鱉甲
鱉甲為鱉科動物鱉的乾燥背甲。主產於湖北、安徽、江蘇、河南、湖南、浙江、江西等地。原動物生於河流、湖泊、池塘、溪潭中,性膽怯,喜安靜,雜食性。味鹹,性微寒。歸肝、腎經。功效滋陰潛陽、軟堅散結、退熱除蒸。臨床用名有鱉甲、製鱉甲。
實用中藥辭典
【異名】
上甲(《證治要訣》),鱉殼(《醫林纂要》),團魚殼、團魚蓋(《藥材學》)。
【釋名】
《綱目》雲:“鱉行蹩躄,故謂之鱉。”《中華本草》雲:“鱉者,蔽也,言有所蔽藏也。”藥用其背甲,故名鱉甲。
【基原】
為鱉科動物中華鱉和山瑞鱉的背甲。
【動物】
1.中華鱉 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 又名鱉(《易·說卦》),團魚(《本草折衷》),神守(《綱目》),甲魚(《隨息居飲食譜》),圓魚(《中國藥用動物志》)。廣泛分佈於全國各地。
2.山瑞鱉 Trionyx steindachneri Siebenrock. 又名山瑞(《中國藥用動物志》)。分佈於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山瑞鱉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禁止濫捕。
【採集】
春、夏、秋季捕鱉,用刀割下頭,割取背甲,去淨殘肉、曬乾。亦可將鱉體置於沸水中煮1~2小時,燙至背甲上的皮能剝落時取出,剝下背甲,去淨肉,洗淨曬乾。
【化學成分】
中華鱉:背甲含骨膠原(collagen),中華鱉多糖(trionyx sinesis polysaccharides),碳酸鈣,磷酸鈣;尚含17種氨基酸:如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蘇氨酸(threon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glycine),胱氨酸(cystine),纈氨酸(valine),精氨酸(arginine),組氨酸(histidine),賴氨酸(lysine),絲氨酸(serine)等;另含10多種微量元素:如鈣、鈉、鋁、鉀、錳、銅、鋅、磷、鎂等。
山瑞鱉:背甲及腹甲含骨膠原(collagen),肽類,多種氨基酸,大量鈣及磷。
【藥理】
1.補血作用 連續給小鼠灌服鱉甲膠,可使Hb含量明顯增加。
2.抗腫瘤作用 鱉甲粉末口服,對小鼠移植性實體瘤MH134具有抑制作用,可使腫瘤重量顯著減輕。給接種人腸癌細胞的裸鼠口服鱉甲粉,亦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可達92.15%,且不引起宿主白細胞數下降。
3.其他作用 鱉甲有抗疲勞、促進抗體生成、增強骨骼肌收縮的作用。鱉甲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能使機體內cAMP/cGMP比值下降。
【炮製】
1.鱉甲 取原藥材,放入熱水中,立即用硬刷去淨皮肉,曬乾。或置蒸鍋內,沸水蒸45分鐘,取出,洗淨,日曬夜露至無臭氣,乾燥。
2.醋鱉甲 取砂子置鍋內,用武火炒熱,放入淨鱉甲,拌炒至表面呈淡黃色,取出,篩去砂子,趁熱醋淬,撈出,乾燥,搗碎。每鱉甲100kg,用醋20kg。《局方》:“凡使,先用醋浸三日,去裙,慢火中反復炙令黃赤色為度。如急用,只蘸醋炙,候黃色便可用。”《世醫得效方》:“炙黃,醋淬五七次。”砂燙醋淬後易於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增強入肝消積作用。
3.制鱉甲 取砂子置鍋內,用武火炒熱,放入鱉甲,拌炒至表面呈淡黃色時,取出,篩去砂子,放涼。
貯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藥性】
味鹹,性微寒。歸肝、腎經。質堅潛降,善入陰血。
1.《本經》:“味鹹,平。”
2.《品匯精要》:“味鹹,性平軟。味厚於氣,陰也。臭腥。”
3.《綱目》:“厥陰肝經血分之藥。”
4.《本草正》:“此肝、脾、腎血分藥也。”
5.《要藥分劑》:“降也,陰也。”
【功效主治】
滋陰清熱,潛陽熄風,軟堅散結。主治陰虛發熱,勞熱骨蒸,熱病傷陰,虛風內動,小兒驚癇,瘧母,癥瘕,經閉,潰瘍,水火燙傷。
1.《本經》:“主心腹癥瘕堅積、寒熱,去痞、息肉、陰蝕、痔、惡肉。”
2.《雷公炮炙論》:“治氣,破塊,消癥,定心藥中用之。”
3.《別錄》:“療溫瘧,血瘕,腰痛,小兒脅下堅。”
4.《藥性論》:“主宿食、癥塊、痃癖氣、冷瘕、勞瘦、下氣。除骨熱、骨節間勞熱、結實壅塞。治婦人漏下五色羸瘦者。”
5.《日華子》:“去血氣,破癥結、惡血,墮胎,消瘡腫並撲損瘀血、瘧疾、腸癰。”
6.《本草衍義補遺》:“補陰。”
7.《醫學入門·本草》:“主勞瘧、老瘧,女子經閉,小兒癇疾。”
8.《綱目》:“除老瘧瘧母,陰毒腹痛,勞複,食複,婦人經脈不通,產難,產後陰脫,丈夫陰瘡,石淋,斂潰癰。”
9.《本草新編》:“善能攻堅,又不損氣,陰陽上下有痞滯不除者,皆宜用之。”
10.《本經逢原》:“煆灰研極細末,療湯火傷,皮縱肉爛者並效。”“凡骨蒸勞熱自汗皆用之,為其能滋肝經之火也。”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先煎;或熬膏;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燒存性研末摻或調敷。
滋陰潛陽宜生用,軟堅散結宜醋炙。
【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食少便溏及孕婦禁服。
1.《千金方》:“忌莧菜。”
2.《日華子》:“墮胎。”
3.《本草經疏》:“妊娠禁用,凡陰虛胃弱、陰虛泄瀉、產後泄瀉、產後飲食不消、不思食及嘔惡等證鹹忌之。”
4.《本經逢原》:“肝虛無熱禁之。”
5.《得配本草》:“冷勞癥瘕人不宜服。”
【應用配伍】
滋陰清熱 鱉得陰氣最多,故其甲能入肝腎血分,滋肝腎陰液,清上逆浮熱,而常用於陰虧虛熱之證。凡肝腎陰虛火旺而致虛勞骨蒸,潮熱盜汗,身體消瘦者,可與銀柴胡、知母、青蒿、地骨皮等配伍,如《證治準繩》清骨散;凡肺癆久嗽之骨蒸盜汗,咳血咯血,陰陽俱虛者,《古今醫統》乃與阿膠、鹿角霜、甘草同用。凡溫熱病後期,津液已虧,餘熱未盡,夜熱早涼,舌紅少苔者,可與青蒿、知母、生地、丹皮相伍,如《溫病條辨》青蒿鱉甲湯。現代則有以本品為主,配合白及、百部、百合、桔梗、青蒿等製成攻癆丸,治療肺結核骨蒸勞熱者。
潛陽熄風 本品質重沉降,善入肝腎而潛陽熄風,故常用於虛風內動、小兒驚癇等證。凡熱病後期耗傷肝陰,以致虛風內動,手指蠕動,甚則痙厥,舌幹光絳齒燥者,可與牡蠣、生地黃、阿膠、白芍等配伍,以滋陰潛陽熄風,如《溫病條辨》二甲複脈湯。若治小兒驚癇,則可單用為蜜丸服,或配朱砂、鉤藤、全蠍、蟬蛻之類,以清熱熄風定驚。
軟堅散結 本品味鹹入血,鹹則潤燥軟堅,入血則破結散瘀,故常用於瘧母、癥瘕、經閉等證。凡瘧疾久發結成瘧母,或氣血痰濕凝聚而致癥瘕痞塊者,可與柴胡、䗪蟲、大黃、蜣螂等配伍,如《金匱》鱉甲煎丸。凡胃脘痞結如杯,積久不散,胸脅痛,體瘦者,可與吳茱萸、木香、三棱、大黃等同用,如《證治準繩》鱉甲丸。凡婦人月水不利,腹脅悶脹者,可與大黃、桃仁、幹漆、麝香等並施,如《聖惠方》鱉甲丸。
此外,本品外用,可治水火燙傷,潰瘍久不收口。凡燙火傷損,皮綻肉爛者,《本經逢原》乃單用煆灰研末調敷或幹摻;治腸癰內痛,劉禹錫《傳信方》則燒存性研末服。
1.《品匯精要》:“鱉甲合訶黎勒皮、幹薑,療癥癖病;合牛乳,治痃癖氣;合琥珀、大黃,下婦人蓄積惡血;合雞子白,傅丈夫陰頭癰;合酒服,療石淋;合蜜丸,療小兒癇。合燈心、蜜,療上氣急滿,坐臥不得。”
2.《本草蒙筌》:“治勞熱,漬童便;摩堅積,漬釅醋。”
3.《得配本草》:“得青蒿,治骨蒸;配牡蠣,消積塊;佐桃仁、三棱,治奔豚氣痛;調雞子白,敷陰瘡。”
【附方】
1.治男子、婦人骨蒸勞氣,肌體羸瘦,四肢無力,頰赤面黃,五心煩熱,困倦心忪,或多盜汗,腹脅有塊,不欲飲食 鱉甲(醋炙)、柴胡各三兩,桔梗(炒)、甘草(炙黃)各一兩半,秦艽一兩,青蒿子二兩(用童便浸一宿,焙幹,微炒)。上為粗末。每服三錢匕,加烏梅一個(拍破),水煎去滓,食後溫服。(《聖濟總錄》鱉甲湯)
2.治風勞病,骨蒸盜汗,肌肉消瘦,唇紅頰赤,午後潮熱,咳嗽困倦,脈象微數 地骨皮、柴胡、鱉甲(酥炙)各一兩,秦艽、知母、當歸各半兩。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青蒿五葉,烏梅一個,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空心臨臥各一服。(《衛生寶鑒》秦艽鱉甲湯)
3.治久患咳嗽肺虛成勞瘵,及吐血,咯血等證 鱉甲(醋炙)、阿膠(炒)各一兩,鹿角霜三錢三分,甘草五錢。上為末,每服三錢,韭白一莖長三寸,水煎,食後服。(《古今醫統》)
4.治婦人骨蒸勞 雄鱉一個(重一斤者),杏仁(去皮尖雙仁,炒)、北柴胡、貝母、知母各四兩。上除鱉外,諸藥細銼,以好酒五升入鍋內,將活鱉置在中,以藥和停圍定,上有板子石壓定,令鱉在鍋內吃酒藥,來日即以慢火煮,候酒盡為度,卻取鱉令患人吃盡,次將鱉甲用醋炙黃,入在前項諸藥內焙為細末,用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時候,每日五次。(《婦人良方》鱉甲煎)
5.治陰虛夢泄 九肋鱉甲(燒研)。每用一字,以酒半盞,童尿半盞,蔥白七寸,同煎,去蔥,日晡時服之,出臭汗為度。(《醫壘元戎》)
6.治小兒癇 鱉甲炙令黃,搗為末。取一錢,乳服,亦可蜜丸如小豆大服。(《子母秘錄》)
7.治久瘧不愈,脅下有塊,俗名瘧母 鱉甲(酒炙)半斤,蓬朮(醋煮)三兩,青皮(醋煮)三兩,穿山甲(土炒)二兩。上為末,用醋煮當歸為膏,拌前藥末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二錢,煎藥送下。(《明醫指掌》鱉甲丸)
8.治溫瘧 鱉甲(塗醋,炙令黃)、甘草(生用)各一兩,冬瓜汁四合,車前葉一握(無葉,取子二合),常山半兩。上為粗末。漿水二盞,並冬瓜汁隔宿浸,欲發日五更初,以急火煎取一盞半,去滓,分為二服,五更一服,取快吐三五度;至發時又服,亦取吐三五度。過時便得吃漿水粥補之。(《聖濟總錄》鱉甲湯)
9.治痎瘧 鱉甲、香附各二兩,三棱、蓬朮各一兩,常山一兩,阿魏二錢(並用醋浸)。上為末,神曲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送下,積消及半即止。(《金匱翼》鱉甲丸)
10.治瘧疾寒熱 鱉甲(醋炙),白朮、常山、桂、柴胡各一兩,牡蠣半兩(火煆赤)。上為散。每服五錢,水煎,溫服。(《全生指迷方》鱉甲湯)
11.治瘴氣數日,寒熱不定 鱉甲(醋浸,炙)、常山(炒)、豉(炒)各半兩。上為末,入麝香少許,再研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至二十丸,空心臨臥溫米飲送下,於發前服。慎熱物一時久,即不吐瀉。(《聖濟總錄》鱉甲丸)
12.治痃癖氣塊不消 鱉甲三兩(塗醋,炙令黃),京三棱三分(微煨),川大黃二兩(微炒),陳橘皮三兩。上為末,於銀鍋中,入米醋三升,以慢火熬成膏,候可丸,即以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以粥飲送下。(《聖惠方》)
13.治痞氣 鱉甲一兩半,訶黎勒皮一兩。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煎生薑橘皮湯調下。(《雞峰普濟方》鱉甲散)
14.治婦人疝瘕及血氣,心腹疼痛 鱉甲一個(中者。以小便一中盞,塗炙令盡為度),幹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當歸一兩(微炒),琥珀一兩,桂心半兩。上為細散。每服二錢,熱酒調下,不拘時候。(《聖惠方》)
15.治婦人月水不利 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川大黃一兩(微炒),琥珀一兩半。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以溫酒送下。(《聖惠方》鱉甲丸)
16.治石淋 鱉甲杵末。以酒服方寸匕,日二三次,下石子,瘥。(《肘後方》)
17.治奔豚氣上沖心腹 桃仁四兩(湯浸研細,取汁三升),京三棱(煨)二兩,鱉甲(醋炙)三兩。上搗二味為末;先煎桃仁汁至二升,次下藥末,不住手攪,良久更入好醋一升,同煎如餳,以瓷合收。每服半匙,空心溫酒調下。(《聖濟總錄》三神煎)
18.治卒腰痛不得俯仰 鱉甲一枚,炙,搗篩末。食後服方寸匕,日三。(《肘後方》)
19.治產後早起中風冷,泄痢及帶下 鱉甲如手大,當歸、黃連、幹薑各二兩,黃柏長一尺廣三寸。上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每日三次。(《千金方》)
20.治痔漏,膿血淋漓,或腫痛堅硬下墜 鱉甲、露蜂房、蛇蛻、豬後蹄、蝟皮各二錢,麝香一分。除麝香另研外,餘俱燒存性研末,和勻。每服一錢,空腹時,生地黃煎湯調下,更以末敷患處。(《證治準繩》鱉甲散)
21.治癰疽不斂,不拘發背,一切瘡 鱉甲燒存性,研摻。(《怪症奇方》)
22.治慢性肝炎,肝脾腫大,轉氨酶偏高 鱉甲30g,丹參、垂盆草各15g。鱉甲先煎60分鐘,後下其他藥,煎水服。每日服1劑,每劑藥煎2次,上下午各服1次。(《補益藥治病與健身》)
23.治腎病綜合征低蛋白 鱉甲50g,白茅根15g。鱉甲先煎60分鐘,後下白茅根,煎水服6。每日服1劑,每劑藥煎2次,上下午各服1次。(同上)
24.治老年人胸脅作痛 鱉甲30g,丹參25g,檀香10g。鱉甲先煎60分鐘,後下其他藥,煎水服。每日服1劑,每劑藥煎2次,上下午各服1次。(同上)
【臨床報導】
1.治療肝脾腫大 鱉甲、穿山甲各等份,共研細末。每次4g沖服。亦可用蜂蜜調服或飯後服。2個月為1療程。治療100例,經1個療程治療後,顯效(治療後肝脾回縮至正常或有明顯回縮,血小板提升到10萬/mm3以上)78例,無效(肝脾不能回縮,血小板在9萬/mm3以下)22例,有效率達78%。無效的22例經第3療程治療後肝脾回縮未能達到正常水準[1]。
2.治療肝病血清蛋白比例倒置 醋鱉甲3份,炮甲珠2份。共為細面,過籮,貯瓶備用。每次服6g,每日服2次,白開水送服。治療肝病蛋白倒置32例,結果:顯效(白蛋白增加1.5g以上)7例,好轉(白蛋白增加0.5g以上)18例,無效(白蛋白增加0.5g以下)7例,好轉率78.13%。服藥最短24天,最長104天[2]。
3.治療結核性潰瘍 鱉甲50g,製成細粉,在清潔飯盒底放入適量醫用凡士林,上撒少許鱉甲粉,放入紗布條100塊,再撒入所餘鱉甲粉,蒸沸滅菌30分鐘。先將病灶常規消毒,清除壞死組織,然後將鱉甲紗布條用探針輕輕填塞於病灶底部,隔日換藥1次。對結核性膿腫未潰而波動者,切開後,處置如上法。治療50餘例,均收到滿意療效[3]。
【文獻綜錄】
1.《本草衍義》:“鱉甲,《經》中不言治勞,惟蜀本《藥性論》雲,治勞瘦,除骨熱,後人遂用之。然甚有據,亦不可過劑。”
2.《綱目》:“鱉甲乃厥陰肝經血分之藥,肝主血也。試嘗思之,龜、鱉之屬,功各有所主。鱉色青入肝,故所主者,瘧勞寒熱,痃癖、驚癇,經水、癰腫、陰瘡,皆厥陰血分之病也;水龜色黑入腎,故所主者,陰虛精弱,腰膝酸痿,陰瘧泄痢,皆少陰血分之病也。介蟲陰類,故並主陰經血分之病,從其類也。”
3.《本草經疏》:“鱉甲,味鹹平,主消散者,以其味兼乎平,平亦辛也,鹹能軟堅,辛能走散,故《本經》主癥瘕、堅積、寒熱、去痞疾、息肉、陰蝕、痔核、惡肉;《別錄》療溫瘧者,以瘧必暑邪為病,類多陰虛,水衰之人,乃為暑所深中,邪入陰分,故出並於陽而熱甚,入並於陰而寒甚,元氣虛羸,則邪陷而中焦不治,甚則結為瘧母。甲能益陰除熱而消散,故為治瘧之要藥,亦是退勞熱在骨及陰虛往來寒熱之上品。血瘕腰痛,小兒脅下堅,皆陰分血病,宜其悉主之矣。”
4.《本草新編》:“鱉甲,味鹹氣平,善能攻堅,又不損氣,陰陽上下有痞滯不除者,皆宜用之。但宜研末調服,世人俱炙片入湯藥中煮之,則不得其功矣。”“或問鱉甲善殺癆蟲,有之乎?曰:不殺癆蟲,何以能除癆瘦骨蒸。鱉甲殺蟲,而又補至陰之水,所以治骨蒸之病最宜。”
5.《本經逢原》:“鱉甲,凡骨蒸勞熱自汗皆用之,為其能滋肝經之火也。肝虛無熱禁之。”
6.《本草思辨錄》:“鱉甲、牡蠣(均屬介類),甲介屬金,金主攻利,氣味鹹寒則入陰,此二物之所同,清熱軟堅之所以並擅。而其理各具,其用亦因而分:鱉介入肝而氣沉向裏,蠣介入肝而氣浮向外,向裏則下連腎,向外則上連膽,《本經》於鱉甲主心腹癥瘕堅積,於牡蠣主驚恚怒氣拘緩。由斯以觀,凡鱉甲之主陰蝕、痔核、骨蒸者,豈能代以牡蠣,牡蠣之主盜汗、消渴、瘰鬁頸核者,豈能代以鱉甲。鱉甲去惡肉而亦斂潰癰者,以陰既益而陽隨和也;牡蠣治驚恚而又止遺泄者,以陽既戢而陰即固也。”
【附藥】
1.鱉血(《綱目》) 為鱉科動物中華鱉或山瑞鱉的新鮮血液。味甘、鹹,性平。入肝、心、腎經。功能滋陰養血,祛風通絡。主治虛勞潮熱,陰虛低熱,口眼歪斜,脫肛。內服:生飲,20~100ml。外用:適量,塗敷患處。①《藥性論》雲:“塗脫肛。” ②《肘後方》雲:“治中風口㖞,鱉血調烏頭末塗之,待正則即揭去。” ③《綱目》雲:“治風中血脈,口眼㖞僻,小兒疳勞潮熱。” ④《現代實用中藥》雲:“生飲,用於結核潮熱有效。” ⑤《小兒衛生總微論方》治小兒諸疳:吳茱萸、胡黃連(銼碎,用鱉血浸一宿,同吳茱萸炒令幹焦,去吳萸不用)、白蕪荑仁、柴胡各等分。上為細末,用雄豬膽汁浸,蒸餅和丸,綠豆大。每服十丸,熱水下,無時。
2.鱉甲膠(《衛生寶鑒》) 為鱉科動物中華鱉或山瑞鱉的背甲煎熬而成的膠塊。味鹹、微甘,性微寒。入肺、肝、腎經。功能滋陰退熱,軟堅散結。主治陰虛潮熱,虛勞咳嗽,久瘧,瘧母,痔核腫痛,血虛經閉。內服:3~9g,用開水或黃酒化服;或入丸劑。脾胃虛寒、食減便溏及孕婦忌服。①《中國醫學大辭典》雲:“補肝陰,清肝熱。治勞瘦骨蒸,往來寒熱,溫瘧,瘧母,腰痛,脅堅,血瘕,痔核,婦人經閉,產難,小兒驚癇,腸癰,瘡腫。” ②《現代實用中藥》雲:“滋陰補血,為滋養解熱止血藥。” ③《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雲:“滋陰補血,潤肺消結。治虛勞咳血,肛門腫痛,濕痰流注及肺結核潮熱等症。” ④《常見藥用動物》治久痢不止和三日瘧:鱉甲膠50g,黃芩20g,柴胡15g,鼠婦10g,大黃10g。共為細末,製成5g重蜜丸。每日服1~2次,每次1丸,開水送服。
【參考文獻】
[1]殷義才.陝西中醫,1989,10(7):315
[2]元殿鴻.山西中醫,1990,6(5):24
[3]張茵洲,等.遼寧中醫雜誌,1982,(3):48
本草匯言
《神農本草經》
味鹹,平。主治心腹徵瘕,堅積,寒熱,去痞息肉,陰蝕痔惡肉。
《名醫別錄》
無毒。主治溫瘧,血瘕,腰痛,小兒脅下堅。
《藥性論》
使,能主宿食症,塊痃癖氣,冷瘕勞瘦,下氣,除骨熱,骨節間勞熱,結實壅塞。治婦人漏下五色羸瘦者,但燒甲令黃色,末,清酒服之方寸匕,日二服。又方訶黎勒皮,乾薑末等分為丸,空心下三十丸,再服,治症癖病。又治痃癖氣,可醋炙黃,末,牛乳一合,散一匙,調可,朝朝服之。又和琥珀,大黃作散,酒服二錢匕,少時惡血即下。若婦人小腸中血下盡,即休服。又白頭血塗脫肛。
《日華子本草》
去血氣,破癥結,惡血,墮胎,消瘡腫,并扑損瘀血,瘧疾,腸癰。頭燒灰療脫肛。
《開寶本草》
味鹹,平,無毒。療溫瘧,血瘕,腰痛,小兒脅下堅。
《本草衍義》
《經》中不言治勞,惟《蜀本﹒藥性論》云治勞瘦、除骨熱,後人遂用之。然甚有據,亦不可過劑,頭血塗脫肛。又,燒頭灰亦治。
《湯液本草》
氣平,味鹹,無毒。
《本草》云:主心腹癥積,寒熱,去鼻中息肉,陰蝕,痔惡肉。療溫瘧,血瘕,腰痛,小兒脅下堅。
《衍義》云:治勞瘦,除骨中熱極佳。
《本草衍義補遺》
補陰。《藥性》云:治勞瘦,除骨熱,釅醋炙黃用。又治心腹徵瘕、堅積,尤效。
《本草綱目》
鱉甲乃厥陰肝經血分之藥,肝主血也。試常思之,龜鱉之屬,功各有所主。鱉色青入肝,故所主者,瘧勞寒熱,痃瘕驚癇,經水癰腫陰瘡,緣厥陰血分之病也。玳瑁色赤入心,故所主者,心風驚熱,傷寒狂亂,痘毒腫毒,皆少陰血分之病也。秦龜色黃入脾,故所主者,頑風濕痺,身重蠱毒,皆太陰血分之病也。水龜色黑入腎,故所主者,陰虛精弱,腰腳酸痿,陰瘧泄痢,皆少陰血分之藥也。介蟲陰類,故并主陰經血分之病,以其類也。
除老瘧瘧母,陰毒腹痛,勞復食復,斑痘煩喘,小兒驚癇,婦人經脈不通,難產,產後陰脫,丈夫陰瘡石淋,斂潰癰。
《本草經疏》
鱉甲全稟天地至陰之氣,故其味鹹平無毒。潤下作鹹,像水明矣。本乎地者親下,益陰何疑?甲主消散者,以其味兼乎平,平亦辛也。鹹能軟堅,辛能走散,故《本經》主症瘕堅積寒熱,去痞疾、息肉、陰蝕、痔核、惡肉。《別錄》療溫瘧者,以瘧必暑邪為病,類多陰虛水衰之人,乃為暑所深中,邪入陰分,故出並於陽而熱甚,入並於陰而寒甚,元氣虛羸則邪陷而中焦不治,甚則結為瘧母。甲能益陰除熱而消散,故為治瘧之要藥,亦是退勞熱在骨,及陰虛往來寒熱之上品。血瘕腰痛,小兒脅下堅,皆陰分血病,宜其悉主這矣。勞復、女勞復為必須之藥。勞瘦骨蒸,非此不除。產後陰脫,資之尤急。
簡誤:鱉甲,妊娠禁用。凡陰虛胃,陰虛泄瀉,產後泄瀉,產後飲食不消,不思食,及嘔惡等證,咸忌之。
《本草蒙筌》
味鹹,氣平。無毒。散痃癖癥瘕,及息肉陰蝕痔疽;除勞瘦骨蒸,并溫瘧往來寒熱。愈腸癰消腫,下瘀血墮胎。
《本草乘雅》
鱉無耳,以眼聽,故其目不可瞥,識精於明,復識精於聰也。不唯精專肝竅,膽亦異眾而味大辛,穹脊連脅,脅亦少陽膽府所屬,此木金交互,故得聲色疊用,而肝為膽藏,取決更相親耳。以余參之,若以膽開聾瞽,必色斯明,聲斯聰,彼施諸房朮者,風斯下矣。味鹹走血軟堅,為厥陰肝,少陽膽、血分之氣藥也。蓋肝藏血,設所藏非精,所守非神,致陰凝至堅,為症瘕痞積、息肉惡肉、陰蝕痔核者,軟之,決之,亦藉膽斷使去者也。
《藥性解》
鱉甲,味鹹,性平,無毒,入肺、脾二經。主骨蒸勞嗽、積聚癥瘕、膍肉陰蝕痔疽、瘡腫瘀血,催生墮胎,婦人五色漏下。九肋者佳。
按:丹溪云,鱉甲屬金與土,肺脾之所以入也。須生取之,煮脫者不堪用。肉性大冷,過食傷脾。癥瘕勿食,恐益其疾。同雞食成瘕,同雞子食能殺人。同莧菜食生血,鱉同芥子食發惡疾,不可不慎。
《景岳全書》
味鹹,氣平,此肝脾腎血分藥也。能消癥瘕堅積,療溫瘧,除骨節間血虛勞熱,婦人血癥惡血,漏下五色,經脈不通,治產難,能墮胎,及產後寒熱陰脫,小兒驚癇,斑痘煩喘,亦消瘡腫腸癰,扑損瘀血,斂潰毒,去陰蝕痔漏惡肉。
《本草備要》
補陰退熱。
鹹平屬陰,色青入肝,治勞瘦骨蒸,往來寒熱,溫瘧瘧母,瘧必暑邪,類多陰虛之人,瘧久不愈,元氣虛羸,邪陷中焦,則結為瘧母。鱉中能益陰除熱而散結,故為治瘧要藥。腰痛脅堅,血瘕痔核,鹹能軟堅。經阻產難,腸癰瘡腫,驚癇斑痘,厥陰血分之病。時珍曰:介蟲陰類,故皆補陰,或曰:本物屬金與土,故入脾肺而治諸證。
《本經逢原》
鱉色青,入厥陰肝經及衝脈,為陰中之陽,陽奇陰偶,故取只肋為肝經之嚮導。其所主者,痎瘧瘧母,虛勞寒熱,癥瘕痞疾,經水陰瘡,不出《本經》主治也。凡骨蒸勞熱自汗皆用之,為其能滋肝經之火也。與鱉甲同類,并主陰經血分之病。龜用腹,腹屬腎,鱉用脅,助屬肝,然究竟是削肝之劑,非補肝藥也。妊婦忌用,以其能伐肝破血也。肝虛無熱禁之。煅灰研極細末,療湯火傷,皮綻肉爛者并效,乾則麻油調敷,濕則乾摻,其痛立止。其解火毒,療骨蒸,殺瘵蟲之功,可默悟矣。鱉頭燒灰酒服,療小兒脫肛,婦人陰脫下墜,取其善縮之性也。生血塗尤效。
《本草崇原》
鱉生池澤,隨日影而轉,在水中必有津沫上浮,蓋稟少陰水氣,而上通於君火之日。又,甲介屬金,性主攻利,氣味鹹平,稟水氣也。主治心腹癥瘕,堅積寒熱者,言心腹之內,血氣不和,則為癥為瘕,內堅結而身寒熱。鱉稟水陰之氣,上通君火之神,神氣內藏,故治在內之癥瘕堅積。又曰去痞疾者,言癥瘕堅積,身發寒熱。若痞疾,則身無熱寒,而鱉甲亦能去也。夫心腹痞積,病藏於內。若息肉,陰蝕,痔核,惡肉,則病見於外。鱉甲屬金,金方攻利,故以外之惡肉陰痔,亦能去也。
《本草求真》
﹝批﹞瀉陰分積熱,除勞嗽骨蒸。
鱉甲專入肝。味鹹氣平,色青。書雖載屬補肝,青入肝。與龜載屬補腎黑入腎。各別。然究皆屬除熱削肝之品,介蟲皆屬陰寒,故能除熱。非真滋肝藥也。凡厥陰血分積熱,而見勞嗽骨蒸,寒熱往來,溫瘧瘧母,及腰腹脅堅,血瘕痔核,經阻產難,瘍癰瘡腫,驚癇斑痘等症,服此鹹平,能以消除。諸症皆就陰虛邪入而論,故用鱉甲入陰除熱散結。若肝虛無熱切忌。
《得配本草》
忌薄荷。
鹹,平。入足厥陰經血分。治勞瘧,除脅堅,祛腰痛,療斑痘。凡暑邪中於陰分,出並於陽而熱,入並於陰而寒者,得此治之,自無不愈。
得青蒿,治骨蒸。配牡蠣,消積塊。佐桃仁、三稜,治奔豚氣痛;調雞子白,敷陰瘡。
消積,醋炙;治骨蒸勞熱,童便炙;治熱邪,酒炙。宜煎服,不宜入丸。如誤服甲末,久則成鱉瘕。
令勞癥瘕人不宜服。其性燥,血燥者禁用。
《本草經解》
鱉甲氣平,秉天秋收之金氣,入手太陰肺經;味鹹無毒,得地北方之水味,入足少腎經。氣味俱降,陰也。
心腹者,厥陰肝經經行之地,積而有形可徵謂之症,假物而成者謂之瘕,堅硬之積,致發寒熱,厥陰肝氣凝聚,十分亢矣,鱉甲氣平入肺,肺平可以制肝,味鹹可以軟堅,所以主之也。
痞者,肝氣榜,鹹平能制肝也軟堅,故亦主之。
息肉、陰蝕、痔核、惡肉,一生於鼻,鼻者肺之竅也;一生二便,二便腎之竅也,入肺腎而軟堅,所以消一切惡肉也。
《神農本草經讀》
鱉甲氣平,秉金氣而入肺;味鹹無毒,得水味而入腎。
心腹者,合心下大腹小腹,以及脅肋而言也,症瘕堅硬之積,致發寒熱,為厥陰之肝氣凝聚,鱉甲氣平,可以制肝,味鹹可以軟堅,所以主之也。
痞者,肝氣榜,鹹平能制肝而軟堅,故亦主息肉、陰蝕、痔核、惡肉也。
《本經疏證》
鱉無雄,以蛇為匹,蛇迅疾善竄,鱉則蹣跚不前而色青,是斂風於木也。鱉無耳,以視為聽,是并水於木也。夫熱不以風不清,風不以雨不息,以熱生風者因雨而遂和,以其性謂之水之化。肉者柔也陰也,甲者剛也陽也。以肉裹甲,此其形為柔中有剛,陰中有陽。水木之化,乃鐘於柔中有剛陰中有陽之內,是故癥瘕堅積之在心腹者可除,痞疾之外有寒熱者可去。凡竅之能開能闔者屬陽,口目是也;不能開闔者屬陰,耳鼻前後陰是也。鼻生息肉,後陰生痔核,前陰遭蝕腐,非柔中有剛陰中有陽而何?故亦能去之。
仲景用藥,在處宗法本經,又在處別出心裁,擴充物理精奧,以啟悟後學。如病於外,根據於內者,用鱉甲煎丸,煮鱉甲令泛爛如膠漆,然後同諸藥熬令成丸,是化剛為柔法,欲使剛者不倚嚴附險,隨柔俱盡也;邪盛於中,達於上而不得泄,用升麻鱉甲湯,則鱉甲與諸藥不分次第,一概同煎,是以剛摧柔法,欲使柔者隨剛通降也。何則?雖結為癥瘕,所苦仍在瘧之不止,則可知昔日之有外無內,今日之重外輕內者,他時必至重內輕外,有內無外也。故於外仍不離桂枝湯、大柴胡湯、小柴胡湯、大承氣湯之治。其葶藶石韋瞿麥之通水,四蟲桃仁紫葳牡丹之通血,猶不過隨行逐隊,去其閉塞,未有能使內者仍外,分者仍合者,故主以堅硬之物,煮令稀稠,統率眾品,并歸於外之寒熱,寒熱遂亦差也。熱毒壅結,無論在陰在陽,皆咽與喉俱痛,惟驗其面發赤,斑斑如錦文,且唾膿血者為在陽,目青,且身痛者為在陰,立用升麻鱉甲湯治之者,以其病雖由於氣不得升降,其源實由於血壅結不行,升麻之通,通其氣耳。故必以水木并化,自下而上,直通於目之鱉甲以并之,且其味鹹性平,清血熱而主降主開,但得喉中之結解,則上下通和,邪熱自然透達也。於此更可悟血以熱結不通,熱以血阻更增者,并宜鱉甲主之,推之後人所謂補陰補氣除癖行瘀,莫不由此矣。
《本草新編》
鱉甲,味鹹,氣平,無毒。醋炙用之。散痃癖癥瘕及息肉、陰蝕、痔疽,除癆瘦骨蒸、并溫瘧往來寒熱,愈腸癰消腫,下瘀血墮胎。
肉,性亦不冷,項下有軟骨,亦不必檢去。鱉甲善能攻堅,又不損氣,陰陽上下,有痞漆除者,皆宜用之。但宜研末調服,世人俱炙片,入湯藥中煎之,則不得其功耳。
或疑鱉肉補陰,鱉甲攻堅,一物而相反,恐未必然之說也。夫鱉原陰物,以陰補陰,又何疑乎?君之所疑者,以鱉甲之攻堅也。不知鱉性善藏,凡小有隙地,鱉必用甲以鑽入之。是其力全在於甲,故用甲以攻堅,原有至理,非私臆也。
或問鱉甲可多用乎?曰:雖其性善攻,而其味仍補。但肉則補多而攻少,甲則攻多而補亦多也。
或問鱉甲善殺癆蟲,有之乎?曰:不殺癆蟲,何以能除癆瘦骨蒸。骨蒸之病,何以有蟲乎?蓋蟲得濕熱而自生,非盡由於傳染,因熱而得汗,因汗而又熱,絕似潮汐之無差,陰陽之有准,安得而不生蟲乎?且此蟲又不生於腸胃之間,偏生於骨髓乎?倘止大補其陰,而不用殺蟲之味,則所生之髓,止足供蟲之用。然殺蟲之藥又多耗髓,蟲死而骨髓空虛,熱仍未去。熱未去,而蟲又生,病終無已時也。鱉甲殺蟲,而又補至陰之水,所以治骨蒸之病最宜。
或問鱉甲殺骨中之蟲,不知助之何,殺蟲而又補髓也?曰:殺骨中之蟲,止消鱉甲一味足矣,所佐之補陰者宜商。鐸受異人之傳,欲與天下共商之。方用鱉甲一斤,醋炙,益之地骨皮半斤,丹皮四兩,熟地一斤,山茱萸半斤,地栗粉半斤,白芍、白朮、薏仁各四兩,玄參三兩,北五味子二兩,沙參六兩,各為末,山藥一斤,為糊,打為丸。久服蟲盡死,而骨蒸亦愈。鐸觀其方,妙在用鱉甲為君,地栗粉、山茱萸為佐使,以攻殺其內外之蟲。又妙在群陰之藥不寒不熱,涼骨中之熱,即生骨中之精,補攻兼施,似可常服而收功者也。世不少明眼之人,必能知此方之妙也。
夫龜與鱉,雖同是陰類,而性實不同。龜性喜出,而鱉性喜入,龜性靜而不動,而鱉性動而不靜。故龜長於補而鱉長於攻,龜可為膏以滋陰,而鱉可為末以攻堅也。滋陰者,可以久服受益,攻堅者,可以暫用成功。雖鱉甲入之補陰之中、攻堅之內,未嘗不可久用以滋陰,而終不可如龜之煎膏單用之而常服,此古人所以取龜作膏,而獨棄鱉甲也。
《本草分經》
鹹,寒,屬陰,入肝。補陰除熱,散結軟堅,治肝經血分之病,為瘧家要藥。
【現代藥理研究】
鱉甲具有抗腫瘤活性。
中華鱉多糖能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和抗冷凍作用,有抗疲勞作用。
中華鱉多糖能提高小鼠PFC的溶血能力,促進抗體生成,增加DTH反應。
中華鱉多糖有增加蟾蜍坐骨神經腓腸肌收縮高度、延長持續收縮時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