錯綜之道也。

肝 呼 青 臊 酸 淚 通於眼目也

心 笑 赤 焦 苦 汗 泄於皮腠也

脾 歌 黃 臭 甘 涎 溢於口唇也

肺 哭 白 腥臭辛 涕 潤於鼻竅也

腎 呻 黑 腐 咸 唾 生於牙齒也

三焦定位

上焦在膻中,中焦在中脘,下焦在膀胱上口。

三焦所統

三焦者,百骸之樞紐,九竅之通衢,五臟之關會,六腑之要津。

五臟所惡

心惡熱,熱則脈潰濁;肺惡寒,寒則氣留滯;肝惡風,風則筋燥急;脾惡濕,濕則肉痿腫;腎惡燥,燥則精竭涸,是謂五惡。

五臟五禁,又謂五裁

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腎病禁甘。以上口嗜而欲食之,不可多也,必自裁之,命曰五裁。

五臟受病禁食

肝病無多食酸,食酸則肉胝䐢而唇揭;

心病無多食苦,食苦則皮槁而毛拔;

脾病無多食甘,食甘則骨病而發落;

肺病無多食無,食辛則筋急而爪枯;

腎病無多食鹹,食鹹則脈凝泣而變也。

五臟生成

諸脈者皆屬於目,脈者血之府;諸髓者皆屬於腦,腦者髓之海;諸筋者皆屬於節,筋氣堅結皆絡於骨節之間也;諸血者皆屬於心,血居脈內故屬於心也;諸氣者皆屬於肺,肺藏三氣故也。

五臟所勞

盡神度量勞於肝,肝勞傷血,血少筋干;

曲運神機勞於心,心勞脈損,脈損神怯;

意外致思勞於脾,脾勞意損,意損肉脫;

預事而憂勞於肺,肺勞氣耗,氣耗生喘;

矜持志節勞於腎,腎勞髓稀,髓稀骨痿。

五臟五虛

肝虛氣入而為目昏,心虛氣入而為蕩,肺虛氣入而為喘,腎虛氣入而為腰痛,脾虛穀氣不入則為肉削。

五氣所病

胃為氣逆為嘁為恐,大腸小腸為泄,下焦溢為水,膀胱不利為癃(小便濁也),不約為遺溺,膽為怒,是謂五病。

五邪所亂

邪入於陽則狂,邪入於陰則痹,搏陽為巔疾(巔為首疾),搏陰則為瘖,陽入之陰則靜,陰出之陽則怒。以上是謂五亂。怒為恐。

五勞所傷

久視傷血,勞於心也,心主血故如是;

久臥傷氣,勞於肺也,肺主氣故如是;

久坐傷肉,勞於脾也,脾主肉故如是;

久立傷骨,勞於腎也,腎主骨故如是;

久行傷筋,勞於肝也,肝主筋故如是。

以上是謂五勞所傷。

五勞之疾

一則,有患喜怒,大便苦難,口內生瘡,此為心勞疾。

二則,有患短氣,面腫鼻不聞香,咳嗽脅滿,此為肺勞疾。

三則,有患面目干黑,口苦神亂,視物不明,此為肝勞疾。

四則,有患舌卷強直,不得嘔酸,氣脹唇焦,此為脾勞疾。

五則,有患小便黃赤,兼有餘瀝,腰痛耳鳴,此為腎勞疾。

五邪所幹

有中風,有傷暑,有飲食勞倦,有傷寒,有中暑,此之謂五邪。

五邪為病

有虛邪,有實邪,有賊邪,有微邪,有正邪。所謂我生者,為實邪;生我者,為虛邪;我克者,為微邪;克我者,為賊邪;自病者,為正邪。

五臟運化

腎受其精,志強骨輕,腎復傳肝;肝受其精,目明筋柔;肝受於心,神爽志遠;心復受脾,智遠舒揚;脾傳於肺,氣和顏悅。

五氣所病

心為噫,逆氣也,胃氣所主。肺為咳,肝為語,脾為吞,腎為欠為嚏,嚏鼻氣也。

五精所並,精為火之精

並於心則喜,並於肺則悲,並於肝則憂,並於脾則哀,並於腎則恐。

五虛五實

五實為陽,陽毒者,為邪氣有餘。脈盛者心也,皮熱者肺也,腹脹者脾也,前後不通者腎也,贅悶者肝也。五實從火數故也。

五虛為陰,陰毒者,為正氣不足。脈細者心也,皮寒者肺也,氣少者肝也,泄痢前後者腎也,飲食不入者脾也。五虛從水數六,灸陰交穴,穴在臍下一寸是也。

五形志治法

形樂志苦,病生於脈,治之以針刺;

形樂志樂,病生於內,治之以針石;

形苦志樂,病生於筋,治之以熨引;

形苦志苦,病生於咽嗌,治之以百藥;

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藥。

以上是謂五形志也。

五敗之疾

面腫蒼黑,謂之肝敗;

手掌腫無紋,謂之心敗;

唇反黑色無紋理,謂之肺敗;

陰腫莖不起,謂之腎敗;

臍腫鼓脹滿,謂之脾敗。

七傷之病

一、陰汗;二、精寒;三、精清;四、精少;五、囊下濕;六、小便縮;七、夜夢陰人。

八邪之病

風者,虛也。委於皮毛,肺邪也。

寒者,實也。腎邪也。

暑者,熱也。積於血脈,心邪也。

濕者,水也。通潤津液,亦腎邪也。

飢者,餒也。谷不實胃,胃邪也。

飽者,逸也。谷實於脾,脾邪也。

勞者,疲也。苦於委汗,筋邪也。

逸者,樂也。筋緩肉疏,不能動轉,魂邪也。

九損之病

一、手足青;二、手足虛腫;三、爪枯齒禁;四、語聲散,鼻虛張;五、唇寒冷露;六、唇腫齒焦枯;七、手循衣縫;八、汗出而不流;九、舌卷卵縮。

六壞之病

當汗不汗,令人九竅閉塞,熱悶狂亂而死也。不當汗而強汗,令人鼻衄吐血,肺裂聲啞而死也。當下不下,令人腹壅脹滿,遍身浮腫,發黃而死也。不當下而強下之,令人腹痛,肚冷腸泄,瀉不止而死也。當灸不灸,令人陰氣衝心,胃中寒,寒而死也。不當灸而強灸之,令人火邪入內,熱亂淋血,發狂而死也。

五臟六腑寒熱相移論

腎移寒於脾,臃腫少氣。脾移寒於肝,臃腫筋攣。肝移寒於心,狂隔中滿。心移寒於肺,肺消。消者,飲一泄二,死不治。肺移寒於腎,為湧水者。

按腸不堅,水氣客於大腸,疾行則鳴,濯濯如囊裹,漿水之病也。脾移熱於肝,則為驚衄。肝移熱於心,則死。心移熱於肺,傳為隔消、為咳,甚者,為泄為痛。

六化之病

厥陰風化戰動;少陰熱化腫毒;陰明燥化乾渴;太陽寒化浮虛;太陰濕化濡泄;少陽火化狂燥。

五積名狀

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久不愈,令人發咳逆,痎瘧連歲不已。

心之積,名曰伏梁。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煩心。

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覆大如盤,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黃疸。

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脅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灑淅寒熱、喘咳,發肺癰。

腎之積,名曰奔豚。發於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氣。

五泄皆有所受

胃泄者,飲食不化。色黃,即飧泄也。

脾泄者,腹脹滿泄。注食,即嘔吐逆,即濡泄也。

大腸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即洞泄也。

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少腹痛,即血泄也。

大瘕泄者,結也。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此五泄之要法也,即腸澼也。下痢赤白者,灸小腸俞是也。穴在十六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累驗。

五腑各受五臟之色

小腸為赤腸,以心為合也。大腸為白腸,以肺為合也。膽者為青腸,以肝為合也。胃者為黃腸,以脾為合也。膀胱者為黑腸,以腎為合也。

六腑各有傳瀉、配合之道

《經》曰:「小腸者,受盛之府。大腸者,傳瀉行道之府。膽者,清淨之府。胃者,水穀之府。膀胱者,津液之府。小腸者,心之府。大腸者,肺之府。膽者,肝之府。胃者,脾之府。膀胱者,腎之府。」

五臟五和

肝和則能生氣;心和則能役氣;脾和則能養氣;腎和則能泄氣;肺和則能藏氣。

臟有五,腑獨有六者,何也?

謂三焦也,有原氣之別焉。主持諸氣,有名無形。其經屬手少陽,此外腑也。故言腑有六焉。

腑有五,臟有六者,何也?

謂腎有兩臟也,其左為腎,右為命門。命門者,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氣與腎氣通,故言臟有六也。

七衝門,何在?

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會厭,謂咽喉,會合門,胃為賁門,太倉下口為幽門,大腸小腸會為闌門,下極,(肛門也),為魄門,故曰:七衝門也。

七傳者,傳其所勝也,間傳者,傳其子也。

假令心病傳肺,肺病傳肝,肝病傳脾,脾病傳腎,腎病傳心,一藏不再傳,故言七傳者,死也。

假令心病傳脾,脾病傳肺,肺病傳腎,腎病傳肝,肝病傳心,是子母相傳,竟而復始,如環無端。故曰:生也。

五苦六辛

五苦者,五臟為里屬陰,宜用苦劑,謂之酸苦湧泄,為陰。六辛者,六腑為表屬陽,宜用辛劑,謂之辛甘發散,為陽。

神藏五,形藏四,合為九藏,九候也。

神藏者

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腎藏志也。以其皆神氣居之,故云:神藏五也。所謂形藏者,皆如器外張,虛而不屈,含藏於物。故云:形藏也。所謂形藏者,四:

一頭角,二耳目,三口齒,四胸中是也。

五穀、五果、五畜、五菜所養。

五穀為養,謂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也。

五果為肋,謂桃、李、杏、慄、棗也。

五畜為益,謂牛、羊、豕、犬、雞也。

五菜為充,謂葵、藿、薤、蔥、韭也。

以上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血。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軟,四時五臟病隨五味所宜也,過食之反生其病矣。詳見下文。

又曰: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也。

味過於酸,肝氣以津,則多津液,使小便不利。

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咸走血也。大骨氣勞,咸傷腎也。

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行,甘性滯緩,食之令人氣喘,腎臟不平,土抑水也。

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

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沮:注也,弛緩也。央:殃也。)

一便邪熱,分氣血二經治療。渴而小便不得,邪熱在氣分矣;不渴而小便閉,邪熱在血分矣。

八風,八方之風也,變則為癰腫,筋攣、骨痛者,傷東風、北風之變也。

風從東方來,名曰癭兒風。其傷人也,外在筋紐。

風從東南來,名曰弱風。其傷人也,外在於肌。

風從西南來,名曰謀風。其傷人也,外在於肉。

風從北來者,名曰大剛風。其傷人也,外在於骨。

由此四方之變,而病乃生。

十二經為十二官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又曰:氣化則能出矣。凡此十二官,不得相失也。

十二經藏象

心者,血之本,神之變也。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腎者,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肝者,罷(音皮)極之本,魂之居也。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

五味所禁

辛走(音搸)氣。氣病,無多食辛。

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

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

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

咸走血,血病,無多食鹹。

是謂五禁。無令多食

五病所發

陰病,發於骨;陽病,發於血;陰病,發於肉;陽病,發於冬;陰病,發於夏,是謂五發。

五臟所主

心主脈,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是謂五主。

五味所宜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棗、葵皆甘;

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

肺色白,宜食苦,小麥、羊肉、杏、薤皆苦;

脾色黃,宜食鹹,大豆、豕肉、慄、藿皆咸;

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

是故,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

卷之二

四時之氣,人或感之,有此之傷

春傷於風,邪氣留連,至夏乃為洞泄。

夏傷於暑,至秋髮為痎瘧。

秋傷於濕,至冬,上逆而咳,發痿厥。

冬傷於寒,至春,必溫病。

以上四時之氣,更傷五臟。

聲言衣食水

聲如從室中言者,是中氣之濕也。

言如微,終日乃復言者,此奪氣也。

衣被不欲,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者,此神明之亂也。

食廩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要者,謂不禁要。)

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水泉,謂前陰流注也。)

人身之表裡病見

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

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垂,府將壞矣。

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

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附,筋將憊矣。

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得強則生,失強則死。)

人之夢寐

陰盛則夢涉大水恐懼;陽盛則夢大火燔灼。

陰陽俱盛,則夢相殺毀傷。上盛則夢飛,下盛則夢墮。甚飽則夢與,甚飢則夢取。肝氣盛則夢怒,肺氣盛則夢哭。短蟲多則夢聚眾,長蟲多則夢相擊毀傷。

故人臥血歸於肝

心主血,肝藏血,動則血行於周身;靜則血歸於肝。故肝藏血也。

又曰:肝得血而能視,足得血而能步,掌得血而能握,指得血而能攝。

又曰:開鬼門(謂發其汗也),潔淨府(謂利水道也),去宛陳莝(謂去積久之物也)。

又曰: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四肢外動,故清陽實之;六腑內化,故濁陰歸之。)

又曰: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氣化精,生味和形長。

又曰: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則一意也。

又曰:重寒則熱,重熱則寒。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干,寒勝則浮,濕勝則濡泄。

又曰: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清氣者,熱氣也。在下則穀不化,故飧泄。濁氣者,寒氣也。在上則氣不散,故脹滿也。

又曰:清氣出上竅,濁陰出下竅。(陽本乎天者,親上;陰本乎地者,親下。各從其類也。)上竅謂耳目口鼻,下竅謂前陰後陰。

又曰: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腠理謂滲泄之門,故清陽可以發散;濁陰為五臟包藏之所,故濁陰可以走之。

又曰:結陽腫四肢,結陰者便血。陰陽結,邪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腫,二陽結,為之消。二陽結,謂胃與大腸俱熱結也。(熱則喜消水穀也。)

又曰:三陽結,謂之隔。(三陽結謂小腸、膀胱、熱結也,故隔塞而不便瀉)

又曰:三陰結謂之水。(三陰結,謂脾肺寒結也,故則氣化為水。)

又曰:一陰一陽結,謂之喉閉。(一陰謂心脈,一陽謂三焦脈,二經之脈並絡喉。熱氣內結則患喉痹。)

又曰:陰搏陽別,謂之有子。(陰謂尺中也,陽謂寸口也。搏謂結於手也,尺脈與寸口殊別,則為有子。何者?謂陰中有別陽故也。)

又曰:陰陽虛腸闢死。(闢:陰也。謂胃氣不留,故腸間弗禁,倉庫不廉,則真氣竭絕,故死。闢:作澼。)

又曰:陰虛陽搏,謂之崩。(陰脈不足,陽脈有餘,故崩血下心。)

又曰:色者,神之旗。臟者,神之舍。故神去則臟敗,臟敗則色見異常之死候也。

又曰: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

又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氣虛者,肺虛也;氣逆者,足寒也。重實者,脈與氣俱實也。重虛者,脈虛、氣虛、尺虛是也。

又曰:陽者,天氣也。主外。地者,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若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入五臟則填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氣者,下先受之。

又曰:熱傷氣,寒傷血。清陽上天,濁陰歸地。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陽生陰長,陽殺陰藏。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云出天氣。

三才以肖人

頭以配天,足以象地,五藏中傍人事。故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穀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以天地為之陰陽。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暴氣象雷,逆氣象陽。

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故女子不月

二陽:謂手陽明大腸,足陽明之經脈也。隱曲:謂隱蔽,委曲之事也。夫腸胃發病,心脾受之,心受之則血不流;脾受之則味不化;血不流故女子不月;味不化則男子少精。是以隱曲之事不能為也。又曰: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由是觀之,則味不化而精氣少也。又曰:胞胎者,繫於腎。又曰: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胞脈者,屬於心而絡於胞中。令氣上迫肺,心氣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此其意也。

治病次第識其高下治法

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五臟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彰者:彰明氣色也)。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謂越揚上吐也);其下者,引而竭之(謂泄下引也);中滿者,瀉之於內(內謂腹內邪);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邪謂風邪,在表發之以汗);血實者決之(以砭針去血);氣虛者宜掣引之(導引其氣。)

治病舉綱論

且如病之一二言之,隔塞悶絕有氣窒之病,原其本得之於暴憂,不治其氣而釋其憂也。

且如女子不月,血滯之病也,原其本得之於心氣不下通也,不治其血,而通其心可也。

且如勞極,驚悸者,過傷也,勞於心,氣不足,使心氣內和,則精神莫得而動也。

且如頸痿者,風毒之病也,每傷於憂愁思慮之不止,使志意和通,則氣血自得而通暢,則凡治病之術不先制其所欲,正其所念,去其所惡,損其所恐,未有不能愈者也。

夫病有中外,治有緩急論

凡在內者,以內治法和之;凡在外者,以外治法和之;氣微不調,以氣法調之;其次大者,以平氣法平之;盛甚不已,則奪其氣,令其衰也。故《經》曰:「調氣之方,必在陰陽,定其中外,各守其鄉,內者內治,外者外治,微者調之,其次平之,盛者奪之,汗者下之,寒熱溫涼衰之,以屬隨其攸利也。」

五臟四時受病發咳

《經》曰:乘秋則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邪,乘夏則心先受邪,乘至陰則脾先受邪,乘冬則腎先受邪。又曰:何以異之?答曰:肺咳之狀,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心咳之狀,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痛喉閉;肝咳之狀,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脅病;脾咳之狀,咳則右胠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腎咳之狀,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

六腑受病發咳

又曰:「六腑之咳,安所受病。」答曰:「五臟之久咳,乃移於六腑。脾咳不已,則胃受之。胃咳之狀,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肝咳不已,則膽受之。膽咳之狀,咳嘔膽汁。肺咳不已,則大腸受之。大腸咳狀,咳而遺失。心咳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咳狀,咳而失氣,氣與咳俱失。腎咳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咳狀,咳而遺尿。」

三焦受病發咳

又曰:「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咳狀,咳而腹滿,不欲食飲,此聚於胃,關於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

經曰:「人之五臟卒痛,何氣使然?」

答曰:「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音澀)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又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無益者,或喘動應手者,或心與背相引而痛者,或脅肋與小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陰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積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有少間復生者,或痛而嘔者,或腹痛,或後泄者,或痛而閉不通者。」凡此諸痛,各不同形,別之奈何?

答曰:「寒氣客於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蜷,縮蜷則脈細,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得炅則痛立止(炅,熱也,下同)。因重中於寒,則痛久矣。寒氣客於經脈之中,與炅氣相搏,則脈滿,滿則痛而不可按也。

寒氣稽留,炅氣從上,則脈充大而血氣亂,故痛甚而不可按也。

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按之則血氣散,故按之動止。

寒氣客於俠脊之脈,則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無益也。

寒氣客於衝脈,衝脈起於關元,隨腹直上寒氣,則脈不通,則氣因之,故喘動應手矣。

寒氣客於背俞之脈,則血泣脈泣,則血氣虛。血氣虛,則痛,其俞泣於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

寒氣客於厥陰之脈者,絡陰氣繫於肝。

寒氣客於脈中,則血泣脈急,故脅肋與小腹相引痛矣。

厥氣客於陰股,寒氣上及小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陰股。

寒氣客於小腸膜原之間,絡血之中,血泣不得,注於大經,血氣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積矣。

寒氣客於五臟,厥逆上泄,陰氣竭,陽氣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氣復反則生矣。

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

寒氣客於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後泄復矣。

熱氣留於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則堅幹不出,故痛而閉不通矣。」

又曰:「所謂言而可知者也,視而可見。」

答曰:「五臟六腑,固盡有部也視其五色,黃赤為熱,白為寒,青黑為痛,此所謂視而可見者也。」

又曰:「捫而可得,奈何?」

答曰:「視其主病之脈,堅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捫而得也。」

故知百病生於氣也,故有九氣。九氣所生之病,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寒則腠理閉,而氣不行,故氣收,寒則氣散,非也。),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九氣不同,何病之生?

答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故氣上矣);喜則氣和志達,榮衛通利,故氣緩矣;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衛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矣;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矣;寒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矣;炅則腠理開,榮衛通,汗大泄,故氣泄矣;驚則氣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勞則喘息汗出,內外皆越,故氣耗矣;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拘,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

又曰:「有病心腹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此為何病?」

答曰:「名為鼓脹。此食飲不節,故當病氣聚於腹也。」

又曰:「有病胸脅支滿者,妨於食,病至,則先聞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時時前後血,病名為何?何以得之?」

答曰:「病名血枯。得之年少時有所大脫血,若醉入房中,氣竭肝傷,故月事衰少不來也。」

又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為何病?可治不?」

答曰:「病名伏梁。」又曰:「伏梁,何因而得之?」答曰:「裹大膿血,居腸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至死。」

又曰:「何以然?」答曰:「此下則因陰必下膿血,上則迫胃脘,生膈俠胃脘內癰,此久病也,難治。居臍上為逆,居臍下為從,勿動亟奪。(亟,數也,奪,去也。言不可移動但數數去之,則可矣。)

又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諸寒收引皆屬於腎;諸氣膹郁皆屬於肺;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諸熱瞀瘛皆屬於火;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諸厥固泄皆屬於下;諸痿喘嘔皆屬於上;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諸頸項強皆屬於濕;諸逆衝上皆屬於火;諸脹腹大皆屬熱;諸躁狂越皆屬於火;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諸病胕腫,痛酸驚駭,皆屬於火;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夫如大寒而甚,熱之不熱,是無火也。熱來復去,晝見夜伏,夜發晝止,時節而動,是無火也。當助其心。又如大熱而甚,寒之不寒,是無水也。熱動復止,倏忽往來,時動時止,是無水也。當助其腎。內格嘔逆,食不得入,是有火也。病嘔而吐,食久反出,是無火也。暴迫注下,食不及化,是無水也。溏泄而久,止發無常,是無水也。故心盛則生熱,腎盛則生寒,腎虛則寒動於中,心虛則熱收於內。又熱不得寒,是無火也。寒不得熱,是無水也。夫寒之不寒,責其無水。熱之不熱,責其無火。熱之不久,責心之虛。寒之不久,責腎之虛。有者瀉之,無者補之。虛者補之,盛者瀉之。居其中間,疏無壅之,令上下無礙,氣血通調,則熱自和,陰陽調達矣。是以《經》有治熱以寒,寒之而水食不入。治寒以熱,熱之而昏躁已生。此則氣不求通,壅而為是也。紀於水火餘氣可知。故曰:「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令氣通調妙之道也。」

《經》曰:「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數日,踰垣上屋,所上之處,皆非其素乃能也。病反能者,何也?」答曰:「四肢者,諸陽之本也。陽盛則四肢實,實則能登高也。」又曰:「棄衣而走者,何也?」答曰:「熱盛於身,故棄衣而走也。」又曰:「其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歌,何也?」答曰:「陽盛則惡人罵詈,不避親疏而不欲食,故妄走也。」

《經》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答曰:「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土惡木也。」其惡火,何也?答曰:「陽明主肉,其脈血氣盛,邪客之則熱,熱甚則惡火。」其惡人,何也?答曰:「陽明厥,則喘而惋。」

惋,內鬱熱也則惡人。又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答曰:「厥逆連藏則死,連經則生。」

卷之三

五運化生並歌括

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

歌曰:甲已化土乙庚金,丁壬化木盡成林,丙辛化水滔滔去,戊癸南方火炎侵。

六氣交節生氣並歌括

初之氣,自舊歲大寒至今歲春分,屬厥陰風木,謂之生氣;二之氣,自春分至小滿,屬少陰君火,謂之舒氣;三之氣,自小滿至大暑,屬少陽相火,謂之長氣;四之氣,自大暑至秋分,屬太陰濕土,謂之化氣;五之氣,自秋分至小雪,屬陽明燥金,謂之收氣;六之氣,自小雪至大寒,屬太陽寒水,謂之嚴氣。以上每候六十日,所運寒水迭,驗生成之機,明水旱之徵,識災祥之變也。

歌曰:大寒厥陰氣之初,春分君火二之居,小滿少陽三之氣,大暑太陰四氣呼,秋分陽明五之氣,太陽小雪六之餘。

標本運氣歌

少陽從本為相火,太陰從本濕土坐,厥陰從中火是家,陽明從中濕是我,太陽少陽標本從,陰陽二氣相包裹,風從火斷汗之宜,燥與濕兼下之可,萬病能將火濕分,撤開軒岐無縫鎖。

十二經絡水火分治法

膽與三焦尋火治,肝和包絡都無異,脾胃長將濕處求,肺與大腸同濕治,腎與膀胱心小腸,寒熱臨時旋商議,裡寒表熱小腸溫,裡熱表寒心腎熾。十二經,最端的,四經屬火四經濕,四經有熱有寒時,攻里解表細消息,裡熱表寒宜越竭,表熱裡寒宜汗釋。濕同寒,火同熱,寒熱到頭無兩說,六分分來半分寒,寒熱中停真浪舌。休治風,休治燥,治得火時風燥了,當解表時莫攻里,當攻里時莫解表。表裡如或兩可攻,後先內外分多少,治濕無過似決川,此個筌蹄最分曉,濕熱上甚以汗為,苦濕甘辛發宜早,感謝軒岐萬世恩,爭奈醯雞笑天小。

麻徵均學醫指南詩

不讀本草,焉知藥性?專泥藥性,決不識病。假饒識病,未必得法,識病得法,工中之甲。能窮《素問》,病受何氣,便知用藥,當擇何味。

又曰:不誦十二經絡,開口動手便錯。不通五運六氣,檢遍方書何濟?經絡明認得標,運氣明認得本,求得標只取本,治千人無一損。

五郁之發

土鬱之發,岩谷震驚雷,殷氣交埃昏黃黑,化為白氣,飄驟高深,擊石飛空,洪水乃從,川流漫衍,田牧土駒。化氣乃敷,善為時雨,始生始長,始化始成。故民病心腹脹,腸鳴而為數後,甚則心痛脅䐜,嘔吐霍亂,飲發汪下,胕腫身重。云奔雨府,霞擁朝陽,山澤埃昏。其乃發也,以其四氣(謂夏至後三十二日起至秋分日也)。云橫天山,浮游生滅,怫之先兆也。

金鬱之發

天潔地明,風清氣切,大涼乃舉,草樹浮煙,燥氣以行,霿霧數起,殺氣來至,草木蒼干,金乃有聲。故民病咳逆,心脅滿引少腹,善暴痛,不可反側,嗌乾面陳色惡。山澤焦枯,土凝霜滷,怫乃發也,其氣五(謂秋分後至立冬後五十四日內也)。夜零白露,林莽聲淒,怫之兆也。

水鬱之發

陽氣乃闢,陰氣暴舉,大寒乃至,川澤嚴凝,寒霧結為霜雪,甚則黃黑昏翳,流行氣交,乃為霜殺,水乃見祥。故民病寒客心痛,腰椎痛,大關節不利,屈伸不便,善厥逆,痞堅腹滿。陽光不治,空積沉陰,白埃昏瞑,而乃發也。其氣二火前後,(謂君相二火前後)。太虛深玄,氣猶麻散,微見而隱,色黑微黃,怫之先兆也。

木鬱之發

太虛埃昏,雲物以擾,大風乃至,屋發折木,(木有變,故民病胃脘為心而痛,上肢兩脅,膈咽不通,食飲不下,甚則耳鳴眩轉,目不識人,善暴僵仆。太虛蒼埃,天山一色,或為濁色,黃黑郁若,橫云不起,雨而乃發也,其氣無常。長川草偃,柔葉呈陰,鬆吟高山,虎笑岩岫,怫之先兆也。

火鬱之發

太虛腫翳,大明不彰,炎火行,大暑至,山澤燔燎,林木流津,廣廈騰煙,土浮霜滷,止水乃減,蔓草焦黃,風行惑言,濕化乃後。故此病少氣,瘡瘍癰腫,脅腹胸背,面首四肢,䐜憤臚脹,瘍疿嘔逆,瘛瘲骨痛,節乃有動,注下溫瘡,腹中暴痛,血溢流注,精液乃少,目赤心熱,甚則瞀悶懊憹,善暴死。刻中大溫,汗濡玄府,其乃發也,其氣四。動復則靜,陽極反陰,濕令乃化。華髮水凝,山川冰雪,焰陽午澤,怫之先兆也。

又曰:「水發而雹雪,土發而飄驟,木發而毀折,金髮而清明,火發而熏昧。」

十二變

報德以德,報化以化,報政以政,執令以令,氣高則高,氣下則下,氣後則後,氣前則前,氣中則中,氣外則外,佐之常也。故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干,寒勝則浮,濕勝則濡,泄甚則水閉,胕腫隨氣所在,以言其變耳。

五郁捷法

木鬱達之,所謂吐者,令其調達也(木鬱之發,飛屋折木)。

火鬱發之,所謂發散,令其疏散也(火鬱之發,山澤焚燎,林木流津,廣廈騰煙,土浮霜滷,止水乃減,蔓草焦黃。)

金鬱泄之,所謂令其滲泄,解表利小便也。(金鬱之發,天潔地明,草木蒼干。)

土鬱奪之,所謂下泄,令其無壅礙也。(土鬱之發,岩谷震驚,擊石飛空,洪水乃泛,川流蔓衍,田牧土駒。)

水鬱折之,所謂抑其沖逆也,鴻也(水鬱之發,大寒乃至,川澤嚴凝。)

以上通其五法,乃氣同調,復視其虛實而調之,乃治病之大體也。非明造化者不論至此,其弗之應,必有先兆,誠以氣之勝復而致然也。其以氣之所司與夫勝復所致,其應驗如此。

十干配臟腑歌:

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鄉,庚配大腸辛配肺,壬屬膀胱癸腎當。

五臟配六腑歌:

心合小腸肝合膽,脾連於胃腎膀胱,命門卻向三焦配,肺臟還歸對大腸。

手足三陰三陽配五臟六腑歌:

太陽小腸手之經,陽明所屬大腸尋,少陽三焦太陰主,厥陰包絡少陰心,太陽膀胱足之端,陽明所屬胃相干,太陽脾土少陽膽,少陰腎水厥陰肝。

五運主病

熱類(以少陰君火之熱,乃真心小腸之氣也)諸病喘嘔吐酸,暴注下迫,轉筋,小便渾濁,腹脹大,癰疽瘍疹,瘤氣結核,上下霍亂,瞀郁腫脹,鼻塞鼽衄,血溢血泄,淋閉身熱,惡寒戰慄,驚惑悲笑讝妄,皆屬於熱。

肝熱則口酸,心熱則口苦,脾熱則口甘,肺熱則口辛,腎熱則口咸,胃熱則口淡。心熱甚則出汗,脾熱甚則出涎,肺熱甚則出涕,腎熱甚則出唾。

濕類(足太陰濕土,乃脾胃之氣也。濕 極則生熱。)

諸痙強直,積飲,痞隔中滿,霍亂吐下體重,跗腫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屬於濕。

火類(少陽相火之熱,乃心包絡三焦之氣也。)

諸熱瞀瘛,冒瘖冒昧,躁擾狂越,罵詈驚駭,跗腫疼痠,氣逆衝上,禁慄如喪神守,啑嘔,瘡瘍,喉痹,耳鳴及聾,湧溢,食不下,目昧不明,暴注,暴病,暴死,皆屬於火。

燥類(陽明燥金,乃肺與大腸之氣也。)

諸澀枯涸,幹勁皴揭,皆屬於燥。

寒類(足太陽寒水,乃腎與膀胱之氣也。)

諸病上下,所出水液澄清冷,癥瘕㿗疝,堅痞腹滿急痛,下痢清白,食不飢,吐痢腥穢,屈伸不便,厥逆禁固,皆屬於寒。

風製法

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以甘緩之,以辛散之。防風通聖散、天麻散、小續命湯、防風湯、消風湯、祛風丸、排風湯。

獨治於內:承氣湯、陷胸湯、神芎丸、大黃丸、備急丹。

暑製法

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發之。

白虎湯、桂苓湯、玉壺丸、碧玉散、玉露散、石膏湯。

獨治於外:拔毒散、水澄膏、生肌散、魚膽丸。

濕製法

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鹹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白朮木香散、五苓散、葶藶木香散、橘皮白朮散、益元散、神助散、桂苓白朮散。

兼治於內:

防風通聖散、大柴胡湯、小柴胡湯、柴胡飲子、當歸飲子。

火治法

火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甘辛,以酸收之,以苦發之。

涼膈散、解毒丸、神功丸、八正散、調胃散、大小承氣湯。

兼治於外:桂枝湯、麻黃湯、小建中湯、升麻湯、五積散。

燥製法

燥淫於內,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辛潤之,以苦下之。

神功丸、麻仁丸、脾約丸、潤體丸、潤腸丸、四生丸、葶藶散。

先治內後治外:

謂寒藥先攻里(大黃、芒硝、黑牽牛之類。)謂熱藥後攻表(桂枝、麻黃、升麻之類。)

寒製法

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辛散之,以苦堅之。

姜附湯、四逆湯、二薑湯、朮附湯、大已寒丸、附子理中丸。

先治外,後治內(攻表用熱藥,攻里用寒藥。)

論濕變五泄總歸於濕:

風濕則胃泄:

夫胃泄者,飲食不化,完穀出,色黃,風乘胃也。宜化劑之類。

暑濕則脾泄:

夫脾泄者,腹脹滿,注實則生,嘔逆之,證宜和劑、淡劑、甘劑、清劑之類。

燥濕則大腸泄:

夫大腸泄者,腸鳴切痛,先宜寒劑奪之,次以甘劑分其陰陽也。

濕熱則小腸泄:

夫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也,少腹痛,宜寒劑奪之,次以酸劑收之,淡劑、甘劑分之。

寒熱則大瘕泄:

夫裡急後重者,數至圊,窘而不能便,先宜清劑、寒劑奪之,後以淡劑、甘劑分之,或莖中痛。

五臟六腑主病

肝之經,足厥陰風乙木。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俛仰,丈夫㿉疝,婦人小腹腫,甚則咽乾,面塵色脫,胸滿嘔逆,洞泄狐疝,遺溺癃病。

膽之經,足少陽風甲木。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甚則面微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是謂陽厥。或頭痛目銳眥痛,缺盆中腫痛,腋下痛,馬刀,瘰癧,癭,汗出振寒,瘧。

心之經,手少陰暑丁火。是動則病咽乾,心痛渴而欲飲,是謂臂厥。主心所生病者。目黃脅痛,臑臂內外兼痛,兼掌中熱。

小腸經,手太陽暑丙火。是動則病,咽痛,頜腫不可回顧,肩似拔,臑似折。主液所生病者。耳聾目黃,頰頜腫,肩臑肘臂外兼痛。

脾之經,足太陰濕己土。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吐,胃脘痛,腹脹,善噫,身體皆瞤動。主脾所生病者。體不能動搖,食不下,心煩,心下急痛,寒瘧,溏瘕泄,水下,黃疸,不能臥,股膝內腫,厥,大指不動用,皆濕鬱所生。

胃之經,足陽明濕戊土。是動則病悽慘振寒,善伸,數欠,顏色黑,病則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心動,欲閉門獨處,甚則欲登高而歌,棄衣而走,奔豚腹脹,是謂髀厥。

心包經,手厥陰為母血。是動則病手心熱,跗臂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中淡冷,大動,面赤目黃,善笑不休。主心包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

三焦經,手少陽為父氣。是動則病耳聾耳鳴,咽腫喉痹,主氣所生病者。汗出目銳眥痛,耳後肩臑肘臂外兼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大腸經,手陽明燥庚金。是動則病齒痛,頰腫,主津所生病者,目黃,口乾,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肺之經,手太陰燥辛金。是動則病肺脹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是謂臂厥。主肺所生病。咳嗽上氣,喘噎煩心,氣胸滿,臑臂前後兼痛,掌中熱,氣感實腎皆痛風,汗出中風,小便數而欠,氣虛則肩背痛,惡寒,少氣不足以息,尿出血。

腎之經,足少陰寒癸水。是動則病飢不欲食,面黑如漆,唾則有血,喉鳴而喘,坐而欲起,目𥉂𥉂無所見,心如懸若飢,氣不足則喜恐,是謂骨厥。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咽乾及痛,煩心,心痛,黃疸,腸澼,臀肉骨後臁痛,嗜臥,足下熱而痛也。

膀胱之經,足太陽寒壬水。是動則病頭痛似脫,項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而結,臑如裂,是謂踝厥。主筋所生病者。痔瘧狂顛,目黃淚出,鼽衄,項背腰尻膕臑腳皆痛,小指不用。

十二經氣血多少歌

十二經中氣血藏,孰多孰少要均詳。多氣少血心與肺,脾腎三焦膽共粧。氣血俱多胃大腸,肝包少氣多血光。更有二經專要記,小腸直數到膀胱。

五運太過不及平氣歌併為病法

金運原來屬乙庚,太商太過是堅成(燥氣流行);少商從革順為記(痰氣流行),平氣原來載審平。(太過:寸為氣口,此為氣壅。傷食,胸滿不利,中滿短氣,痰壅喘急,咳嗽喘滿,鬱塞不通,涕唾稠黏,鼻塞,若見形證瘦弱,狀似勞疾,肺脈大旺,火克於金。痰涕膿血,大腸不利,睡則一邊骨熱,鼻中出瘀血。

不及:此為陽部中見陰,亦名氣損。氣者,本也;本者,足也,里也。既氣口部中見不及脈焉,為氣實。《脈訣》云:一朝肺絕,脈沉沉,染病臥床思,此語金不及。吐咯血,短氣咳嗽,有冷痰,有寒有熱,鼻流清涕。)

丁壬木運要均平,太角太過是發生(風氣流行,木氣太過,金不能勝之,故木氣流行);少角不及委和紀,(燥氣乃行,蓋氣移為金所乘,故燥氣金之氣行,余仿此。)平氣敷和不可更。

(太過:初夏為順,名子乘母,又名前來者為實邪。肝經風壅,主頭疼痛,心煩多怒,好睡神昏,兼有寒邪,眼赤流熱淚。

不及:一名陰乘之脈,二名母憶其子,虛邪之脈,又名肺傳肝,金克於木。又曰:肝元氣虛,筋血不能榮養,忽怒氣逆上而不下,臨食喜怒,傷動肝氣,次傳心目下,主筋脈衰弱,肝虛膽冷,夜間少睡,頭目昏眩,睛暗不能久視,腰腿疼痛,百節碎痛,胸滿氣短,壅痰咯血,狀如紅綿,陽事不興,眼澀眼花,四肢虛弱也。)

丙辛水運應須記,太羽太過屬流行(寒氣流行);少羽不及涸流紀(濕氣乃行),平氣靜順不用評;

(太過:一名陽乘之脈,又名實邪之脈,又名風邪入腎經。主脾腎風勞攻疰腰膝疼,下疰生瘡,耳鳴目昏,陰囊濕癢,頭目眩重,背髀痛兼有寒邪,邪風入於肺經,頭目昏眩,腎經邪熱也。

不及:一名陰盛之脈,二名脫精之脈,三名陽衰,四名七傷所管,主見偃刀澀脈。主夢遺,陽事衰弱,小腹痛,小便多,目昏耳鳴,腰重背髀痛,五心熱,口乾津液枯少,痰嗽,怯寒,足冷,腰膝疼痛。)

戊癸火運屬南方,赫義太徵最難當(炎暑流行);伏明少徵為不及(寒氣乃行),平氣昇平要審詳。

(太過:主傷寒發熱,面赤頭疼,煩躁心熱,口舌生瘡,手心熱,頭昏,小便赤,口苦唇焦,上壅口氣,頭項拘急,為太過之病。如南方,或咽喉腫痛,大小便不勻。

不及:一名熒短,二名陽衰,三名陰乘之脈,四名賊邪之脈,五名從後來者,為虛邪,六名精竭、陰痿、盜汗、心氣不足,事緒多忘,心多怔忡,心疼膈滿,脅腹膨脹,怕驚,噎寒,睡臥不穩,內熱怯寒,陽事劣弱,小便不快。)

甲己土運屬中央,太宮太過崇阜粧(雨濕流行);少宮不及卑監紀(風氣乃行),平氣備化心中藏。

(太過:心氣傳脾,火生於土,主胃熱,內熱,脾經邪熱,憎寒,口氣生瘡,多渴,好睡,更加緊脈,須下惡血,積痢,肚疼,胸膈不快,如緊腹疼,積熱,臟腑不勻,胃經有熱痰嘔逆,吃食無味、神昏、唇焦、吞酸、食不消也。

不及:主胃氣虛弱,四肢倦怠,兼胃積熱,瀉痢頻,併憎寒酸,心冷痃,翻吃胃,食不下,嘔逆,腹痛腸鳴,胸膈不通而鬱悶也。)已上五運平氣,假如甲己化土而遇辰戌醜未之歲,乙庚化金而遇申酉歲之類是也。太乙天符如乙酉歲,乙庚化金而遇酉,又上見燥金司天是也。天符者,如丙戌歲,丙辛化水,上見寒水司天是也。同天符者,如庚子庚午歲,下臨燥金在泉同歲會者,如辛丑辛未歲,下臨寒水在泉是也。歲會天符,歲會則為平氣。

命門太過,其火為順,此為安吉之兆也。六脈和靜,其無相剋。

命門不及,主陰痿陽事衰弱,腰腎疼,小腹急,臍下痛,氣短耳重,如洪大脈為三焦盛上壅。涕唾稠黏,小便赤濁,多渴,咽喉腫痛也。

手足三陰三陽藥補瀉歌

太陽膀胱少陰腎,苦補咸瀉要均認,氣寒補虧熱瀉之,此是先師一言定。陽明大腸太陰肺,酸補辛瀉皆須記,氣寒補虧濕瀉之,用藥之時宜仔細。足陽明胃太陰脾,甘補辛瀉誰能知,寒熱溫涼宜補瀉,便須用藥從其宜。太陽小腸少陰心,咸補甘瀉順當尋,氣熱補虧寒用瀉,二般調治值千金。少陽膽虧厥陰肝,補用辛虧瀉用鹹,氣宜溫補別無法,請均仔細莫易看,此是先賢訓經此,後來學者潛心觀。

十二經瀉火用藥歌

十二經中皆有火,問均何藥瀉何經?黃連瀉心並肝膽,更有柴胡肝膽並,黃柏膀胱知母腎,三焦大腸肺用芩,芍藥蠲脾石膏胃,木通能泄小腸清,三焦五治柴胡的,手足陰陽仔細評。

十二經通經用藥歌

小腸膀胱屬太陽,藁本羌活是本鄉,三焦膽與肝包絡,少陽厥陰柴胡強,陽明大腸兼足胃,葛根白芷升麻當,太陰肺脈中焦起,白芷升麻蔥白鄉,脾經少與肺經異,升麻芍藥白芷祥,少陰心經獨活主,腎經獨活加桂良,通經用此藥為使,更有何病到膏肓。

諸經疼痛用藥歌

人患風濕對醫陳,便將羌活治其因,川芎醫腦藁巔頂,芍藥同消腹內疼,臍下青皮黃柏好,腰間杜仲是其真,茱萸治心胃草豆,脅用柴胡更絕倫,甘草梢蠲莖里痛,枳殼應消氣刺身,血刺疼兮何可療,惟有當歸一味能。

諸經氣血用藥歌

消痞原來枳朮宜,痞寒用去白陳皮,腹中窄狹施蒼朮,補氣人參可用之,破死血兮桃仁好,活血當歸用最奇,更有川芎生補血,玄胡調血甚堪施,木香調氣為頭藥,破滯青皮枳殼宜。

六氣用藥補瀉歌

太陽寒水宜甘熱,陽明燥金用苦溫,少陰少陽鹹寒用,太陰濕土苦熱親,厥陰風木辛涼治,六氣之中用較真,不生暴過並苛疾,折郁滋源心要陳。

上中下三部見血用藥歌

三部見血如何治?上用防風中用連,下部地榆施活法,更加血藥同其煎。

三焦濕熱用藥歌

三焦濕熱腫堪憐,上用黃芩中用連,下用草龍防己柏,要君記用莫遷延。

傷寒三百九十七法歌括(計一十七條)

傷寒三百九十七,仲景相傳有消息,痓五濕六暍有三,一十四法俱無方,上陽二十有七法,一十六證原有藥,起自桂枝四逆連,余宜臨病自斡旋,中太陽兮九十七,六十六證原有術,葛根起接抵當湯,三十一證原無方,下太陽兮五十七,三十九法有藥術,陷胸丸與炙草湯,一十七證自推測,陽明六十四證誇,四十四法治無差,調胃承氣為頭藥,麻黃連翹赤豆加,更有無藥二十法,臨病診時宜細察。少陽之法止有五,一方小柴宜審委,四證無藥要從權,此是半表半在裡。太陽一證有六法,一半有藥半無方,起自理中之丸藥,後來還有白頭湯,少陰更有三十二,有藥治療該廿三,無藥止有八個法,請均用時宜細添。厥陰之法三十二,一十九法有藥治,一十三法更無傳,請均仔細專心記,霍亂止有八法該,六法有藥不順猜,二法無方探顧求,理中竹葉良可謀,不可汗該一十三,無藥無方最艱難,惟有可汗該二法,半有半無宜斟酌,汗後有藥該一法。勞復六法俱有藥,可吐三法無藥方,請均一一宜消詳,不可下證有廿三,治法止有一個藥,二十二法何處求,請均用意自詳察,可下九法俱有方,詳證之時用散湯。若是為醫能記此,姓名四海盡傳揚,傷寒八十一味藥,一百十二有名方,除了五丸並八散,九十九個是煎湯。

傷寒得汗法

寅申巳亥一四七,子午卯酉二五八,辰戌醜未三六九,此是病人得汗法。

絕日受病

庚寅辛卯難逃命,甲乙申酉是死鄉,丙丁戌亥應難治,壬癸還順已午亡,更有戊己時四季,來到戌上自為傷。

四絕日得病

春亥夏申,秋巳冬寅,此為四絕,難為病人。

傷寒六經補瀉用藥

太陽證表未解,下之太早成結胸;陽明證用熱藥太過,即發黃於遍身,生血斑血衄;少陽證下之早,即兩脅痛,吐逆不止;少陰證無汗,即動血、吐血者,死。下之早,亡血;太陰證當溫其里,如下之太早,心胸滿悶,下痢不止;厥陰證下之早,即四肢逆冷,若因生寒,十死一生,不宜冷。

藥有六陳

陳皮還須要隔年,麻黃百載更堪憐,大黃數載橫紋者,不過三年力未全,醫家不使新荊芥,木賊從來不用鮮,此是六陳均記取,會者人間作地仙。

又歌曰:

茱萸半夏不宜新,枳殼陳皮最要陳,麻黃狼毒年深好,此藥名為真六陳。

藥有十八反

硫黃本是火之精,焰硝一見冷如冰,水銀不得逢砒藥,狼毒莫逢密陀僧,巴豆雄黃最為上,憂見牽牛不順情,川草二烏休用犀,人參莫使近靈芝,官桂善能調理氣,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逆順,炮炙分明要細知。

又歌曰:

大戟芫花並海藻,甘遂四味忌甘草,黎蘆不與五參同,芍藥細辛並不好,狼毒貝母及瓜蔞,半夏最怕烏頭惱。

又歌曰:

甘草連心赤,蟾酥怕赤睛,鹿茸怕銅鐵,鱉甲去邊裙,枳殼除穰隔,桃杏怕雙仁,蛇不連頭用,干蠍白如銀。

卷之四

診脈法

凡與人診候,順於平旦寅時,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勻和,氣血未行,令患人端坐齊整方可。看候脈者,榮衛也。榮者,血也,衛者,氣也;血者,標也,氣者,本也。人一呼一吸為一息,叔和云:一息四至,號平和,更加一至,太無疴是,平人之脈也。三遲二敗,是為不及。六數七極,是為太過。凡診五臟六腑太過不及,皆見於寸口吉凶之法也。左手寸口為人迎,右手寸口為氣口,醫中最巧以脈為先,雖未通於九道十邪,且要知七表八里。

診脈下指輕重法

一下指如三豆之重,與皮毛相得者,即是肺脈也。

二下指如六豆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即是心脈也。

三下指如九豆之重,與肌肉相得者,即是脾部脈也。

四下指如十二豆之重,與筋平者,即是肝部脈也。

五下指如十五豆之重,與骨切重按之者,即是腎脈也。

脈體標本

或問人身脈息,何物為體?脈者,人身之氣血,血者,水也,遁相灌溉,循環不息,故名榮衛以為脈也。榮主血也,血者,心家之所出;衛主氣也,氣者,府藏之所生,榮衛二事合,為脈體,又名標本。標者,血也,心也,本者,氣也,衛也。榮行脈中,衛行脈外,一日一夜,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故為脈也。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一呼一吸為一息,四至號平和,五至為無病也。

左:寸心小腸屬君火(心主血,小腸為受盛之府),關肝膽屬木(肝藏血,膽為清淨之府),尺腎與膀胱屬水(腎與膀胱為津液之府)。

右:寸肺大腸屬金(肺主氣,大腸為傳瀉行道之府),關脾胃屬土(脾主化,胃者水穀之海),尺命門三焦屬相火。

以上男女皆一定之法,更無改易。

金木水土各一位,惟火何獨有二也?蓋有君火,相火放火有二焉。

又曰:男子生於寅,寅,木也,木,陽也,故男子脈盛在關上。關上,陽也。女子生於申,申,金也,金,陰也,故女子脈盛在關下,關下陰也。

又曰:男子從子左行,三十至已。女子從右行,二十至已。故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故法取於此也。

又曰:

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一部凡有三候,三三為九候也。人身亦有三部,上部法天,主膈以上至頭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至臍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臍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三候色脈形

色以候天,脈以候地,形者,乃候地之陰陽也。

《診法經》云:

三候者,浮中沉也。今三候左寸俱數,必主心經熱也,餘部仿此。

浮沉遲數四脈:

浮者,陽也,指下尋之不足,舉之有餘,再再尋之,狀如太過,曰浮。又主裡寒表熱。

歌曰:寸浮中風頭熱痛,又曰:浮而有力為風,浮而無力為虛。

沉者,陰也,指下尋之似有,舉之全無,緩度三關狀如爛綿,曰沉。主氣脹,兩脅手足時冷。

歌曰:寸脈沉兮胸有痰。又曰:沉而有力為積沉,而無力為氣脹。

遲者,陰也,寒也,諸陰為寒,指下尋之,重手乃得隱隱,曰遲。又曰:寸口脈遲,心上寒。

數者,陽也,熱也,諸陽為熱,指下尋之,三關通度按之有餘,舉之甚數,狀若洪弦,法曰數。主風氣伏陽,上衝化為狂病。又曰:緊脈關前,頭裡痛,口寸脈緊,主心下滿痛。

又曰:關前為陽,關後為陰。

又曰:人迎緊盛傷於風(左手關前為人迎),氣口緊盛傷於食(右手關前為氣口)。

又曰:男得女脈為不足(病在四肢),女得男脈為太過(病在內)。

又曰:男子尺脈常不足,女子尺脈常有餘。

診七表脈法歌曰:

浮而指下拈蔥葉,芤即中空有兩傍,滑體往來常不定,弦如指下彈長竿,緊似琴絃張指下,實認輕輕愊愊然,洪舉按之皆盡滿,此名七表腑陽傳。

七診脈:七者三部九候之相,失形氣相得者生,三五不調者疾,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

獨大:三部脈出多入少,與太過相似。病主皮膚壯熱,喘息上奔,五臟之氣壅而並出,不可治。

獨小:三部俱沉細。病主四肢微寒,中膈氣閉,腹沖兩脅氣攻刺痛,不可治。

獨寒:三部皆沉,沉如爛綿,按不知所在。病主伏陽在內,四肢皆冷,陰包陽也,不可治。

獨熱:脈皆洪數,惟寸微壅。病主臟腑有熱,四肢亦然,與疾相似,但獨疾者,驟然也可治。

獨遲:按之三部俱遲。病主氣在膚致有不安。

獨疾:寸關急數,尺微虛者為痰。病主口乾心躁,鼻塞頭痛,感熱之深者,不可治。

獨陷:脈隱在肌骨者。病主四肢不舉,疼痛在骨,陰陽表裡一同,可治。

診八里脈法

一息四至號為遲,緩脈輕沉來往遲,微似細風吹鳳翼,澀若輕刀刮竹皮,輕舉即無,按卻有,伏肉無之骨有之,舉按皆虛名曰濡,弱似浮漚近手時。八里屬陰為臟脈,叔和分別要均知。

知七表為病法

浮為中風芤失血,滑為吐逆實痢別,弦為拘急緊為痛,洪為熱兮腑易治。

知八里為病法

微為氣痞沉冷氣,緩則氣結澀血滯,遲為寒兮伏物聚,濡為氣虛弱筋痿。

九道脈及論證

陽長:舉之有過於本位,曰長。病主陽毒在內,三焦積熱,坐臥不寧,渾身潮熱,足脛疼痛,可汗。

陰短:按之不及本位,曰短。病主陰中伏陽,三焦氣壅,四體思寒,宿食不消,可下。

陰虛:按之甚大無力而遲。病主少力,恍惚驚悸,目昏耳聾,身體煩熱,小兒驚風。左為血虛,右為氣虛。

陽促:按之極數而時止,併居寸口,退則生,加則死。病主積聚氣結於內,氣血留滯結促,非惡脈也。

陰結:按之聚之卻還,或來或去,大小不足。病主臟腑積聚,氣結於內,腸胃疼痛,四肢迷悶,結伏臟積結(浮腑積)。

陰代:按之不動而不來,須臾復動,如有所代而不能自還。病主氣衰亂,為必死之脈,女子得之為孕,老者生少者死(四季得之無害,亦主霍亂。)。

陰牢:尋之即無,按之即有,曰牢。病主胸中滿促,骨肉疼痛,皮膚紅腫,亦為死脈。

陰動:無頭無尾,厥厥動搖,大如豆。病主勞倦,遍身疼痛,男血痢女血崩,為陰陽相搏,陽不勝陰則氣乏,陰不勝陽則血盡。

陰細:脈在皮肉,按之如細細線。病主形容瘦瘁,毛髮枯槁,脛痠髓冷,泄精少力,秋得之無害。

知九道為病歌

長為壯熱短惡寒,虛是多驚促氣煎,結為積聚代魂散,牢為骨痛動虛勞,細為體虛九道病,陰陽錯亂命難逃。

知十邪為病法

雀啄來疾遲,屋漏胃絕無生死,卻有切繩解索時,散結脾死神仙也。難救魚翔釜沸,名伏屍。榮衛斷絕,魂魂飛,土丸細小彈石大,此證送屍。誠可怕,蝦游鬼疰曰傳屍,偃刀脈至最為怪。凡寸口見雀啄者死,關尺見之猶不妨,蝦游解索重病難痊。凡寸口見屋漏不妨,關尺見之重病必死。

診四季脈法

春怕秋脈夏怕冬,季中春脈忌相逢,秋逢夏脈冬逢季,此候須知總是空。

論候認病法

弦緊遲微滿急寒,浮洪緊數熱相兼,濡弱伏沉多氣劣,實芤數澀血風煎,蝦游解索應難差,屋漏雀啄實難痊,四時但知除此外,其餘總是病根源。

論脈體相似

弦緊渾相似,微濡弱一般,緩遲形不異,芤陷體同看,浮洪皆一色,沉伏細詳觀,若非深造者,分別料應難。

又曰:

長與弦相似,短與澀相似,虛與濡相似,洪與緊相似,結與促相似,代與伏相似,牢與沉相似,動與浮相似,細與微相似。

又曰:

浮與洪相似,滑與短相似,實與牢相似,數與促相似,濡與弱相似,緩與遲相似,澀與緊相似,伏與動相似,沉與虛相似。

五臟脈逆順

心脈洪大而散,反見沉濡而滑者,不可治也;腎脈沉濡而滑,反見遲而緩者,亦不可治也;脾脈遲緩而大,反見弦而長者,亦是逆脈也;肝脈弦軟而長,反見微沉短澀者,乃為不順也;肺脈浮短而澀,反見洪大而散者,亦為不可治也。

五臟正經自病

憂悉思慮,則傷於心(其證血脈虛少,不能榮養五臟六腑,宜調其營衛);形寒飲冷,則傷於肺(其證皮聚而毛落者死,可以益其氣者也);沖怒氣逆,上而不下,則傷於肝(其證筋緩不能自收持,宜緩其中也);飲食勞倦,則傷於脾(其證肌肉消瘦,宜調其飲食,適其寒溫也);久坐濕地,強力入水,則傷於腎(其證骨痿,不能起於床者,死。宜益其精)。

脈有六會

太衝脈(在足大指下節後二寸半陷中是)、太谿脈(在足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中是)、神門脈(在手掌後兌骨之端陷中是)、衝陽脈(在足跗上去二寸陷中是)、尺澤脈(在肘中約約動脈是)、天府脈(去腋肘下身三寸陷中是)。

汗下合宜

陽盛陰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關前為陽,寸盛而尺微也。陰盛陽虛,下之則愈,汗之則死。關後為陰,寸微而尺盛也。

通真子宜溫汗下歌

弦遲之脈宜溫藥,緊數之時汗最宜,脈若來弦並小緊,此為可下不須疑。

五邪所見脈

春得秋脈,夏得冬脈,長夏得春脈,秋得夏脈,冬得長夏脈。名曰陰出之陽。病善怒不治。是謂五邪皆同,死命不治。

五脈應象

肝脈弦,心脈鉤,脾脈代,肺脈毛,腎脈石,是謂五臟之脈。

《經》曰:陽盛則促,陰盛則結。又曰:十二經者,五臟六腑也。十五絡者,七表八里十五脈也。一經則一絡餘三絡者。陰絡即女子之命脈,陽絡者,即男子之命脈。脾之大絡者,即十二經之胃氣也。又曰:夫脈者,血之府也,長則氣治,短則氣痛,數則煩心,大則病進,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代則氣衰,細則氣少,澀則心痛。又曰: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危。形氣相反,故生氣至危,形氣相得,謂之可治。今脈氣不足,形氣有餘,證不相扶,故當危也。危者,言其近死猶有生者。又曰:形瘦脈大,胸中多氣者死;形氣不足,脈氣有餘故死。又曰:胃脈實則脹,虛則泄。脈實者,氣有餘,故脹滿;脈虛者,氣不足,故泄利。

脈病相應謂之從,脈病相返謂之逆。尺脈澀滑謂之多汗(血涸而陽氣尚多故汗),尺寒脈細(陰微即下,言尺氣虛少),目裹微腫,如臥蠶之狀,曰水(水者,陰也,目下亦陰也,腹者,至陰之居也。故水在腹中者必使目下腫也,當用大橘皮湯等藥治之)。

七方:大、小、緩、急、奇、偶、復。

大方之說有二

病有兼證而邪不傳,醫不可以一二味,治者宜君一臣三佐九之大方。病有在身半以下而遠者,分兩大而數少,取其氣味專一而不分散也。

小方之說有二

病有在心肺以上而近者,宜分兩微而少服,徐徐呷之是也。病有無兼證,邪氣專一,可一二味而治者,宜君一臣二之小方。

緩方之說有五

病有在胸膈者,宜甘以緩之,取其甘能戀膈也。有凡以緩之,之緩畫比湯散,其氣力難化而宣行遲也。有品件群眾之緩方,蓋藥味眾則各不得騁其性,如萬病丸,七八十味,遁相拘制。有無毒治病之緩方,蓋性無毒則功自緩矣。有氣味薄之緩方,蓋氣味薄則主於補上,蓋補上治上制之以緩,緩則氣味薄也。

急方之說有五

心腹暴痛,兩陰溲便,閉塞不通,病不容候,用備急丹是也。又如中風牙關緊急,漿水粥不入,用急風散之屬。有湯散蕩滌之急方,蓋湯散比丸劑,取其下咽易散而施用速也。有藥性有毒之急方,蓋有毒則能上湧下泄,可以奪病於下而氣力不衰也。

奇方之說有二

有獨用一物之奇方,即單方是也。有數合陰陽數之奇方,一三五七九,以藥味數皆奇也,如君一臣三亦奇數也,故方宜下不宜汗。

偶方之說有三

有兩味相配之偶方,有兩味相合之偶方,有數合陰陽之偶方,謂二四六八十也,如君二臣四君臣六皆偶數也,故偶方宜汗不宜下。

複方之說有二

有二方三方相合之複方,如桂枝越婢一湯,如謂調胃承氣湯加連翹、黃芩、梔子,名涼膈散。又有分兩勻劑之複方,如胃風湯各等分均平也。

十劑:宣、通、補、瀉、輕、重、滑、澀、燥、濕也。

宣劑

宣者,舉世皆以宣為瀉劑,然十劑之中已有瀉劑,何以又重是?蓋宣者升而上也,以君召臣曰宣,義或同此。《內經》曰:「高者,因而越之,木鬱則達之」,豈非宣劑,即所謂湧劑者乎,蓋十劑之中獨不見湧劑,則宣為湧明矣。

通劑

通者,流通之謂也。前後不得溲便,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便,凡麻癉蔚滯經遂不開,非通劑莫愈也。

補劑

補者,五臟各有補瀉,肝實瀉心,肺虛補腎,《經》曰:「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大率虛有六,表虛、裡虛、上虛、下虛、陰虛、陽虛。設陽虛補以附子,陰虛補以大黃、芒硝。」今人往往以熱為補,以寒為瀉,訛非一日,豈知酸苦辛甘鹹各補其臟。《內經》曰:「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善補者,病去而進之以穀肉食者,真得補法也。」

瀉劑

《經》曰:「實則瀉之。實者,乃邪氣之作實也。諸痛為實,痛隨利減。」又曰:「中滿者,瀉之於內,大黃、牽牛、甘遂、芒硝、巴豆之屬皆瀉劑也。惟巴豆其性燥熱,不可不慎!恐留毒致生他證,縱不得已而用之,必順致其毒。」今人往往以巴豆熱而不畏,以大黃寒而反畏,庸不知所謂瀉者哉。

輕劑

風寒之邪,始自表入,頭痛身熱,腰脊強。《內經》曰:「宜輕劑以揚之。」《本草》曰:「輕可去實,宜麻黃、葛根、升麻之屬也。」

重劑

久病咳嗽,涎潮於上,咽喉不利,形羸不可峻攻。其藥則以硃砂、水銀、沉香、水石、黃丹之屬,以其體重能鎮縋。《內經》曰:「重者減之,貴其漸也。」

滑劑

《周禮》曰:「滑以養竅,大便燥結,小便淋澀,皆宜滑劑。燥結者,麻仁、郁李仁之類;淋澀者,葵子、滑石之類。其有前後不通,兩陰俱閉,名曰『三焦約』,宜先以滑劑表養其燥,然後攻之則無失矣。」

澀劑

寢汗不已,澀以麻黃根、防己、牡蠣;滑泄不已,澀以豆蔻、白礬、木賊、烏魚、粟殼,凡酸味亦同乎澀;喘嗽不已,韭汁、烏梅、寧肺膏皆酸而澀也。然此數種當論其本以去其邪,不可專以澀為萬全也。

燥劑

積寒久冷,食已不飢,吐利腥穢,屈伸不便,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此為大寒之故。宜乾薑、良薑、附子、胡椒輩以燥之。然非積寒之病不可用,用不對證變為血泄、血溢、大枯、大涸、溲便癃閉、聾瞽跋弱。若曰病濕者,則以白朮、陳皮、木香、防己、蒼朮皆能除濕,亦燥之。平劑若黃連、黃柏、梔子、大黃之苦皆能燥濕,此《內經》之本旨也,與世相違久矣,嗚呼!豈獨姜附之專方為燥劑乎?

濕劑

濕與滑相類,其間少有不同。《內經》曰:「辛以潤之,蓋辛能走氣,能化液者也。芒硝性雖咸,本屬真陰之水,誠濡枯之上藥也,人有枯渴皴揭之病,非獨金化為然,蓋有火以乘之,非濕劑莫能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