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蘞
白蘞為葡萄科植物白蘞的塊根。主產於東北、華北、華東、及華北、陝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白蘞生於山坡、荒地及灌木叢中。味苦、辛,性溫。歸心、胃、肝經。功效清熱解毒、斂瘡生肌。臨床用名白蘞。
實用中藥辭典
【異名】
兔核(《本經》),白根、昆侖(《別錄》),貓兒卵(《綱目》),鵝抱蛋(《植物名實圖考》),野紅薯(《全國中草藥彙編》)。
【釋名】
白蘞亦作白斂,因其有消腫斂瘡之功而得名。《綱目》:“宗奭曰:白斂,服餌方少用,惟斂瘡方多用之。故名白斂。時珍曰:兔核、貓兒卵,皆象形也。昆侖,言其皮黑也。”
【基原】
為葡萄科植物白蘞的塊根。
【植物】
白蘞 Ampelopsis japonica (Thunb.) Makino [Paullinia japonica Thunb.]又名白草(《本經》),山葡萄秧(《全國中草藥彙編》)分佈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及陝西、寧夏、四川等地。
此外,同屬植物的塊根作白蘞藥用的尚有:烏頭葉蛇葡萄 Ampelopsis aconitiffolia Bge 又名草白蘞(《新華本草綱要》),分佈於內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等地。
【採集】
春、秋季采挖,除去莖及細鬚根,洗淨,縱切成兩瓣、四瓣或斜片,曬乾。
【化學成分】
塊根含粘質和澱粉,以及酒石酸(tartaric acid),β-穀甾醇(β-sitosterol),延胡索酸(fumaric acid),胡蘿蔔苷(daucosterol)等。
【藥理】
1.抗菌作用 白蘞水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白蘞水浸劑體外對同心性毛癬菌、奧杜盎氏小芽孢癬菌、紅色表皮癬菌、腹股溝表皮癬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其他作用 白蘞體外對人子宮頸癌細胞培養系JTC-26的抑制率在90%以上。白蘞煎劑本身無鎮痛作用,但可增強黑附片及炙川烏的鎮痛作用,還可對抗黑附片、炙川烏、炙草烏對離體蛙心的收縮作用。
【炮製】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藥性】
味苦、辛、微甘,性微寒。歸心、肝、脾經。可散可斂。
1.《本經》:“味苦,平。”
2.《別錄》:“甘,微寒,無毒。”
3.《本草求真》:“專入肝、脾經。”
4.《本草再新》:“味苦、辛,性寒,有小毒。入肝、肺二經。”
【功效主治】
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生肌斂瘡。主治瘡瘍腫毒,目赤腫痛,面瘡,瘰鬁,溫瘧,驚癇,血痢,腸風,痔漏,帶下白濁,燒燙傷,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1.《本經》:“主癰腫疽瘡,散結氣,止痛,除熱,目中赤,小兒驚癇,溫瘧,女子陰中腫痛。”
2.《別錄》:“下赤白,殺火毒。”
3.《藥性論》:“治面上皰瘡。”
4.《日華子》:“止驚邪,發背,瘰鬁,腸風,痔漏,刀箭瘡,撲損。溫熱瘧疾,血痢,湯火瘡,生肌止痛。”
5.李東垣:“塗一切腫毒,敷疔瘡,治發背。”(引自《本草發揮》)
6.《綱目》:“解狼毒毒。”
7.《本草求真》:“散肝脾濕熱內結。”
8.《本草述鉤元》:“除血分熱。”
9.《本草述錄》:“清少陽上逆之火,泄厥陰抑鬱之熱,治虛風勞熱,消敗濁瘀膿,收斂瘡口,解散風毒,消瘰鬁,開結滯,平痔漏,清赤目,理癰膿,收帶濁,止血,除酒齇,滅粉刺。”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塗;或熬膏。
【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及無實火者禁服;孕婦慎服。反烏頭。
1.《本草經集注》:“反烏頭。”
2.《本草經疏》:“癰疽已潰者不宜服。”
3.《本經逢原》:“陰疽色淡不起,胃氣弱者,非其所宜。”
4.《廣西本草選編》:“孕婦慎服。”
【應用配伍】
清熱解毒,散結消腫 本品味苦辛而性寒,苦寒則能清熱解毒,味辛則能散結消腫,故瘡癰腫毒、瘰鬁結腫、粉刺面瘡、跌打腫痛等症,內服外用均可見效。凡熱毒瘡癰初起,腫硬不消者,可與大黃、黃芩配伍和雞子白外塗,如《劉涓子鬼遺方》治癰腫方,或與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白芷等同用內服,以清熱解毒,促其消散;若膿已成而難潰,可與穿山甲、皂角刺等相合內服,以促其排膿消癰。凡瘰鬁結腫者,可用本品配玄參、大黃、赤芍等調膏外貼,如《聖惠方》白蘞散;若為酒齇、粉刺等症,可配杏仁、白石脂和雞子白外塗,以散結祛風,如《聖濟總錄》白蘞膏。凡跌打扭挫、損傷腫痛者,單用本品外敷即可達消腫止痛之效。
生肌斂瘡 本品不僅能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且能生肌斂瘡,促使瘡口癒合,凡瘡癰潰後不斂者,可配白及、絡石藤為末幹摻,以斂瘡止血,如《雞峰普濟方》白蘞散,或與黃芪、當歸配伍內服,以托毒生肌;若瘰鬁潰後結腫有頭,膿水不止者,可與黃芪、玄參、烏蛇、斑蝥等為丸內服,以益氣養陰而除惡毒,如《聖惠方》白蘞丸。凡濕瘡流水者,可與漏蘆、槐白皮、五加皮等並用煎水淋洗,如《醫宗金鑒》漏蘆湯;若為燒燙損傷皮膚者,則可單用本品為末外敷,或與地榆葉、側柏葉配用。凡外傷出血者,可配白及外敷止血;若為咯血、吐血者,則多配阿膠、生地黃內服,如《聖濟總錄》白蘞湯。
1.《本草經集注》:“代赭為使。”
2.《本草衍義》:“白蘞、白及,多見於斂瘡方中,二物多相須而行。”
3.《本經逢原》:“同地膚子治淋濁失精,同白及治金瘡失血,同甘草解狼毒之毒。”
4.《得宜本草》:“得白芷,治諸物哽咽;得附子,治風痹筋急。”
5.《得配本草》:“得藜蘆為末,酒調敷癰腫。”
【附方】
1.治癰腫 ①白蘞二分,藜蘆一分。為末。酒和如泥,貼上,日三。(《肘後方》) ②白蘞、烏頭(炮)、黃芩各等分。搗末。和雞子白敷上。(《普濟方》白蘞散) ③白蘞、大黃、黃芩各等分。上搗篩。和雞子白,塗布癰上,燥輒易之。(《劉涓子鬼遺方》)
2.治癰疽腫熱,硬痛不止 白蘞、白及、黃柏、黃連、黃丹各等分。上為細末,以新汲水調塗腫痛處。(《施圓端效方》引《樂得全方》沉水膏)
3.治瘡口不斂 ①白蘞同槿樹皮煎湯洗之。(《醫學入門》白蘞散) ②白蘞、白及、絡石藤各半兩(取幹者)。上為細末。幹摻瘡上。(《雞峰普濟方》白蘞散)
4.治瘰鬁生於頸腋,結腫寒熱 白蘞、甘草、玄參、木香、赤芍藥、川大黃各半兩。上為細散。以醋調為膏,貼於患上,幹即易之。(《聖惠方》白蘞散)
5.治瘰鬁結腫有頭,膿水不止 白蘞一兩,黃芪一兩,木香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玄參一兩,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令黃),斑蝥十四枚(去頭足翅翎,以糯米拌,炒令米黃)。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空心及晚食前以粥飲送下。(《聖惠方》白蘞丸)
6.治大人、小兒凍手,皸裂成瘡 白蘞(末)三分,白及(末)五分,油麻二合(生搗),萊服子二合。同爛研,酒和塗,日二。(《聖濟總錄》白蘞散)
7.治聤耳出膿血 白蘞、黃連、龍骨、赤石脂、烏賊魚骨(去甲)各一兩。上為散。先以綿拭膿幹,用藥一錢匕,綿裹塞耳中。(《聖濟總錄》白蘞散)
8.治面黑生䵟皰 白蘞十二銖,生礬石、白石脂各六銖,杏仁三銖。上研,和雞子白,夜臥塗面上,旦用井花水洗之。(《千金方》)
9.治面生粉刺 白蘞二分,杏仁半分,雞屎白一分。為末。蜜和雜水拭面。(《肘後方》)
10.治鼻赤 白蘞、杏仁、白石脂等分。研末。雞子清調塗,旦洗。(《四科簡效方》)
11.治白癜風,遍身斑點瘙癢 白蘞三兩,天雄三兩(炮裂),商陸一兩,黃芩二兩,幹薑二兩(炮裂),躑躅花一兩(酒拌,炒令幹)。上為細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聖惠方》白蘞散)
12.治皮膚中熱痱、瘰鬁 白蘞、黃連各二兩,生胡粉一兩。上搗篩,容脂調和敷之。(《劉涓子鬼遺方》白蘞膏)
13.治一切滲出性皮膚病 白蘞面二兩,祛濕藥膏(或凡士林)一兩。調勻成膏,外敷患處。功能收斂除濕,解毒止癢。(《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14.治燙火灼爛 白蘞末敷之。(《備急方》)
15.治痔瘡肛漏 白蘞(去外皮)30~60g,水煎調蜜或紅糖服;渣搗爛敷患處。(《福建藥物志》)
16.治濕熱白帶 白蘞、蒼朮各2錢。研細末。每服1錢,每日2次,白糖水送下。(《全國中草藥彙編》)
17.治諸物哽咽 白蘞、白芷等分。為末。水服二錢。(《聖惠方》)
18.治吐血不止 白蘞三兩,阿膠二兩(炙令燥)。上為粗末。每服二錢匕,酒水共一盞,入生地黃汁二合,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如無地黃汁,入生幹地黃一分同煎亦得。(《聖濟總錄》白蘞湯)
19.治腹股溝疝 白蘞一兩,水煎加白糖沖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20.治風痹腫筋急,展轉易常處 白蘞半兩,附子六銖。上治下篩。酒服半刀圭,日三。不知增至一刀圭,身中熱行為候,十日便覺。(《千金方》白蘞散)
【臨床報導】
治療急慢性菌痢 白蘞曬乾或焙幹研末,裝入膠囊(每粒藥末0.3g)。每次口服6粒,每日3次。急性菌痢3日為1療程,慢性菌痢5日為1療程,均在症狀消失後停藥,症狀未消失者,連用2個療程總結療效。共治療菌痢140例,結果:急性菌痢116例,痊癒(臨床症狀及體征消失,每日大便2次以下,外觀正常,隔日檢查糞便1次,連續2次糞便培養痢疾桿菌陰性)106例,好轉(臨床症狀明顯好轉,糞便性狀顯著改善,每日便次明顯減少)6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6.55%;慢性菌痢24例,痊癒17例,好轉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1.66%。症狀消失時間:急性菌痢平均為3.38±0.87日;慢性菌痢平均為6.06±2.62日。服藥過程中,有1例皮膚潮紅發癢,1例輕度頭暈、噁心、煩躁,停藥後自行消失[1]。
【文獻綜錄】
1.《本草經疏》:“白蘞,苦則泄,辛則散,甘則緩,寒則除熱,故主癰腫疽瘡,散結止痛。蓋以癰疽皆由榮氣不從,逆於肉裏所致;女子陰中腫痛,亦由血分有熱之故;火毒傷肌肉,即血分有熱;目中赤,亦血分為病,散結涼血除熱,則上來諸苦,蔑不濟矣。其治小兒驚癇、溫瘧及婦人下赤白,則雖雲驚癇屬風熱,溫瘧由於暑,赤白淋屬濕熱,或可通用,然病各有因,藥各有主,以類推之,或非其任矣,尚俟後哲詳之。總之為疔腫癰疽要藥,乃確論也。”
2.《本草匯言》:“白蘞,斂瘡也,拔疔毒之藥也。此藥甘苦寒平,故前主癰疽瘡,散結止痛,未膿可消,已膿可拔,膿盡可斂。又治女子陰中腫痛,帶下赤白,總屬營氣不和,血分有熱者鹹宜用之,敷貼服食,因病製作可也。”
3.《本經逢原》:“白蘞,性寒解毒,敷腫瘡瘍,有解毒之功,以其味辛也。《本經》治目赤、驚癇、溫瘧,非取其解毒之力歟?《金匱》薯蕷丸用之,專取其辛涼散結,以解風氣百疾之蘊蓄也。世醫僅知癰疽解毒之用,陋哉!”
4.《本草正義》:“白蘞苦泄,能清濕熱而通壅滯,癰腫疽瘡,多濕火為病,古人所謂癰疽,本外瘍之通稱,此疽字,非近世之所謂陰疽。結氣以熱結而言,苦泄宣通,則能散之,痛者亦熱結之不通,《經》文以止痛與除熱並言,則非泛治一切諸痛可知。目赤乃濕熱之上淩,驚癇多氣火之上菀,溫瘧本是熱痰壅塞,陰中腫痛亦濕火結於肝腎之絡,總之,皆苦泄宣通之作用。醫經主治,未嘗不與陸氏《詩疏》同條共貫也。《別錄》以治赤白,亦泄導濕熱之濁垢,曰殺火毒,則約而言之耳。《日華子》謂治發背,則古之背疽,多是火毒,此與太陽經凝結之背疽不同,不可含渾。又謂瘰鬁,面上皰瘡,亦即《本經》主癰腫之義。又謂治腸風痔漏、血痢、刀箭傷、撲損、生肌止痛,則於《內經》、《別錄》之外,多一層涼血破血,化瘀生新之義。又可作瘍家外治末藥,蓋苦而善泄,義固相因。”
【參考文獻】
[1]寧俊華,等.中西醫結合雜誌,1986,6(8):500
本草匯言
《神農本草經》
味苦,平、微寒。主治癰腫疽瘡,散結氣,止痛,除熱,目中赤,小兒驚癇,溫瘧,女子陰中腫痛,帶下赤白。
《名醫別錄》
味甘,無毒。主下赤白,殺火毒。
《藥性論》
使,殺火毒,味苦,平,有毒,惡烏頭。能主氣壅腫,用赤小豆,□草為末,雞子白調,塗一切腫毒。治面上疱瘡。
《日華子本草》
止驚邪,發背,瘰癧,腸風,痔瘻,刀劍瘡,扑損,溫熱瘧疾,白痢,湯火瘡,生肌止痛。
《開寶本草》
味苦、甘,平、微寒,無毒。下赤白,殺火毒。
《本草圖經》
今醫治風及金瘡、面藥方多用之,往往與白芨相須為用。
《本草衍義》
白蘞,白及,多見於斂瘡方中。二物多相須而行。
《本草綱目》
解狼毒毒。
《本草經疏》
白蘞得金氣,故味苦平,平應作辛。《別錄》兼甘。其氣微寒無毒。苦則泄,辛則散,甘則緩,寒則除熱,故主癰腫疽瘡,散結止痛,蓋以癰疽皆由榮氣不從,逆於肉裡所致。女子陰中腫痛,亦由血分有熱之故。火毒傷肌肉即血分有熱,目中赤赤血熱為病,散結涼血除熱,則上來諸苦蔑不濟矣。其治小兒驚癇,溫瘧,及婦人下赤白,則雖云驚癇屬風熱,溫瘧由於暑,赤白淋屬濕熱,或可通用,然病各有因,藥各有主,以類推之,恐非其任矣。尚俟後哲詳之。總之,為疔腫癰疽家要藥,乃確論也。
簡誤:癰疽已潰不宜服。
《本草蒙筌》
味苦、甘、氣平、微寒。無毒。一云有毒。入藥與白及并行。反烏頭,使代赭。退赤眠除熱,散結氣止疼。理小兒溫瘧驚癇,療女子陰戶腫疼。殺火毒,為火煨湯泡聖藥;治外科,敷背癰疔腫神丹。
《本草乘雅》
蓋斂,欲也,遂也,金也,潔也,堅潔遂欲,以功用證名也。故與白及相參,古方多并用之。但白及因風致動,而金至斯堅;白斂因熱致結,而金遂斯解,良徭金壞為形證,此更堅形堅藏,平定陰陽內外上下,以及血氣之傾移者也。
四大地大曰金,與五行金行,少有異同。五行之金,在藏歸肺,在形歸皮毛;四大之金,凡屬堅固有形,統歸地大,合五行中土金而言也。
《景岳全書》
味苦,微寒,性斂。取根搗傅癰毒,及面上瘡疱、刀箭傷、湯火毒。諸瘡不斂,生肌止痛,俱宜為末傅之。若為丸散,亦治眼目赤痛,小兒驚癇,婦人陰中腫痛,赤白帶下。
《本草備要》
瀉火散結。
苦能泄,辛能散,甘能緩,寒能除熱。殺火毒,散結氣,生肌止痛。治癰疽瘡腫,面上疱瘡,金瘡扑損。箭鏃不出者,同丹皮或半夏為末酒服。斂瘡方多用之,故名。每與白及相須。搽凍耳。同黃柏末油調。鄭奠一曰:能治溫瘧血痢,腸風痔瘻,赤白帶下。
《本經逢原》
白斂性寒解毒,敷腫瘍瘡,有解散之力,以其味辛也。但陰疽色淡不起,胃氣弱者,非其所宜。《本經》治目赤驚癇溫瘧,非取其解熱毒之力歟?治陰腫帶下,非取其去濕熱之力歟?《金匱》薯蕷丸用之,專取其辛涼散結,以解風氣百疾之蘊蓄也。世醫僅知癰腫解毒之用,陋哉!同地膚子治淋濁失精,同白及治金瘡失血,同甘草解狼毒之毒。其辛散之功可知,而癰疽已潰者不宜用。
《本草崇原》
斂者,取秋金收之義,古時用此藥敷斂癰毒,命名蓋以此。有赤白二種,賦稟與白及相同,故主治不甚差別。白及得陽明少陰之精汁,收藏於下,是以作糊稠粘。白蘞及蔓草,性唯上延,而津液濡上,故兼除熱清目,小兒驚癇,及女子陰中腫痛,帶下赤白。又,治溫瘧者,主清下焦之熱,其性從下而上也。
《本草求真》
﹝批﹞散肝脾濕熱內結。
白蘞專入肝、脾。敷腫瘡瘍,清熱解毒,散結腫,帶下淋濁失精,金瘡失血,凡因濕熱濕毒而成者,何一不可以為內科之用。如《金匱》薯蕷丸用此以解風氣百疾蘊蓄。張璐曰:其湯全以桂枝湯和營散邪,合理中湯兼理藥誤。君以薯蕷,大理脾肺,毫不及乎補益腎肝。又書載同地膚子,則可以治淋濁失精;同白芨則可以斂金瘡失血;故曰血飲。同甘草則可以解狼毒之毒,豈盡癰腫解毒而已哉。但此味辛,入肺。主散,味苦主降,味甘主緩,故止可以散結解熱,若胃氣虛弱,癰疽已潰者,均非所宜。
《得配本草》
代赭石為之使。反烏頭。
甘、苦,微寒。殺火毒,散結氣。治陰腫帶下,腸風痔漏,瘰癧癰腫。生肌止痛。
得藜蘆為末,酒調敷癰腫。配白及,治金瘡出血。
《本經疏證》
昔人多謂白斂以能斂瘡得名,此義終覺未妥。夫癰腫瘡疽,或有當斂而解者,結氣不可斂而散也,熱不可斂而除也,帶下赤白不可斂而止也。然則其根色白屬肺,氣平屬金,味苦象心,赤蔓象血脈,得無與肺朝百脈之義合否?蓋尚未然,若眾赤蔓共成一白實則合矣。眾白根共生一赤蔓,又可以為肺朝百脈乎?四氣調神大論曰:秋三月此為容平。玩容平二字,正合斂字之意。蓋方經夏三月,散發已極,如人意得志滿,諸事惟所欲為,一旦遇尊嚴有道之人,不自知其不能肆意遂志,而心為之斂,氣為之消,容為之平,此豈有道人呵叱之束縛之而使之然耶?今夫涼飈條動,暑意默消,鳴蛩吟階,白露被野,向日盈溢之溝渠,溽潤之土地,又孰使之不漲,又孰使之淨潔?推其故則謂之諸物就斂,然斂之為斂,果可懷聚斂厚斂同日語哉?不得已以一字解之曰肅,肅者清肅也。清肅氣振,則暑熱自消,結聚自解。故夫暑熱之氣,壅於血則為癰腫疽瘡,壅於氣則為結氣,壅精明之光耀則為目赤,壅神氣之遊行則為驚癇,壅營衛之周流則為溫瘧,內與血壅則為陰中腫痛,內有濕壅則為帶下赤白,莫非凝血脈之流行而然。是則清肅之白氣纍纍者,不一貫通於赤蔓之中,以消散其蘊隆,開解其菀結,此本經白斂主治之義也。雖然,壯年不有驚癇溫瘧乎,男子不有陰腫淋瀝乎,獨稱小兒女子何也?夫惟嗜欲之失節,思慮之過度,營求之不遂,皆能生火而閡血之流氣之行,小兒則無是也。衛任之不咸而氣逆裡急,內結七疝,婦人則無是也。夫然則知循經而阻之熱,與氣血間熱,臟腑間熱,腸胃間熱,骨節間熱,肉腠間熱,皮膚間熱,皆有異矣。
金匱薯蕷丸類萃補益以為君,復類萃開結消導以為臣,虛勞諸不足之治,古之人固如是也。獨風氣百疾桂枝以行皮腠,大豆黃卷以行肌肉,防風以行筋骨,柴胡以行腸胃,惟結於血脈間者,不能不用白斂也。任為最輕,職為最下,故其分數殿一方之末。
《本草分經》
苦、辛、甘,寒。除熱,瀉火毒,散結氣,治瘡疽。斂瘡方中多之。
【現代藥理研究】
白蘞有抗真菌作用。其水浸劑體外實驗對同心性毛癬菌、奧杜盎小芽孢癬菌、腹股溝和紅色表皮癬菌等皮膚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白蘞有抗癌作用。
白蘞有抑制心臟作用。5%和10%白蘞煎劑對離體蛙心有明顯的抑制收縮作用,并呈劑量依賴關係。
白蘞有協同鎮痛作用。其本身無鎮痛作用,但可協同增強黑附片和炙川烏的鎮痛作用。
《外治方》
【別名】
【組成】白蘞適量
【功能主治】據報導,本方對癤、癰、蜂窩組織炎、淋巴結炎、各種炎性腫塊等急性感染的初期,有顯著療效。共觀察31例,一般經治2~3天可愈。
【用法用量】每日1次,以愈為度。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研末,每次取適量,用沸水攪拌成團後,加75~95%酒精(或白酒)調成稠糊狀,外敷患處。
【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