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葉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艾葉為菊科植物艾的乾燥葉。栽培或野生。全國大部分地區多有生產。原植物生於荒地林緣。喜溫暖濕潤氣候,耐旱、耐蔭,以土層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壤土最宜生長。味辛,苦,性溫;有小毒。歸肝、脾、腎經。功效散寒止痛、溫經止血。臨床用名有艾葉、艾絨、醋艾葉、艾葉炭、醋艾葉炭。

實用中藥辭典

釋名

艾者,乂也。有治理、安定之義。《釋名疏證補》雲:“艾,乂也;乂,治也。”《詩》毛傳:“艾,治也。”因艾可治病安身,是以得名。藥用其葉,故名艾葉。

基原

為菊科植物艾的葉。

植物

艾 Artemisia argyi Lévl. et Vant [A. argyi Lévl. et Vant. var. incana Pamp.] 又名冰台(《爾雅》),艾蒿(《爾雅》郭璞注),醫草(《別錄》),灸草(《埤雅》),蘄艾(《蘄艾傳》),黃草(《綱目》),家艾(《醫林纂要》),甜艾(《本草求原》)。分佈於我國大部分地區。

此外,同屬植物的葉在分佈地區作艾葉入藥的尚有:①蒙古蒿 Artemisia mongolica (Fissch. ex bess.) Nakai 分佈於東北、華北及華東等地;②魁蒿 A. princeps Pamp. 分佈於全國各地;③五月艾 A. indica Willd. 分佈於華北、華東、中南、西南及遼寧、臺灣、西藏;④野艾蒿 A. lavandulaefolia DC. 分佈於東北、華北、中南、西南及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等地;⑤紅足蒿 A. rubripes Nakai 分佈於東北、華北及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⑥北艾 A. vulgaris L. 分佈於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四川等地;⑦寬葉山蒿 A. stolonifera (Maxim.) Kom. 分佈於東北、華北及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湖北等地。

採集

5~7月花尚未開、葉正茂盛時,采葉陰乾。

化學成分

艾葉含揮發油0.45%~1%,從中鑒定出:2-甲基丁醇(2-methylbutanol),2-己烯醛(2-hexenal),順式-3-己烯-1-醇(cis-3-hexen-1-ol),三環烯(tricyclene),α-側柏烯(α-thujene),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樟烯(camphene),香檜烯(sabinene),對-聚傘花素(p-cymene),1,8-桉葉素(1,8-cineole),γ-松油烯(γ-terpinene),α-松油烯(α-terpinene),α-松油醇(α-terpineol),蒿屬醇(artemisia alcohol),二甲基蘇合香烯(dimethylstyrene),樟腦(camphor),龍腦(borneol),異龍腦(isoborneol),4-松油烯醇(terpinen-4-ol),對-聚傘花-α-醇(p-cymen-α-ol),順式-辣薄荷醇(cis-piperitol),馬鞭草烯酮(verbenone),桃金娘醇(myrtenol),反式-辣薄荷醇(trans-piperitol),反式-香葦醇(trans-carvceol),順式-香葦醇(cis-carveol),乙酸-順式-3-己烯醇酯(cis-3-hexenyl acetate),對-異丙基苯甲醛(p-isopropylbenzaldehyde),葛縷酮(carvone),香葦烯酮(carvenone),紫蘇醇(perilla alcohol),紫蘇醛(perillaldehyde),乙酸龍腦酯(bornyl acetate),香荊芥酚(carvacrol),丁香油酚(eugenol),王古 王巴 烯(copaene),β-波旁烯(β-bourbonene),β-欖香烯(β-elemene),甲基丁香油酚(methyleugenol),反式-丁香烯(trans-caryophyllene),β-蓽澄茄油烯(β-cubebene),順式-β-金合歡烯(cis-β-farnesene),葎草烯(humulene),β-橄欖烯(β-maaliene),反式-β-金合歡烯(trans-β-farnescene),β-芹子烯(β-selinene),γ-衣蘭油烯(γ-muurolene),γ-欖香烯(γ-elemene),α-衣蘭油烯(α-muurolene),丙酸橙花醇酯(neryl propionate),δ-蓽澄茄烯(δ-cadinene),丁香烯氧化物(caryophylleneoxide),喇叭醇(ledol),十五烷醛(pentadecanal),六氫金合歡烯基丙酮(hexahydrofarnesylacetone),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phthalate),棕櫚酸(palmitic acid)等60種成分。

藥理

1.對免疫系統的作用 艾灸對不同動物非特異性免疫和體液免疫有促進作用,其對免疫的促進作用與穴位的特異性和艾灸壯數有關。艾葉揮發油對IgE介導的速髮型變態反應模型-大鼠被動皮膚過敏反應有明顯抑制作用。艾葉油灌胃給藥能抑制小鼠脾和胸腺的生長,抑制小鼠體內抗體溶血素的生成,抑制小鼠單核細胞吞噬功能,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2.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艾葉不同提取物均有抗菌作用。艾葉體外對炭疽桿菌、α-溶血鏈球菌、β-溶血鏈球菌、白喉桿菌、假白喉桿菌、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檸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等革蘭陽性菌皆有抗菌作用。艾葉的殺菌作用認為來自揮發油。艾葉煎液、艾葉水浸劑(1:4)試管法及艾葉煙熏法對同心性毛癬菌、許蘭氏黃癬菌等致病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

3.對消化系統的作用 艾灸大鼠腹正中有促進胃潰瘍癒合的作用。艾葉油有明確的利膽作用。不同濃度艾葉煎劑對豚鼠離體腸管有不同效應,高於1%濃度及揮發油飽和水溶液均呈抑制作用,低濃度則有興奮作用。

4.對血液系統的作用 ①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炒焦、醋炒炭與生艾葉對血小板聚集有很強的抑制作用。3種不同產地的艾葉醇提水溶部位對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以安國艾葉最好。安國艾葉的幾種不同溶劑提取物中,以醇提物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最突出。艾葉中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有效成分為β-穀甾醇和5,7-二羥基-6,3,4-三甲氧基黃酮。②止血作用:艾葉水浸液給兔灌胃有促進血液凝固作用。艾葉制炭後止血作用加強,燜煆艾葉炭止血作用最強。

5.對呼吸系統的作用 離體豚鼠氣管平滑肌試驗證實,艾葉揮發油(艾葉油)及所含成分2-萜品醇、4-松油醇有明顯的平喘作用。

6.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艾葉的水溶液對離體蛙心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能使動物血壓下降。大劑量艾葉油對心臟也有明顯抑制作用。艾薰蒸有增加腦血流量的作用。

7其他作用 艾葉油體內給藥對動物炎症模型有抑制作用,並降低發熱兔體溫。艾灸大鼠腹正中,能使血清蛋白總量、白蛋白及γ蛋白含量明顯升高,若配以電刺激,以上3個指標中前兩個增加更明顯。

8.毒性 艾葉毒性很小,小鼠灌服100g/kg左右才能致死。艾葉有胃腸道刺激作用,艾葉油對胃腸道和皮膚也有刺激作用。

炮製

1.艾葉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梗,篩去灰屑。生艾葉功擅逐冷除濕,適用寒濕證。

2.醋艾葉 取淨艾葉,加米醋拌勻,悶潤至透,置鍋內,用文火炒幹,取出放涼。每艾葉100kg,用米醋15kg。《聖濟總錄》:“用米醋灑濕,壓一宿,以文武火焙幹為末。”醋艾葉溫而不燥,能增強逐寒止痛作用,適用於虛寒證。

3.醋艾葉炭 取淨艾葉,置鍋內,用中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噴醋,炒幹,取出涼透。每艾葉100kg,用米醋15kg。醋艾葉炭溫經止血,用於虛寒性出血證。

4.艾葉炭 取淨艾葉,置鍋內,用中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炒幹,取出涼透。《萬氏女科》:“炒黑。”“燒存性,為灰。”艾葉炒炭後辛散之性大減,可增強止血功效。

貯乾燥容器內,醋艾葉、醋艾葉炭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藥性

味辛、苦,性溫。歸脾、肝、腎經。芳香溫散,可升可降。

1.《別錄》:“味苦,微溫,無毒。”

2.《補遺藥性賦》:“味苦,溫。”

3.《綱目》:“苦而辛,生溫熟熱,可升可降,陽也。入足太陰、厥陰、少陰經。”

4.《本草正》:“味微苦,氣辛。生用微溫,熟用微熱,能通行十二經,而尤為肝、脾、腎之藥。”

功效主治

溫經止血,散寒止痛,除濕殺蟲。主治月經不調,痛經,宮寒不孕,胎動不安,心腹冷痛,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泄瀉久痢,帶下,濕疹,疥癬,癰腫,痔瘡。灸治百病。

1.《別錄》:“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䘌瘡,婦人漏血。利陰氣,生肌肉,辟風寒,使人有子。”

2.《本草經集注》:“搗葉以灸百病,亦止傷血。汁又殺蛔蟲。苦酒煎葉療癬。”

3.《藥性論》:“止崩血,安胎,止腹痛。”“止赤白痢及五臟痔瀉血。”“長服止冷痢。又心腹惡氣,取葉搗汁飲。”

4.《新修本草》:“主下血,衄血,膿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5.《食療本草》:“(療)金瘡,崩中,霍亂,止胎漏。”

6.《日華子》:“止霍亂轉筋,治心痛,鼻洪,並帶下。”

7.《綱目》:“溫中,逐冷,除濕。”

8.《本草正》:“辟風寒、寒濕、瘴瘧。”

9.《長沙藥解》:“治發背、癰疽、疔毒、疳瘡、臁瘡、風癩、疥癬諸瘡;除咽喉、牙齒、眼目、心腹諸痛,滅皯黯,落贅疣,調胎孕,掃蟲䘌。”

10.《醫林纂要·藥性》:“堅腎固命門,養陽逐陰;燥脾土,養胃氣,溫中去寒;安正辟邪。”

11.《本草再新》:“調經開鬱,理氣行血。治產後驚風,小兒臍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或搗汁。外用:適量,搗絨作炷或製成艾條熏灸;或搗敷、煎水熏洗;或炒熱溫熨。

使用注意

陰虛血熱者慎服。

1.《本經逢原》:“陰虛火旺,血燥生熱,及宿有失血病者為禁。”

2.《得配本草》:“多服久服,熱氣上沖,併發內毒。”

應用配伍

溫經止血,散寒止痛 本品辛溫芳散,既能散寒止痛,又能溫經止血,故常用於婦人經孕胎產諸疾及各種出血證,尤以虛寒者為宜。凡沖任虛寒,月經不調,小腹冷痛,日久不孕者,可與香附、吳茱萸、當歸、肉桂等配伍,以散寒止痛,養血調經,如《仁齋直指方》艾附暖宮丸;若寒甚者,還可加附子、幹薑,如《萬病回春》艾附暖宮丸。凡產後感寒腹痛或老人臍腹冷痛者,可用熟艾入布袋兜於臍部。臨床將艾絨製成艾條、艾炷,點燃灸患處或穴位,具有溫經止痛作用,可用於陽虛寒盛或風寒濕邪所致的各種疼痛。凡婦女血虛寒滯,崩漏不止,以及妊娠、產後下血,少腹疼痛者,可與阿膠、當歸、地黃、芍藥等同用,以溫經養血止血,如《金匱》膠艾湯;若屬沖任虛損,崩漏不止者,可與人參、茯神、黑棗相合,以益氣固沖止崩,如《古今名方》參神棗艾湯;或加黃芪、白朮等以益氣攝血,如《當代名醫臨證精華》補中升清湯。凡妊娠下血,胎動不安者,可與桑寄生、續斷、人參等並用,以養血益氣安胎,如《產孕集補遺》桑寄生湯。凡中陽虧虛,統攝無權,吐血、衄血者,可與幹薑、側柏葉同伍,以溫中止血,如《金匱》柏葉湯;若為血熱妄行之吐、衄、咯血者,則可用本藥鮮品與鮮生地、鮮荷葉、鮮柏葉同施,以涼血止血而不留瘀,如《婦人良方》四生丸;若用本品燒灰外吹,亦可收到止血之效,如《聖濟總錄》艾灰散。凡大腸虛寒便血者,可與附子、幹薑相配,以溫陽止血,如《魏氏家藏方》艾附湯。

除濕殺蟲 本品辛苦溫燥,芳香辟穢,為散寒燥濕殺蟲之良品,故常用於瀉痢、帶下、濕疹、疥癬、癰腫、痔瘡等證。凡寒濕瀉痢不止者,可與幹薑同煎,如《雞峰普濟方》艾餛飩;若痢下赤白,血多,痛不可忍者,則須與黃連、木香、肉豆蔻等同用,以清熱行氣止痛,如《聖濟總錄》艾葉丸。凡婦女寒濕白帶淋漓者,《本草匯言》乃與蒼朮、白朮、當歸、砂仁配伍,以健脾除濕止帶;或配苦參、蛇床子、白芷等外洗。對於濕疹、疥癬、癰腫、痔瘡等,本品單味外用即可收效,若配伍相應殺蟲、解毒之品,則療效更著。

1.《綱目》:“苦酒、香附為之使。”

2.《得宜本草》:“得香附治少腹痛,得阿膠治產後下血,得雄黃治狐惑蟲䘌。”

3.《得配本草》:“得生薑治男女下血,得幹薑驅冷氣,得烏梅治盜汗,配香附理氣以治腹痛,佐阿膠安胎兼治虛痢,搗汁飲治一切冷氣,燒灰吹鼻血不止。”“若灸諸風疾,入硫黃末少許尤良。”“酒制助其焰,醋炒制其燥火。”

附方

1.治婦人血虛氣滯,月經不調,經閉,痛經 北艾葉、大當歸各二兩,香附子四兩。上醋煮半日,焙幹為末,再用醋煮糊為丸。艾醋湯送下。(《普濟方》引《蘭室秘藏》艾煎丸)

2.治體冷血虛,腰疼腳弱及傷冷心腹疼痛,霍亂吐利,自汗氣急,下元久虛,小便頻數,婦人沖任不足,月水愆期,腹脅刺痛,崩漏帶下,全不思飲食 熟艾十兩(用糯米一升煎成粥,澆在艾上,拌勻,曬乾),附子(炮)二兩,生硫黃二兩,幹薑(炮)十兩。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或五十丸,食前溫米飲下。(《楊氏家藏方》艾硫丸)

3.治婦人氣血兩虛,經行後腹痛 熟艾(揉極細作餅,焙)四兩,香附(醋酒同煎,搗)六兩。上同薑汁和神曲為丸,砂仁湯服。(《陳素庵婦科補解》艾附丸)

4.治妊娠心氣痛 艾葉、茴香、川楝子(俱炒)等分。醋煎服。(《衛生易簡方》)

5.治妊娠小便利,少腹急痛 艾葉(炙)、幹薑(生)各一兩,厚樸(去粗皮,生薑汁炙)、益智(去皮)各半兩。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送下,以飯壓之。(《聖濟總錄》艾葉丸)

6.治妊娠外因驚動,胎內不安,轉移不寧 艾葉(炙幹)三分,桑上寄生(炒)一兩半,人參二兩,茯神(去木)三分,阿膠(炙令燥)三分。上為粗末。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加糯米半合,蔥白三寸(並須切),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聖濟總錄》艾葉湯)

7.治婦人崩中,連日不止 熟艾如雞子大,阿膠(炒,為末)半兩,幹薑(銼)一錢。上以水五盞,先煮艾、薑至二盞半,入膠消烊,溫分三服,空腹服,一日盡。(《證類本草》引《養生必用方》)

8.治沖任虛弱,月經不調,來多不斷,淋澀不止 艾葉(醋炒)、鹿角霜、幹薑(炮)、伏龍肝各等分。上為細末,熔鹿角膠和藥,乘熱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淡醋湯下。(《楊氏家藏方》固經丸)

9.治妊娠卒下血不止,胎上逼心,手足逆冷欲死 生艾葉(搗,絞取汁)一盞,阿膠(炙令燥)半兩,蜜一合。上取艾葉汁一盞,入阿膠及蜜一合,煎取一盞,去滓。分為二服,溫溫服之。(《聖濟總錄》艾葉湯)

10.治妊娠二三月至八九月,胎動不安,腰痛,已有所下 艾葉、阿膠、芎䓖、當歸各三兩,甘草一兩。上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納膠令消,分三服,一日三次。(《千金方》)

11.治產後瀉血不止 幹艾葉半兩(炙熟),老生薑半兩。濃煎湯,一服便止。(《食療本草》)

12.治傷寒衄血及吐血,連日不絕,欲死 艾葉半兩(細銼,炒微黃),生幹地黃半兩,阿膠一分(杵碎,炒令黃燥,為末)。上和令勻,分為二服。每服水煎去滓,下赤馬通汁一合半。攪令勻,不計時候,放溫頓服,以差為度。(《聖惠方》艾葉湯)

13.治髒寒,大便下血 大附子二兩(炮),熟白艾一兩,川薑七錢(炮)。上㕮咀。每服三錢,水煎去滓,食前溫服。(《魏氏家藏方》艾附湯)

14.治脾虛有寒,瀉痢 幹薑(末)、熟艾各等分。以白麵作餛飩,如酸棗大。每服四五十個,煮熟,空心服。腹脹者,炒厚樸煮汁熟,即煮餛飩食之。(《雞峰普濟方》艾餛飩)

15.治婦人白帶淋瀝 艾葉(杵如綿,揚去塵末並梗,酒煮一周時)六兩,白朮、蒼朮各三兩(俱米泔水浸,曬乾炒),當歸身(酒炒)二兩,砂仁一兩。共為末。每早服三錢,白湯調下。(《本草匯言》)

16.治吐瀉轉筋 艾葉、木瓜各半兩,鹽二錢。水煎,待冷飲。(《衛生易簡方》)

17.治濕氣兩腿作痛 艾葉二兩,蔥頭一根(搗爛),生薑一兩五錢(搗爛)。上用布共為一包,蘸極熱燒酒擦患處,以痛止為度。(《萬病回春》立患丹)

18.治腰膝疼 久年陳艾一斤,濃煎,將以深桶滿盛,將腳擱其上,卻以衣服覆之,令其汗出透了,如湯可容下腳,則以膝腳放入浸之。(《普濟方》)

19.治膝風 陳艾、菊花。二味作護膝內,久自除患。(《萬病回春》)

20.治偏頭痛 ①蘄艾四兩,白菊花四兩。小袋盛,放枕內,睡久不發。(《續回生集) ②蘄艾一團如胡桃大,生半夏少許。研極細末,剪綿料紙一方,將艾放紙上,半夏末放艾上,連紙、藥共卷如小指粗,塞鼻孔內,隔一宿,鼻流出清涕為度。患左痛塞右孔,患右痛塞左孔,倘一次不愈,再如法一次,無不除根矣。(《良方集腋》)

21.治眼赤腫痛 艾灰、黃連各半兩。搗勻,煎湯一盞,入龍腦少許溫洗。(《衛生易簡方》)

22.治別處無汗,獨心孔一片有汗者 艾、茯苓末一錢。以艾煎湯,調茯苓末服。(《醫方考》艾煎茯苓散)

23.治一切癬 艾一兩(銼細)。以釅醋半升,煎取濃汁,去滓,塗癬上,一日三五次。(《聖濟總錄》艾汁塗方)

24.治黃水瘡 蘄艾一兩。燒灰存性,為末,癢加枯礬五分,摻上即愈。(《外科啟玄》)

25.治漏瘡 艾葉、五倍子、白膠香、苦楝根各等分。上件為末,作香柱放在長桶內,坐熏瘡處。(《杏苑生春》艾葉散)

臨床報導

1.治療嬰幼兒感冒 患者治療時除按一般感冒處理外,用艾葉絨和鮮生薑兩者等量混合搗爛,若生薑過幹可在搗爛物中加數滴白酒,用紗布或薄布包好。敷前囪處,2~3小時更換1次即可。共治療嬰幼兒感冒125例次,顯效者118例次[1]。

2.治療哮喘 使用艾葉揮發油平喘有效成分α-萜烯醇,製成氣霧劑吸入,每次20分鐘。治療支氣管哮喘和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400例,觀察平喘效果,結果哮鳴音消退顯效以上74.25%,總有效率98.00%。肺功能檢查40例,治療後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氣量、用力呼氣中期流速明顯增高。無明顯副作用,對心臟無明顯影響[2]。

3.治療慢性氣管炎 口服艾葉油膠丸(每粒含艾葉油0.075ml),每次2粒,每日3次,10日為1療程。544例患者連服2個療程,控顯率為41.4%~56.35%,總有效率為86.36%~86.7%。126例患者連服4個療程,控顯率分別為44.9%、58.1%、55.7%和61.3%;總有效率分別為86.5%、94.4%、92%和94.4%。常用量口服一般無副反應,僅少數患者服藥初期有咽幹、噯氣、噁心等消化道反應,個別有頭暈。如劑量加大,則副反應隨之加重。又用艾葉油氣霧劑(每瓶含艾葉油3ml)噴霧吸入,每次噴3下,每日3次,10日為1療程。2個療程共觀察319例,並與芸香草氣霧劑治療114例作同步對比,結果療效相似,控顯率分別為33.5%和33%,有效率分別為81.9%和81.1%。採用動力霧化吸入,以艾葉油40例與喘咳寧(擬腎上腺素類藥物)43例對比,1個療程後控顯率分別為67.5%和41.9%,有效率分別為97.5%和88.4%。艾葉油霧化吸入2個療程者共50例,結果控顯率為48.8%,有效率為90.7%。認為艾葉油氣霧劑的即時平喘作用在起效時間和維持時間等方面與異丙基腎上腺素氣霧劑基本相近,且對心率無影響[3]。

4.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 艾葉30g,白頭翁、苦參各100g,白芍60g。飲片洗淨,溫蒸餾水浸泡1夜,武火煎0.5小時,過濾取液,再將藥渣加冷水適量,用文火煎40~60分鐘後過濾,濾液與第1次濾液混勻,文火濃縮至250ml後,加1%苯甲酸鈉0.2ml密封備用。成人每次50ml,兒童每次2ml/kg,在適當的溫度下作高位保留灌腸,每日2次,連用3日。治療150例,痊癒130例,占86.7%;好轉15例,占60%;無效5例,占3.3%。平均治癒天數為3.1日[4]。

5.治療肩周炎 生艾葉300g,陳米醋150g。將艾葉切細,用米醋拌勻,裝入20cm×20cm紗布包裹,趁熱敷於患處,1日2次,每次15~30分鐘,7日為1療程。治療期間囑患者做上舉、外旋、內旋、後伸等鍛煉活動,並堅持鍛煉以增強療效。治療肩痹58例,治癒49例,顯效6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4.8%[5]。

6.治療手足指(趾)感染 先用生理鹽水清洗傷口,有膿者用三棱針刺破排膿,無膿者在紅腫疼痛處點刺出血,嵌甲者需剪除嵌在肉內的趾甲,然後將艾絨60g放入熏灸器內點燃,以煙對準患處灸20~30分鐘,用消毒紗布敷蓋包紮,每日1次,治癒為止。用此方法治療手足指(趾)感染、嵌拇甲94例,治癒率為94.5%[6]。

7.治療肛腸病 ①將香油15g放入大瓷碗內塗布均勻,把爐甘石粉30g均勻撒在油碗內使其附著壁上。幹艾葉30g做成艾團放在平底盤內,用兩根比碗口直徑稍長一點的鐵棍,分別架在盤上,艾團點燃後,把塗有香油和爐甘石粉的碗蓋在艾團盤上,待艾團燒盡,取下藥碗,刮下藥粉,調入冰片3g,放置於乳缽內研成細末。使用時根據痔核大小,取2~3g,調入香油成糊狀,塗擦患處,每晚1次。治療外痔60例,治癒56例,好轉2例,無效2例[7] 。②野艾、野菊各40g。此二藥均在花期採集全草,洗淨,曬乾,切碎備用。每日1劑,以紗布包裹,置容器內,加水2500ml,煮沸後文火煎5分鐘。將藥液倒入盆內,先以蒸氣外熏肛門,待藥液降溫後,邊坐浴邊用紗布輕輕按壓肛門。每日1次,3日為1療程。若用於治療肛周圍濕疹時,不薰蒸氣,僅坐浴。治療炎性外痔、血栓痔、混合痔感染、痔核嵌頓、痔瘡手術後水腫疼痛、肛乳頭炎、肛竇炎、肛周濕疹等200例,獲效滿意[8]。

8.治療陰囊濕疹 艾葉、紫蘇各50g,黃花蒿100g,冰片10g。先以前3種藥加水適量,煎取藥液約1000ml,再加入研細的冰片粉,混勻備用。取紗布或藥棉蘸藥液濕敷患處0.5小時,若洗浴0.5小時則效果更好。另外每天以此藥外搽患處4~6次。治療期間,忌飲酒及辛辣魚腥。治療陰囊濕疹165例,痊癒161例,好轉4例。療程3~6日[9]。

9.治療老年性皮膚瘙癢症 艾葉90g,雄黃、花椒各6g,防風30g。每日1劑,加水2000ml,煮沸15分鐘取下,乘熱先熏患處數分鐘,待冷至40~50℃再擦洗患處,每劑重洗2次,第2次使用加溫,一般用藥3劑,最多6劑。治療50例,痊癒35例,顯效8例,進步4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4%[10]。

10.治療蕁麻疹 生艾葉10g,白酒100g。煎至50g左右,頓服。每日1次,連服3日。治療50例,效果顯著[11]。

11.治療肝炎、肝硬化 用艾葉注射液(每1ml相當於原生藥0.5g)肌內注射,每日1次,每次4ml,療程1~2個月。用藥期間尚給予一般護肝西藥及對症治療。共觀察100例,總有效率為92.0%。其中39例遷延性肝炎患者,近期治癒28例(自覺症狀消失,陽性體征陰轉,肝功能恢復正常),有明顯療效者6例(自覺症狀基本消失,陽性體征消失,肝功能基本恢復正常),好轉者5例(自覺症狀基本消失,陽性體征改善,肝功能好轉);46例慢性肝炎,近期治癒、有明顯療效、好轉者分別為21例、19例、6例;15例肝硬化,有明顯療效、好轉、無效者分別為3例、4例、8例。除患者口鼻中有艾葉氣味外,未發現其他不良反應[12]。

12.保胎 將艾葉每6g煮雞蛋1個,加水煮10分鐘後,剝皮再煮5分種,雞蛋成褐色,將煮好之熱蛋作藥用。孕3月內,每次2個,症狀嚴重者每日2次,好轉每日1次。孕4月以上,症狀嚴重者每日2次,每次3個,好轉每次2個,每日1次維持。一般不用輔助藥物,宮縮明顯者可先用硫酸鎂5g肌注1次。精神特別緊張者可給安定片劑5mg,每日3次,用藥1~2日。用於保胎50例,49例B超檢查均正常,有效率達98.0%[13]。

文獻綜錄

1.《本草圖經》:“近世有單服艾者,或用蒸木瓜丸之,或作湯空腹飲之,甚補虛羸。然亦有毒,其毒發則熱氣沖上,狂躁不能禁,至攻眼有瘡出血者,誠不可妄服也。”

2.朱丹溪:“艾葉,本草止言其溫,不言其熱。世人喜溫,今婦人欲子者,多服之,及其毒發,何嘗歸咎於艾,惜哉!”(引自《本草發揮》)

3.《本草蒙筌》:“艾葉,煎服宜新鮮,氣則上達;灸火宜陳久,氣乃下行。揉碎入四物湯,安胎漏腹痛;搗汁攙四生飲,止吐衄唾紅;艾附丸(同香附末、醋糊丸)開鬱結,調月經,溫暖子宮,使孕早結;薑艾丸(同幹薑末、蜜丸)驅冷氣,去惡氣,逐鬼邪氣,免證久纏;和研細雄黃,熏下部䘌疰濕痹及疥癬神效;和蠟片、訶子,熏痢後寒熱急痛並帶漏殊功。”

4.《綱目》:“艾葉,可以取太陽真火,可以回垂絕元陽。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轉肅殺之氣為融和;灸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沉屙之人為康泰,其功亦大矣。蘇恭言其生寒,蘇頌言其有毒,一則見其能止諸血,一則見其熱氣上沖,遂謂其性寒、有毒,誤矣。蓋不知血隨氣而行,氣行則血散,熱因久服,致火上沖之故爾。夫藥以治病,中病則止。若素有虛寒痼冷,婦人濕鬱帶漏之人,以艾和歸、附諸藥治其病,夫何不可?而乃妄意求嗣,服艾不輟,助以辛熱,藥性久偏,致使火燥,是誰之咎歟?於艾何尤!”

5.《本草正》:“艾葉能通十二經,而尤為肝脾腎之藥,善於溫中,逐冷,除濕,行血中之氣、氣中之滯,凡婦人血氣寒滯者,最宜用之。或生用搗汁,或熟用煎湯,或用灸百病,或炒熱敷熨可通經絡,或袋盛包裹可溫臍膝,表裏生熟,俱有所宜。”

6.《本草匯言》:“燒則熱氣內行,通筋入骨,走脈流經;故灸百病,開關竅,醒一切沉涸伏匿內閉諸疾。若氣血痰飲積聚為病,哮喘逆氣、骨蒸痞結、癱瘓癰疽、瘰鬁結核等疾,灸之立起沉屙。若入服食丸散湯飲中,溫中除濕,調經脈,壯子宮,故婦人方中多用之。”

7.《本草從新》:“外科有用幹艾作湯,投白礬二三錢,洗瘡,然後敷藥,蓋人氣血冷,必假艾力以佐陽,而艾性又能殺蟲也。”

8.《本草正義》:“艾葉,止吐血者宜生用,取其辛開以疏經絡之壅,然溫升之性,必與上溢之症不合,古入有四生丸之制,以柏葉、荷葉、生地之清肅下降者為主,而反佐以艾葉之辛溫,欲其同氣相求,易於桴應,非艾之一味可以止上升之吐衄也。其止下利,則以裏寒泄瀉而言,辛溫升舉,固其所宜。下部䘌瘡,則濕熱生蟲之恙,苦溫燥濕,又能殺蟲,是其專職。婦人下血,則中氣虛寒,下焦無攝納之權,以致血行失道,無故妄下,《金匱》膠艾湯,溫經升舉,固陰和陽,是其正治,非血熱妄行之下血也。生肌肉者,虛羸之人,血少形臒,得此以溫養之,則氣血旺而肌自豐;亦有潰瘍氣血兩虛,陽不運則新肌不長,艾能溫煦以利脈絡,而肌肉易長,若熱多液耗者,非其治也。”

參考文獻

[1]高蔭槐,等.臨床醫學,1990,10(4):191

[2]浙江省α-萜品烯醇研究協作組.浙江醫學,1988,10(5):265

[3]杭州第二制藥廠.中草藥通訊,1976,(9):410

[4]徐德忠.湖南中醫雜誌,1985,1(3):23

[5]晁尚勇,等.陝西中醫,1994,14(2):78

[6]王振琴.雲南中醫雜誌,1986,7(3):36

[7]劉瑞起.廣西中醫藥,1986,9(1):42

[8]王遂生,等.江蘇中醫,1991,12(7):7

[9]鄭建華.浙江中醫雜誌,1989,24(7):305

[10]朱春年.新中醫,1988,20(9):14

[11]喬成林,等.浙江中醫雜誌,1990,25(6):254

[12]吉林省第二人民醫院內科.新醫學,1974,5(2):83

[13]馬秀卿,等.中醫藥研究,1994,(2):29

本草匯言

名醫別錄

味苦,微溫,無毒。主炙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瘡,婦人漏血,利陰氣,生肌肉,辟風寒,使人有子。又,艾,生寒熟熱。主下血,衄血、膿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藥性論

使。能止崩血,安胎,止腹痛,醋煎作煎,治癬,止赤白痢,及五藏痔瀉血。煎葉,主吐血。炒艾作餛飩,吞三、五枚。以飯壓之良。長服止冷痢,又心腹惡氣。取葉搗汁飲,又搗末和乾薑末為丸,一服三十丸,飯壓,日再服,治一切冷氣,鬼邪毒氣,最去惡氣。

日華子本草

止霍亂轉筋,治心痛,鼻洪,并帶下,及患痢人後分寒熱急痛和蠟并訶子燒熏神驗。

開寶本草

味苦,微溫,無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瘡,婦人漏血,利陰氣,生肌肉,辟風寒,使人有子。

本草圖經

近世有單服艾者,或用蒸木瓜和丸,或作湯空腹飲,甚補虛羸。然亦有毒發則熱氣衝上,狂躁不能禁,至攻眼有瘡出血者誠不可妄服也。

湯液本草

氣溫,味苦,陰中之陽,無毒。

本草》云:止下痢吐血,下部瘡,辟風寒,令人有子。久百病。重午日,日未出時,不語採。

》云:溫胃。

本草發揮

潔古云:艾葉苦,陰中之陽。溫胃。

本草綱目

艾葉生則微苦太辛,熟則微辛太苦,生溫熟熱,純陽也。可以取太陽真火,可以回垂絕元陽。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轉肅殺之氣為融和。炙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沉痾之人為康泰,其功亦大矣。蘇恭言其性寒,蘇頌言其有毒。一則見其能止諸血,一則見其熱氣上衝,遂謂其性寒有毒,誤矣。蓋不知血隨氣行而行,氣行則血散,熱固久服致火上衝故爾。夫藥以治病,中病則止。若素有虛寒痼冷,婦人濕鬱帶漏之人,以艾和歸,附諸藥治其病,有何不可?而乃忘意求嗣,服艾不輟,助以辛熱,藥性久偏,致使火躁,是誰之咎歟,於艾何尤?艾附丸治心腹少腹諸痛,調女人諸病,頗有深功。膠艾湯治虛痢,收產後妊娠下血,尤著奇效。老人丹田氣弱,臍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臍腹,妙不可言。寒濕腳氣人亦宜以此夾入襪內。

苦而辛,生溫,熟熱,可升可降,陽也。入足太陰、厥陰、少陰之經。苦酒、香附為之使。

溫三陰逐冷除濕。

本草經疏

艾葉稟天地之陽氣以生,故味苦微溫,熟則大熱。可升可降,其氣芳烈,純陽之草也,故無毒。入足太陰、厥陰、少陰三經。燒則熱氣內注,通筋入骨,故灸白病。性能通竅,辟惡殺鬼精,故止鬼擊吐血。芳烈之氣必燥,故主下部匿瘡,若治婦人漏血,利陰氣,生肌肉者,皆以之導引涼血補血藥為用者也。使人有子,蓋指氣血兩虛之人,風寒乘虛入子宮不孕者設也。辟風寒,其性辛溫也。搗汁服止傷血者,生寒而兼辛散也。殺蛔蟲者,辛而苦也。主衄血者,傷寒邪熱鬱而不汗則發衄也。風邪入大腸則下血,濕熱傷脾胃則下痢膿血。煮則上升,故亦止崩漏也。理金瘡,血熱則行也。胎為風寒之氣所犯則不安,風寒散則胎自安也。苦酒作煎治癬甚良者,殺蟲之功也。治婦人帶下,溫中除濕而升也。止霍亂轉筋者,因寒而得也。為治白帶之要藥,調經之妙品,故婦人方多須之。

簡誤:艾性純陽,善辟風寒濕氣及非時邪氣。然性氣芳裂而燥熱,凡婦人胎動不安由於熱,而不由於寒;妊娠下利膿血由於暑濕,腸胃熱甚而非單濕為病;崩中由於血虛內熱;經事先期由於血熱;吐血不由於鬼擊中惡;霍亂轉筋不由於寒邪,而由於脾胃虛弱停滯,或傷暑所致;不孕由於血虛而不由於風寒入子宮,法并忌之。

本草蒙筌

味苦,氣生寒熟溫。陰中之陽。無毒。煎服宜新鮮,氣則上達;炙火宜陳久,氣仍下行。揉碎入四物湯,安胎漏腹痛;搗汁攙四生飲,止吐衄唾紅。艾附丸同香附末醋糊丸,開胡結,調月經,溫暖子宮,使孕早結。薑艾丸同乾薑末蜜丸。驅冷氣,去惡氣,免證久纏。和研細雄黃,熏下部疰濕痺及疥癬神效;和蠟片訶子,熏痢後寒熱急痛并帶漏殊功。作炷灸諸經穴不差,鑿竅拔風濕毒尤驗。《本草乘雅

艾即少艾,有生息、止息二義。霜後始枯,所謂大勞已艾,言其止也;望春再發,所謂更歷美艾,言其生也。灸百病者,陷下則灸之,火鬱則發之也。所陳諸證,悉屬火鬱於下,而無散大之令,及陰氣承陽,致血衄妄行也。生肌肉者,艾以氣勝。使有子者,亦生息之義也。勿令見風,恐氣散耳。

藥性解

艾葉,味苦,性微溫,無毒,入肝、脾二經。主炙百病,溫中理氣,開鬱調經,安胎種子,止崩漏,除久痢,辟鬼邪,定霍亂。生搗汁理吐衄血。

按:艾之溫能令肝脾疏暢,而無壅瘀之患。夫人之一身,惟茲氣血兩端,今土木既調,則榮衛和而病自此卻矣。至於溫中等效,又舉其偏長耳。煎服者宜新鮮,灸火者宜陳久。生用則寒,熟用則熱。

景岳全書

味微苦,氣辛,生用微溫,熱用微熱。能通十二經,而尤為肝脾腎之藥。善於溫中逐冷除濕,行血中之氣、氣中之滯。凡婦人血氣寒滯者,最宜用之。故能安胎,止心腹痛,治帶下血崩,暖腰膝,止吐血、下痢,辟風寒寒濕瘴瘧、霍亂轉筋,及一切冷氣鬼氣,殺蛔蟲并下部匿瘡。或生用搗汁,或熟用煎湯;或用久百病,或炒熱敷熨,可通經絡;或袋盛包裹,可溫臍膝,表裡生熟,俱有所宜。

本草備要

宣,理氣血,燥,逐寒濕。

甘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元陽。通十二經,走三陰,太、少、厥。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止諸血,溫中開鬱,調經安胎。胎動腰痛下血,膠艾湯良。阿膠、艾葉煎服,亦治虛痢。治吐衄崩帶,治帶要藥。腹痛冷痢,霍亂轉筋,皆理氣血、逐寒濕之效。殺蛇治癬。醋煎。外科有用乾艾作湯,投白礬二三錢洗瘡,然後敷藥者,蓋人血氣冷,必假艾力以佐陽,而艾性又能殺蟲也。以之灸音九。火,能透諸經而治百病。血熱為病者禁用。灸火則氣下行,入藥則熱上衝,不可過劑。丹田氣弱,臍腹冷者,以熟艾裝袋,兜臍腹甚妙。寒濕腳氣,亦宜以此夾入襪內。陳者良。揉搗如綿,謂之熟艾。灸火用。婦人丸散,醋煮搗餅,再為末用。入茯苓數片同研則易細。香附為使。艾附丸,調婦人諸病。

本經逢原

艾性純陽,故可以取太陽真火,可以回垂絕元陽,服之則走肝、脾、腎三陰,而逐一切寒濕,轉肅殺之氣為融和。生用則性溫,炒熟則大熱。用以灸火,則透諸經而治百病。蘇頌言其有毒,誤矣。夫用藥以治病,中病則止。若素有虛寒痼冷,婦人濕鬱帶漏之病,以艾和歸、附諸藥治之,夫何不可!艾附丸調經而溫子宮,兼主心腹諸痛,膠艾湯治虛痢,及胎妊產後下血,雷火針同丁香、麝臍熨寒痺攣痛。若老人臍腹畏冷,及寒濕腳氣,以熟艾入布兜之。惟陰虛火旺,血燥生熱,及宿有失血病者為禁。有人患風瘙癮疹,不時焮發,以絹裹擦之即消,亦取其辛散開發之力。

本草求真

﹝批﹞除沉寒痼冷,起陽氣將絕。

艾葉專入肝、脾,兼入腎。辛苦性溫,其氣芳烈純陽,故可用以取火。服之則走肝、脾與腎,能除沉寒痼冷。凡一切病因寒濕而見血衄崩帶,腹痛冷痢,霍亂轉筋,胎動腰痛,氣鬱經水不調,子宮虛冷,蟲動瘡疥者,諸症俱就寒濕論。服之立能見效。故治亦就寒濕起見。若其陽氣將絕之候,灸之即能回陽,且能通者經以治百病。百病亦就寒濕論。汪昂曰:艾用火灸則氣下,入藥則熱氣上衝。故古方有同阿膠以治虛痢,及胎前後下血;同香附制丸,以調經血而溫子宮,兼除心腹諸痛;同乾薑以蜜為丸,以除冷惡鬼邪諸氣;亦寒濕陰氣。同白礬為末,以治瘡疥。又熟艾布兜,以治寒濕腳氣及老人臍腹畏冷;用絹裹以擦風瘙癮疹,皆取辛溫則散之義。若使症非寒濕,而用是藥燥烈以治,其失匪輕。每見今人安胎,不審寒熱虛實,輒用艾葉以投,殊為荒謬。是以書載氣虛血熱者禁用。包盡多少病症。

得配本草

苦酒、香附為之使。

辛、苦,溫。走足三陰,通十二經,兼入奇經脈絡。理氣血,辟諸疫。搜僻處接應之蟲,除寒濕不時之痢。

得生薑,治男女下血;得乾薑,驅冷氣;得烏梅,治盜汗。熱在陰分而汗者,不宜用。

配香附,氣以治腹痛。佐阿膠,安胎,兼治虛痢。虛熱而胎不安者,不宜用。搗汁飲,治一切冷氣鬼氣;燒灰,吹鼻血不止。

酒製助其焰,醋炒製其燥.火灸下行,入藥上行。煎服宜鮮,灸火宜陳。

產後血虛生熱,陰虛火動,血燥者,禁用。久服多服,熱氣上衝,併發內毒。

本經疏證

積艾三年後燒之,津液下流成鉛錫。夫是之謂藉陽通陰,又曰削冰令圓,舉以向日,艾承其影則有火。夫是之謂隔陰化陽,藉陽通陰,以艾灸病之法也。隔陰化陽,以艾入湯之例也。異法方宜論曰:臟寒生滿病者,其治宜灸,病生於內者,其治宜毒藥。仲景於陰壅陽微者每用灸法,而湯中入艾必挾寒劑,在傷寒論金匱要略可循其緒而推之也。曰脈浮熱盛,反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必咽燥唾血;曰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此可見灸之為法,能治陽虛陰蔽,而追虛逐實行血脈中者也。曰吐血不止,曰婦人有漏下,有半產後下血不絕,有妊娠下血,假令妊娠腹中痛為胞阻,柏葉湯有乾薑馬通之溫,柏葉之寒,膠艾湯有阿膠地豆寒,芎歸之溫,此可見皆以艾隔陰而化其陽矣。雖然,灸法猶易明也。隔陰,而陽奈何?蓋陰蔽而格陽,陽浮而不入陰。斯時也,以陽藥通陰,則助浮陽之焰,以陰藥攝陽,則增陰漣凝。設非此交而通之,承而化之,無十全法矣。譬如別錄所列主治吐血婦人漏血,其義既已可識,而下利下部匿瘡,不謂之濕在中而陽不得不下可也。以是參之,然乎否耶?

本草新編

艾葉,味苦,氣溫,陰中之陽,無毒。世人俱以蘄艾為佳,然野艾佳於蘄艾。蓋蘄艾乃九牛草也,似艾而非艾,唯香過於艾,而功用殊不若野艾。入脾、腎、肺三經。祛寒氣而溫濕痺,安疼痛而暖關元。胎漏可止,胎動可安,月經可調,子宮可孕,且炙經穴,可愈百病,無如世人舍近而求遠,舍賤求貴,為可嘆耳。

本草分經

苦、辛,生溫熟熱,純陽香燥。能回垂絕之元陽,通十二經,走三陰,而尤為肝脾腎之藥。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止血溫中,開鬱調經,殺蛔。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

【現代藥理研究】

艾葉能抑制鬆弛的豚鼠平滑肌。經對艾葉油平喘有效成分系統藥理學研究表明,單萜類、倍半萜類的化學結構均與其平喘作用有關。

艾葉油0.25~0.5mg/kg灌胃或腹腔注射,均有明顯鎮咳作用。

艾葉油具有祛痰作用。

艾葉油具有利膽作用。2%吐溫將艾葉油製成混懸液(每毫升含艾葉油25微升),可使大鼠膽汁流量增加(劑量0.8ml/100g和0.3ml/100g)。

艾葉油對離體蟾蜍心和兔心均有抑制作用,並能對抗異丙腎上腺素的強心作用。

艾葉油腹腔注射,對兔有鎮靜作用。艾葉油無鎮痛作用,對正常體溫亦無影響。

艾葉具有止血作用,不同炮製品的凝血時間不同。

艾葉油具有抗過敏作用。

體外實驗證明,艾葉油對球菌和大多數革蘭氏陰性桿菌均有抑制作用。艾葉燻煙對細菌和真菌亦有明顯抗菌作用,用於空氣消毒,可使菌落減少95%~99.8%。

艾葉油灌胃,能增加小鼠炎症滲出細胞的吞噬能力。艾葉煎劑對兔離體子宮有興奮作用。艾炷灸能增強免疫細胞的吞噬反應。

《中藥大辭典》

【出處】《本草經集注》

【別名】艾(《詩經》),又名:冰台(《爾稚》),艾蒿(《爾雅》郭璞注),醫草(《別錄》),灸草(《埤雅》),蘄艾(《蘄艾傳》),黃草(《綱目》),家艾(《醫林纂要》),甜艾(《本草求原》),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蓮頭、阿及艾。

【英文名】

【歸經】入脾、肝、腎經。 ①《綱目》:入足太陰、蹶陰、少陰經。 ②《本草新編》:入脾、腎、肺三經。 ③《本草再新》:入心、腎二經。

【性味】苦辛,溫。 ①《別錄》:味苦,微溫,無毒。 ②《唐本草》:生寒,熟熱。 ③《綱目》:苦而辛,生溫,熟熱。

【毒性】

【功效】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瀉轉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瘍,疥癬。 ①《別錄》: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瘡,婦人漏血。利陰氣,生肌肉,辟風寒,使人有子。 ②陶弘景:搗葉以灸百病,亦止傷血。汁又殺蛔蟲。苦酒煎葉療癬。 ③《藥性論》:止崩血,安胎止腹痛。止赤白痢及五藏痔瀉血。長服止冷痢。又心腹惡氣,取葉搗汁飲。 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膿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⑤《食療本草》:金瘡,崩中,霍亂,止胎漏。 ⑥《日華子本草》:止霍亂轉筋,治心痛,鼻洪,並帶下。 ⑦《珍珠囊》:溫胃。 ⑧《履巉岩本草》:治咽喉閉痛熱壅,飲食有妨者,搗汁灌漱。 ⑨《王好古》:治帶脈為病,腹脹滿,腰溶溶如坐水中。 ⑩《綱目》:溫中,逐冷,除濕。 ⑾《本草正》:辟風寒涅,瘴瘧。 ⑿《本草再新》:調經開鬱,理氣行血。治產後驚風,小兒臍瘡。

【用法】內服:煎湯,1~3錢;入丸、散或搗汁。外用:搗絨作炷或製成艾條熏灸,搗敷、煎水熏洗或炒熱溫熨。

【注意】陰虛血熱者慎用。 ①《綱目》:苦酒、香附為之使。 ②《本草備要》:血熱為病者禁用。 ③《本經逢原》:陰虛火旺,血燥生熱,及宿有失血病者為禁。

【複方】①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之。若為客氣所中者,當吐出蟲物。(《補缺肘後方》) ②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湯服二錢。(《衛生易簡方》) ③治腸炎、急性尿道感染、膀胱炎:艾葉二錢,辣蓼二錢,車前一兩六錢。水煎服,每天一劑,早晚各服一次。(江蘇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④治氣痢腹痛,睡臥不安:艾葉(炒)、陳橘皮(湯浸去白,焙)等分。上二味搗羅為末,酒煮爛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聖濟總錄》香艾丸) ⑤治濕冷下痢膿血,腹痛,婦人下血:幹艾葉四兩(炒焦存性),川白薑一兩(炮)。上為末,醋煮麵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溫米飲下。(《世醫得效方》艾薑湯) ⑥治忽吐血一、二口,或心衄,或內崩:熟艾三雞子許,水五升,煮二升服。(《千金方》) ⑦治鼻血不止:艾灰吹之,亦可以艾葉煎服。(《聖惠方》) ⑧治糞後下血:艾葉、生薑。煎濃汁,服三合。(《千金方》) ⑨治婦人崩中,連日不止:熟艾如雞子大,阿膠(炒為末)半兩,幹薑一錢。水五盞,先煮艾、薑至二盞半,入膠烊化,分三服,空腹服,一日盡。(《養生必用方》) ⑩治功能性子宮出血,產後出血:艾葉炭一兩,蒲黃、蒲公英各五錢。每日一劑,煎服二次。(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⑾治婦人白帶淋瀝:艾葉(杵如綿,揚去塵末並梗,酒煮一周時)六兩,白肅、蒼朮各三兩(俱米泔水浸,曬乾炒),當歸身(酒炒)二兩,砂仁一兩。共為末,每早服三錢,白湯調下。(《本草匯言》) ⑿治妊娠卒眙動不安,或但腰痛,或胎轉搶心,或下血不止:艾葉一雞子大,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分為二服。(《肘後方》) ⒀治產後腹痛欲死,因感寒起者:陳蘄艾二斤,焙幹,搗鋪臍上,以絹覆住,熨斗熨之,待口中艾氣出,則痛自止。(《楊誠經驗方》) ⒁治盜汗不止:熟艾二錢,白茯神三錢,烏梅三個。水一鐘,煎八分,臨臥溫服。(《綱目》) ⒂治癰疽不合,瘡口冷滯:以北艾煎湯洗後,白膠熏之。(《仁齋直指方》) ⒃治頭風面瘡,癢出黃水:艾二兩,醋一升,砂鍋煎取汁,每薄紙上貼之,一日二、三上。(許國楨《禦藥院方》) ⒃治濕疹:艾葉炭、枯礬、黃柏等分。共研細末,用香油調膏,外敷。(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①治療慢性肝炎 取艾葉製成注射液,每毫升相當於生藥0.5克,每日肌注4毫升,總療程1~2個月。治療期間同時給予保肝藥物。治療123例,其中遷延性肝炎39例,近期治癒28例,顯效6例,好轉5例;慢性肝炎46例,近期治癒21例,顯效19例,好轉6例;肝硬化15例,顯效3例,好轉4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92%。 ②治療肺結核喘息症 用10%艾葉液每次30毫升,日服3次,食前半小時服用。臨床觀察37例,均同時內服異煙肼,3例併發肺原性心臟病的患者出現心力衰竭時,加用毒毛旋花子甙治療,一般服艾葉液1~1.5月。31例經過上述治療,氣短及咳嗽減輕,喘鳴消失,痰量顯著減少,肺部幹、濕性羅音減少或消失;其餘6例療效較差或無效。經驗證明,以對肺部無嚴重纖維增生或肺氣種存在者效果較佳。 ③治療慢性氣管炎 取幹艾1斤或鮮艾2斤,洗淨、切碎,放入4000毫升水中浸泡4~6小時,煎煮過濾,約得濾液3000毫升,加適量調味劑及防腐劑。日服3次,每次30~60毫升。或製成注射劑,每日2次,每次肌注2~4毫升。治療154例,近期控制6例,顯效21例,好轉81例,無效46例。或用蒸餾法提取艾葉油,製成膠丸或糖衣片服用,每日量0.1~0.3毫升,分3~4次口服,10天為一療程。治療138例,一個療程總有效率81.88%,近期控制加顯效者占46.37%。還有每日用艾葉2兩(幹品),紅糖5錢,加水煎成100毫升,分3~4次服,1周為一療程。治療484例,有效率76.1%。 ④治療急性菌痢 用20%艾葉煎劑,日服4次,每次40毫升,觀察21例,均獲治癒,平均住院5.5天。治療過程中同時補充維生素乙、丙,個別病例給予輸液。 ⑤治療間日瘧 取幹艾葉0.5~1兩,切碎,用文火煎2小時左右,過濾,加糖,於發作前2小時頓服,連服2天。經治療53例,控制症狀的有效率在89%上下,血內瘧原蟲陰轉率為56.2%.藥液須現制現用,每日用1兩的療效較好。 ⑥治療鉤蚴皮炎 在局部鉤蚴感染24小時內,取直徑1.5釐米的艾絨卷,熏燙鉤蚴感染部。對於皮疹多而範圍廣的皮炎,將患部皮膚分區逐一熏燙5分鐘。治療106例,癢感消失者77例,仍有癢感者28例,奇癢者1例。患者一般於晚間艾熏後,即癢止入睡,次晨癢感消失。對照組60例未加治療,癢感持續時間短則3~4天,長則5~6天,少數皮炎進展為紅腫、水泡戒因抓破而潰爛。治療組呼吸道症狀(氣急、咳嗽)的出現率為1.88%,對照組為14%。 ⑦治療婦女白帶 取艾葉5%煎湯去渣,雞蛋2個放入湯內煮後吃蛋喝湯,連服5天。 ⑧治療尋常疣 采鮮艾葉擦拭局部,每日數次,至疣自行脫落為止。治療12例,最短3天、最長10天即行脫落。

【備注】本植物的果實(艾實)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同屬植物野艾,又名:火艾、五月艾。高45~100釐米。中部葉1~2回羽狀分裂,裂片橢圓形、披針形至線形,全緣或有鋸齒,葉上面無腺點,近禿淨,下麵被白色絲狀毛;上部葉近乎無柄,裂片狹窄如線.花期9~10月。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佈。其葉亦可作艾葉用。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艾的乾燥葉。春、夏二季,花未開、葉茂盛時採摘,曬乾或陰乾。

【原生態】多年生草本,高45~120釐米。莖直立,圓形,質硬,基部木質化,被灰白色軟毛,從中部以上分枝。單葉,互生;莖下部的葉在開花時即枯萎;中部葉具短柄,葉片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裂片橢圓狀披針形,邊緣具粗鋸齒,上面暗綠色,稀被白色軟毛,並密佈腺點,下麵灰綠色,密被灰白色絨毛;近莖頂端的葉無柄,葉片有時全緣完全不分裂,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花序總狀,頂生,由多數頭狀花序集合而成;總苞苞片4~5層,外層較小,卵狀披針形,中層及內層較大,廣橢圓形,邊緣膜質,密被綿毛;花托扁平,半球形,上生雌花及兩性花10餘朵;雌花不甚發育,長約1釐米,無明顯的花冠;兩性花與雌花等長,花冠筒狀,紅色,頂端5裂;雄蕊5枚,聚藥,花絲短,著生於花冠基部;花柱細長,頂端2分叉,子房下位,1室。瘦果長圓形。花期7~10月。

【生態環境】生長於路旁、草地、荒野等處。亦有栽培者。分佈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廣東、廣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等地。 全國大部分地區多有生產。

【栽培】

【制法】

【性狀】乾燥的葉片,多皺縮破碎,有短柄.葉片略呈羽狀分裂,裂片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上面灰綠色,生有軟毛,下麵密生灰白色絨毛。質柔軟。氣清香,味微苦辛。以下面灰白色、絨毛多、香氣濃郁者為佳。

【化學成分】含揮發油,油中主要為Ⅰ,8-桉葉精、α-側柏酮(α-thujo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莰烯、樟腦、藏茴香酮、反式葦醇(transcarveol)、Ⅰ-α-松油醇(Ⅰ-α-terpineol)。

【藥理作用】

【理化鑒別】

【炮製】艾葉:揀去雜質,去梗,篩去灰屑。艾絨:取曬乾淨艾葉碾碎成絨,揀去硬莖及葉柄,篩去灰屑。艾炭:取淨艾葉置鍋內用武火炒至七成變黑色,用醋噴灑,拌勻後過鐵絲篩,未透者重炒,取出,晾涼,防止複燃,三日後貯存。(每艾葉100斤,用醋15斤) ①《本草衍義》:幹搗篩去青滓,取白,入石硫黃,為硫黃艾,灸家用。得米粉少許,可搗為末,入服食藥。 ②《綱目》:凡用艾葉,須用陳久者,治令細軟,謂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則傷人肌脈。揀取淨葉,揚去塵屑,入石臼內木杵搗熟,羅去渣滓,取白者再搗,至柔爛如綿為度,用時焙燥,則灸火得力。入婦人丸散,須以熟艾,用醋煮幹搗成餅子,烘乾再搗為末用,或以糯糊和作餅,及酒炒者皆不佳。洪氏《容齋隨筆》雲,艾難著力,若入白茯苓三、五片同碾,即時可作細末,亦一異也。

【規格】

【儲藏】

《全國中草藥彙編》

【出處】

【別名】艾、艾蒿、家艾

【英文名】FOLIUM ARTEMISIAE ARGYI

【歸經】歸肝、脾、腎經。

【性味】辛、苦,溫;有小毒。

【毒性】

【功效】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用於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經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膚瘙癢。醋艾炭溫經止血。用於虛寒性出血。

【用法】3~9g。外用適量,供灸治或熏洗用。

【注意】

【複方】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備注】(1)本品搗爛如絨,製成艾卷、艾柱,可做灸法之用。 (2)口服大量艾葉製劑後,約半小時即出現中毒症狀:喉幹口渴,胃腸不適,噁心,嘔吐,繼而全身無力,頭暈耳鳴,四肢震顫乃至痙攣(中樞神經系統高度興奮引起),痙攣發作後全身肌肉弛緩,缺乏張力,甚至癱瘓。由於神經反射及血管本身受損,可招致子宮充血、出血,孕婦甚至流產。亦可引起肝細胞代謝障礙,而致中毒性黃疸和肝炎。由於主要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痊癒後亦常有健忘,幻覺等後遺症。慢性中毒者則有感覺過敏、共濟失調、幻想、神經炎、癲癇樣痙攣等症狀出現。 (3)如遇口服中毒者,首先清洗胃腸道,用骨炭粉吸收,並置病人於安靜及光線較暗之房內,避免外來刺激,給予鎮靜劑,保護肝臟機能,以及其他一般內科常規對症治療。

【藥材基源】本品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 的乾燥葉。夏季花未開時採摘,除去雜質,曬乾。

【原生態】

【生態環境】

【栽培】

【制法】

【性狀】本品多皺縮、破碎,有短柄。完整葉片展平後呈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裂片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上表面灰綠色或深黃綠色,有稀疏的柔毛及腺點;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絨毛。質柔軟。氣清香,味苦。

【化學成分】

【藥理作用】

【理化鑒別】本品粉末綠褐色。非腺毛有兩種:一種為T字形毛,頂端細胞長而彎曲,兩臂不等長,柄2~4細胞;另一種為單列性非腺毛,3~5細胞,頂端細胞特長而扭曲,常斷落。腺毛表面觀鞋底形,由 4、6 細胞相對疊合而成,無柄。草酸鈣簇晶,直徑3~7μm,存在於葉肉細胞中。

【炮製】醋艾炭(艾葉炭):取淨艾葉,在鍋內炒至大部分成焦黑色,噴米醋,拌勻後取出稍篩;也可噴灑清水撲滅火星,取出晾乾,防止複燃。每100kg艾葉,用醋15kg。

【規格】

【儲藏】置陰涼乾燥處。

《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1.《本草經集注》。2.《名醫別錄》:艾葉,生田野。三月采,暴幹作煎,勿令見風。3.《本草圖經》:艾葉,舊不著所出州土,但雲生田野,今處處有之。以複道者為佳。雲此種灸百病尤勝。初春布地生苗,莖類蒿而葉背白,以苗短者為佳。采葉暴幹,經陳久方可用。4.《綱目》:艾葉,《本草》不著土產,但雲生田野,宋時以湯陰、複道者為佳,四明者圖形,近代惟湯陰者謂之北艾,四明者謂之海艾。自成

【別名】

【英文名】Argy Wormwood Leaf, Ai Ye, Aiye, Argyi Leaf, Chinese mugwort leaf, Folium Artemisiae Argyi, Artemesia,ARTEMISIA ARGYI,Artemisia leaf,Artemisiae Argyi Folium,Chinese mugwort leaf,dried leaf of artemisi

【歸經】歸肝;脾;腎經

【性味】味辛;苦;性溫

【毒性】毒性:艾葉油小鼠灌胃LD50為2.47ml/kg,腹腔注射為1.12ml/kg。艾葉所含揮發油對皮膚有輕度刺激作用,引起發熱潮紅,口服能刺激胃腸道分泌,口服幹艾葉3-5g可增進食欲,但大劑量可引起胃腸道急性炎症,產生大量噁心嘔吐,若大量吸收後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過度興奮,出現譫妄、驚厥及肝損害等。由於神經反射性的變化,以及血管壁本身受損,可招致子宮充血、出血,妊娠時甚至流產。

【功效】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祛濕止癢。主吐血;衄血;吃力血;便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月經不調;痛經;胎動不安;心腹冷痛;泄瀉久痢;霍亂轉筋;帶下;濕疹;疥癬;痔瘡;癰瘍

【用法】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或搗汁。外用:適量,搗絨作炷或製成艾條熏灸;工搗敷;或煎水熏洗;或炒熱溫熨。

【注意】1.2.《綱目》:苦酒、香附為之使。

【複方】膠艾湯《金匱要略》:治血虛寒滯,月經過多。香艾丸《聖濟總錄》:止痢定痛。艾薑湯《世醫得效方》:下痢膿血。艾附暖宮丸《沈氏遵生書》:陽虛寒盛、沖任失養。《四生丸》婦人良方:涼血止血。

【各家論述】1.《本草圖經》:近世有單服艾者,或用蒸木瓜丸之,或作湯空腹飲之,甚補虛羸。然亦有毒,其毒發熱氣沖上,狂躁不能禁,至攻眼有瘡出血者,誠不可妄服也。2.艾,生寒熟溫,生搗汁服可止血。《本草》止言其溫,不言其熱。其性入火灸,則氣下行,入藥服,則氣上行。3.《綱目》:艾葉,生則微苦太辛,熟則微辛太苦,生溫熟熱,純陽也。可以取太陽真火,可以回垂絕元陽。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轉肅殺之氣為融和;灸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沉屙之人為康泰,其功亦大矣。蘇恭言其生寒,蘇頌言其有毒,一則見其能止諸血,一則見其熱氣上沖,遂謂其性寒、有毒,誤矣。蓋不知血隨氣而行,氣行則血散,熱因久服,致火上沖之故爾。夫藥以治病,中病則止。若素有虛寒痼冷,婦人濕鬱滯漏之人,以艾和歸、附諸藥治其病,夫何不可,而乃妄意求嗣,服艾不輟,助以辛熱,藥性久偏,致使火燥,是誰之咎歟?於艾何尤!艾附丸治心腹、少腹諸痛,調女人諸病,頗有深功;膠艾湯治虛痢及妊娠產後下血,尤著奇效。老人丹田氣弱,臍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臍腹,妙不可言。寒濕腳氣,亦宜以此夾入襪內。4.《本草匯言》:艾葉,暖血溫經,行氣開鬱之藥也。開關竅,醒一切沉涸伏匿內閉諸疾。若氣血、痰飲、積聚為病,哮喘逆氣,骨蒸痞結,癱瘓癰疽,瘰鬁結核等疾,灸之立起沉屙。若入服食丸散湯飲中,溫中除濕,調經脈,壯子宮,故婦人方中多加用之。5.《本草正》:艾葉,能通十二經,而尤為肝脾腎之藥,善於溫中、逐冷、除濕,行血中之氣,氣中之滯,凡婦人血氣寒滯者,最宜用之。或生用搗汁,或熟用煎湯,或用灸百病,或炒熱敷熨可通經絡,或袋盛包裹可溫臍膝,表裏生熟,俱有所宜。6.《本草正義》:古人灸法,本無一症不可治,艾之大用,惟此最多,故《別錄》以冠主治之前,其作煎以下,則湯液之治療也。止吐血者宜生用,取其辛開以疏經絡之壅,然溫升之性,必與上溢之症不合,古人有四生丸之制,以柏葉、荷葉、生地之清肅下降者為主,而反佐以艾葉之辛溫,欲其同氣相求,易於桴應,非艾之一味可以止上升之吐衄也。其止下利,則以裏寒泄瀉而言,辛溫升舉,固其所宜。下部gu瘡,則濕熱生蟲之恙,苦溫燥濕,又能殺蟲,是其專職。婦人下血,則中氣虛寒,下焦無攝納之權,以致血行失道,無故妄下,《金匱》膠艾湯溫經升舉,固陰和陽,是其正治,非血熱妄行之下血也。生肌肉者,虛羸之人,血少形臒,得此以溫養之,則氣血旺而肌自豐;亦有潰瘍氣血兩虛,陽和不運,則新肌不長,艾能溫煦以和脈絡,而肌肉易長,若熱多爍液者,非其治也。7.《別錄》: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瘡,婦人漏血。利陰氣,生肌肉,辟風寒,使人有子。8.陶弘景:搗葉以灸百病,亦止傷血。汁又殺蛔蟲。苦酒煎葉療癬。9.《藥性論》:止崩血,安胎止腹痛。止赤白痢及五藏痔瀉血。長服止冷痢。又心腹惡氣,取葉搗汁飲.10.《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膿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11.《食療本草》:金瘡,崩中,霍亂,止胎漏。12.《日華子本草》:止霍亂轉筋,治心痛,鼻洪,並帶下。13.《珍珠囊》:溫胃。14.《履巉岩本草》:治咽喉閉痛熱壅,飲食有妨者,搗汁灌漱。15.《王好古》:治帶脈為病,腹脹滿,腰溶溶如坐水中。16.《本草再新》:調經開鬱,理氣行血。治產後驚風,小兒臍瘡。

【臨床應用】

【備注】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艾的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 [A. argyi Levl. Et Vant. Var .incana Pamp.]採收和儲藏:培育當年9月,第2年6月花未開時割取地上部分,摘取葉片嫩梢,曬乾。

【原生態】艾 多年生草本,高50-120cm。全株密被白色茸毛,中部以上或僅上部有開展及斜升的花序枝。葉互生,下部葉在花期枯萎;中部葉卵狀三角形或橢圓形,長6-9cm,寬4-8cm,基部急狹或漸狹成短或稍長的柄,或稍擴大而成托葉狀;葉片羽狀或淺裂,側裂片約2對,常楔形,中裂片又常三,裂片邊緣有齒,上面被蛛絲狀毛,有白色密或疏腺點,下麵被白色或灰色密茸毛;上部葉漸小,三裂或不分裂,無柄。頭狀花序多數,排列成複總狀,長約3mm,直徑2-3mm,花後下傾;總苞片形;總苞片4-5層,邊緣膜質,背面被綿毛;花帶紅色,多數,外層雌性,內層兩性。瘦果常幾達1mm,無毛。花期7-10月。

【生態環境】生於荒地林緣。資源分佈:分佈於全國大部分地區。

【栽培】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耐旱,耐蔭。以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壤土栽培為宜。栽培技朮 用分株繁殖。3-4月挖掘株叢,分株栽種,按行株距33cm×33cm開穴,每穴栽3-4株,填土壓實,澆水。田間管理 每年中耕除草,施肥2-3次,可結合收穫後進行,一般在5、7、9月,施肥以人畜糞肥為主。栽培3-4年後,老株要重新栽種。

【制法】

【性狀】葉皺縮,破碎,有短柄。完整葉片展平後呈卵狀橢圓形,羽狀溶裂,裂片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不規則粗鋸齒,上表面灰綠色工深黃綠色,有稀疏的柔毛及腺點,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絨毛。質柔軟。氣清香,味苦。以葉厚、色青、背面灰白色、絨毛多、質柔軟、香氣濃郁者為佳。顯微鑒別 粉末特徵:綠褐色。①非腺毛有兩種:一種為T字形毛,頂端細胞長而彎曲,兩壁不等長,柄2-4細胞;另一種為單列性非腺毛,3-5細胞,頂端細胞特長而扭曲,常斷落。②腺毛表面觀呈鞋底形,由4或6細胞相對疊合而成,無柄。③草酸鈣簇晶直徑3-7μm,存在於葉肉細胞中。

【化學成分】1.艾葉含揮發油0.45%-1.00%,從中鑒定出:2-甲基丁醇(2-methylbutanol),2-已烯醛(2-hexenal),順式-3-已烯-1-醇(cis-3-hexene-1-ol),三環烯(TCMLIBicyclene),α-側柏烯(α-thujene),α-蒎烯(α-pinene),樟烯(camphene),香檜烯(sabinene),β-蒎烯(β-pinene),1-辛烯-3-醇(1-octen-3-ol),2,4(8)-對-孟二烯[2,4(8)-pinthadiene],對-聚傘花素(p-cymene),1,8-桉葉互(1,8-cineole),γ-松油烯(γ-terpinene),蒿屬醇(artemisia alcohol),α松油烯(α-terpinene),二甲基蘇合香烯(dimethylstyrene),樟腦(camphor),龍腦(borneol),異龍腦(dioborneol),4-松油烯醇(terpinen-4-ol),對-聚傘花-α-醇(p-cymen-α-ol),α-松油醇(α-ter-pineol),順式辣薄荷醇(cis-pieritol),馬革命草烯酮(verbenone),桃金娘醇(myrtenol),反式瓿薄荷醇(TCMLIBans-piperitol),反式午葦醇(TCMLIBans-carveol),順式-香葦醇(cis-carveol),乙酸-順式-3-已烯醇酯(cis-3-hexenyl acetet),對-異丙基苯甲醛(p-isopropyl-benzaldehyde),葛縷酮(carvone),香葦烯酮(carvenone),紫蘇醛(perillaldehyde),乙酸龍腦酯(bornyl acetate),紫蘇醇(perilla-al-cohol),香荊芥酚(carvacrol),丁香油酚(eugenol),(王古)(王巴)烯(copaene),β-波旁烯(β-borbonene),β-檻香烯(β-elemene),甲基丁香油酚(methyleugenol),反式-丁香烯(TCMLIBans-caryophyllene),β-金合歡烯(cis-β-farnesene),葎草烯(humulene),β-橄欖烯(β-maaliene),反式-β-金合歡烯(TCMLIBans-β-farnescene),β-芹子烯(β-selinene),γ-衣蘭油烯(γ-muurolene),γ-欖香烯(γ-elemene),α-衣蘭油烯(α-muurolene),丙酸橙花醇酯(neryl propionate),ξ-蓽澄茄烯(ξ-cadinene),丁香烯氧化物(caryophylleneoxide),嗽叭醇(ledol),十五烷醛(pentadecanal),六氫金合歡烯基丙酮(hexehydroarnesylacetone),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phthalate),棕樣酸(palmitic acid)等60種成分[1],另據報導,從山東嶗山產野生艾蒿葉的揮發油中,複寫出34種成分,其中含量較高的:棕檬烯(limonene),香檜烯,α-及β-蒎烯,乙酸龍腦酯,順式-β-金合歡烯,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1,8-桉葉素,α-松油烯,異戊基環已烯(isopentylcy-clohexene),龍腦,4-松油烯醇,順式-辣薄荷醇(cis-piperitol),香茅醇(ciTCMLIBonellol),α-金合歡烯-4-醇-4-醇(oct-7-en-4-ol),甲基異丙基苯(methylisopropyl benzene),1,8-桉葉素,水合樟烯(camphene hydrate),1,4-桉葉素(1,4-cineole),樟腦,龍腦,4-松油烯醇,α-松油醇,反式-香葦醇,葛縷酮,紫蘇醛,乙酸龍腦酯,丁香油酚,α-金合歡烯,嗽叭醇,2-N-丙基1,3-二氧戊環(2-N-propyl-1,3-dioxolane),α-水芹烯,芳樟酸,2-四氫吡喃甲醇(2-hydroxy methyl teTCMLIBahydropyran),優葛縷酮(eucarvone),順式豆薄荷醇,蒿屬酮(artemisia ketone),辣薄荷酮(piperitone),異辣薄荷酮(isopipe-ritenone),馬鞭草烯酮,2,6,6-三甲基-2,4環庚二烯酮(2,6,6-TCMLIBimethyl-2,4-cycloheptadien-1-one),α-薑黃烯(α-curcumene),二氫獼猴桃內酯(dihydroacinidiolide),羽毛柏烯(widdrene),2,2-二甲基-3-苯基丙酸乙烯酯(vinyl2,2-dimethyl-3-henyl-propi-onate)等32個成分[3]。葉還含黃酮類成分:5,7-二羥基-6,3,4-三甲氧基黃酮(eupatilin),5-羥基-6,7,3,4-四甲氧基黃酮(5-hydroxy-6,7,3,4-teTCMLIBamethoxyfloxyflavone)[4],成分:柳杉二醇(cryptomeridiol)[5,6],魃蒿內酯(yomogin)[5,7],1-氧代-4β-乙醯氧基桉葉-2,11(13)-二烯-12,8β-內酯[1-oxo-4β-acetoxyeudesma-2,11(13)-dien-12,8β-olide],1-氧代-4α-乙醇氧基桉葉-2,11(13)-二烯-12,8β-內酯[1-oxo-4α-acetoxyeudesam-2,11(13)-dien-12-8β-olide][5];三萜類成分:α-及β-香樹脂醇(amyrin),無羈萜(friedelin)[5],α-及β-香樹脂醇的乙醇酯(amyrin acetate),羽扇烯酮(lupenone),粘黴烯酮(gluctinone),羊齒烯酮(fernenone),24-亞甲基環木菠蘿烷酮)(24-methylenecycloartanone),西米杜鵑醇(simiarenol),3β-四氧基-9β,19-環羊乞求甾-23(E)烯-25,26-二醇[3β-methoxy-9β,19-cycolanost-23-25,26-diol];其他成分:β-穀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5],棕櫚酸乙酯(ethyl palmitate),油酸乙酯(ethyl oleate),亞油酸乙酯(ethyl linoleate),反式的苯亞甲基丁二酸(phenylitaconic acid)[8]以及鎳、鈷、鋁、鉻、硒、銅鋅、鐵、錳、鈣、鎂等元素[9]。

【藥理作用】1.抗菌作用:1.1.艾葉在體外對炭疽桿菌、α-溶血鏈球菌、B-溶血鏈球菌、白喉桿菌、假白喉桿菌、肺類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檸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葡球菌、枯草桿菌等10種革蘭氏陽性嗜氣菌皆有抗菌作用。艾葉油4×10(-3)濃度(試管法),對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鏈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福氏痢疾桿菌等有抑菌作用。以野艾葉、艾條或艾絨煙熏,可用於室內消毒,與蒼朮或與菖蒲及雄黃或與蒼朮、雄黃、白芷等混合煙重,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白喉桿菌、傷寒及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枯草桿菌、產堿桿菌以及結核桿菌(人型H37RV)均有殺滅或抑制作用。艾條煙熏尚能減少燒傷創面的細菌。豚鼠結核經艾灸治療後,疾病進展較慢,病變較輕,尤以病程後期更明顯;此外還能增強網狀內皮細胞的吞噬反應,但所增強的程度不如動物獲得免疫性時那樣顯著;豚鼠網狀內皮系細胞的吞噬機能與內臟的結核病變是一致的,當肝、脾受到疾病的損害時,吞噬機能即下降。1.2.以小野艾葉煙熏,對於多種致病真菌也有抑菌作用。小野艾水浸劑及煎劑,在試管內對多種致病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3.野艾的水煎劑,在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α-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白喉桿菌、宋內氏痢疾桿菌、傷寒及副傷寒桿菌、霍亂弧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抗真菌作用:艾葉煎液對皮癬真菌的抑菌作用最為微弱(與黃連、黃芩等煎液相比較),在15%濃度時堇色毛癬菌,開始呈抑制,30%濃度時除絮狀表皮癬菌、足蹠毛癬菌及白色念珠菌依然發育外,其他為許蘭氏黃癬菌、許蘭氏黃癬菌蒙古變種、狗山芽胞癬菌、同心性毛癬菌、紅色毛癬菌、鐵銹色毛癬菌、堇色毛癬菌等均停止發育。曹紅烈等亦證明艾葉的水浸劑(1:4),在試管內對堇色毛癬菌,許蘭氏黃癬菌、奧杜盎氏小芽胞癬菌、羊毛狀小芽胞癬菌、紅色表皮癬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時,孫迅又測定艾葉煙熏法對許蘭氏黃癬菌、許蘭氏黃癬菌蒙古變種、同心性毛癬菌、堇色毛癬菌、紅色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鐵銹色小芽胞癬菌、足蹠毛癬菌、趾間毛癬菌、狗小芽胞癬菌、石膏樣毛癬菌、申克氏胞於絲菌、斐氏釀母菌等致病性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明顯抗菌作用。3.平喘作用:3.1.艾葉油能直接鬆弛豚鼠氣管平滑肌,也能對抗乙醯膽鹼、氯化鋇和組織胺引起的氣管收縮現象;並增加豚鼠肺灌流量。艾葉油0.5ml/kg灌胃對乙醯膽鹼-組胺混合液噴霧法致喘豚鼠有抑制作用,艾葉油2×10(-4)ml/kg對豚鼠離體氣管有鬆弛作用,並能對抗乙醯膽鹼、氯化鋇引起的收縮。艾葉油加吐溫-80製成的混懸液能抑制肺組織釋放慢反應物質(SRS-A);具有直接拮抗慢反應物質的作用,並能抑制肺組織和氣管平滑肌釋放慢反應物質;豚鼠以艾葉油一次灌胃後,肺組織內慢反應物質含量降低不明顯。1981年有人從艾葉平喘作用較強的中沸點油中分離得到二個平喘作用較強的單體,即α-萜品烯醇和反式-香葦醇;動物實驗表明其平喘作用比艾葉油強。艾葉油中分離得的萜品烯醇-4240-300mg/kg灌胃或噴霧給藥,α-萜品烯醇80-120mg/kg灌胃,均能對抗組胺與乙醯膽鹼引起的豚鼠哮喘,另兩成分反式香葦醇(TCMLIBanscarveol)與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也顯示有平喘作用。1%α-萜品烯醇吸入,對組胺引發的豚鼠氣喘有抑制作用,並可對抗卵白蛋白致敏、攻擊引起的豚鼠肺機械功能的改變。3.2.野艾浸劑對豚鼠支氣管有舒張作用。4.利膽作用:取艾葉油膠囊,用2%葉溫配成混懸液(每1ml含艾葉油75μl)。大鼠0.8ml/100g和0.3ml/100g十二指腸注射給藥,分別為艾葉油一組和二組。陽性對照組用去氫膽酸(DHC),每片0.25g,配成20%混懸液,0.3ml/100g,十二脂腸給藥。四氯化碳中毒組:用四氯化碳1ml/kg灌胃1次,中毒24小時作利膽實驗,用艾葉油0.3ml/100g十二指腸給藥。對照組用2%吐溫0.3ml/100g十二指腸給藥。小白鼠分3組,艾葉油組,0.2ml/10g十二指腸給藥。去氫膽酸組,5%去氫膽酸0.2ml/10g十二指腸給藥。生理鹽水組,0.2ml/10g十二指腸給藥。實驗結果:艾葉油混懸液0.8ml/100g使正常大鼠膽汁流量增加91.5%,與給藥前比較有極顯著性差異;0.3ml/100g組使正常大鼠膽汁流最增加89%,與藥前比較有極顯著性差異;去氫膽酸組使大鼠膽汁流量增加83.2%;四氯化碳中毒組大鼠膽汁流量也有明顯增加,與正常大鼠比,利膽作用減弱,維持時間短;2%吐溫對膽汁流量無明顯影響。艾葉油對小鼠也有明顯的利膽作用,使其膽汁流量增加26%。5.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艾葉中β-穀甾醇和5,7-二羥-6,3',4',-三甲氧基黃酮,它們對抑制血小板聚集有顯著作用。溫瑞興等研究了艾葉的炮製方法。不同產地的艾葉及其有效成分對血小板聚集率的影響,結果表明,艾葉的不同炮製品對血小板聚集率的作用各異。炮製方法對實驗結果影響很大,不同方法的炮製產品其實驗結果有很大差別。炒炭與醋炒焦的效果較差;炒焦、醋炒炭與生艾葉對血小板聚集率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在3個劑量水準上都能極其明顯地抑制血小板聚集(p<0.001)。安國艾葉幾種不同溶劑提取物中,以醇提物對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最為突出,其他兩種溶劑(乙酸乙酯、氯仿)提取物也有抑制作用,但不及醇提物效果好。3種不同產地的艾葉醇提水溶部位對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p<0.001)。這兩個劑量的效果優於其他兩種艾葉。在136mg/ml劑量時,3種艾葉的差異不明顯。從艾葉中提取出的兩種成分,β-穀甾醇與5,7-二羥基-6,3',4'-三甲氧基黃酮均對血小板聚集有極顯著的抑制作用。然而,這兩種有效成分相比,β-穀甾醇的作用在0.7、1.35mg/ml劑量時均極其明顯地優於後者(p<0.001)。6.止血作用:艾葉水浸液給兔灌胃有促進血液凝固作用,但亦有認為艾葉的止血作用未能證實。艾葉為臨床上常用止血藥,溫經止血常炒炭用,藥理實驗初步證明:艾葉制炭後止血作用增強。張學蘭等對其止血作用進行了比較研究,由實驗結果可見,烘品2-5及炒炭品100%水煎液均可明顯縮短實驗小鼠的凝血及出血時間,與生理鹽水組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以烘品2(180℃、10分鐘)、烘品3(180℃、20分鐘)和烘品4(200℃、10分鐘)止血作用最為明顯,與生品組比較也有顯著性差異。其餘樣品組則無明顯止血作用。建議艾葉制炭可改用烘法,以18℃烘10-20分鐘及200℃烘10分鐘,成品外表焦褐色為佳。7.對胃腸道及子宮的作用:野艾煎劑可興奮家兔離體子宮,產生強直性收縮。粗制浸膏對豚鼠離體子宮亦有明顯興奮作用。小野艾水浸液對離體兔腸在大量時有抑制作用。8.對心血管系統作用:小野艾水浸液對離體蛙心在大量時有抑制作用。從克裏米亞的艾蒿Artemisiataurica分離出來的Tauremizin(是一種倍半萜烯內酯),對離體蛙心、貓心和在位貓心均能增強其收縮力,對貓心並能減慢心率,使冠脈血流量增加,有擬腎上腺素的作用。9.抗過敏作用:艾葉油0.5ml/kg灌胃,對卵白蛋白引起的豚鼠過敏性休克有對抗作用,可降低死亡率。10.其他作用:大橋秀治報告艾葉主要因其含鞣質,可使因溫刺法發熱的家兔的體溫下降。但其作用劑量已近致死量,故不能作為解熱藥使用。用小白鼠耳部塗巴豆油引起炎症模型,用艾葉揮發油給小鼠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0.0125g,均有抗炎效果,有效率為57.8%及75.O%;p值均小於0.001。艾葉油亦能延長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小野艾水浸液對兔耳血管灌流時幾無影響,給小鼠腹腔或靜脈注射可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Lochett氏法)。大鼠內服有顯著利尿作用,毒性中等,可用於臨床。

【理化鑒別】

【炮製】1.艾葉:揀去雜質,去梗,篩去灰屑。2.艾絨:取曬乾淨艾葉碾碎成絨,揀去硬莖及葉柄,篩去灰屑。3.艾炭:取淨艾葉置鍋內用武火炒至七成變黑色,用醋噴灑,拌勻後過鐵絲篩,未透者重炒,取出,晾涼,防止複燃,三日後貯存。(每艾葉100斤,用醋15斤)4.《本草衍義》:幹搗篩去青滓,取白,入石硫黃,為硫黃艾,灸家用。得米粉少許,可搗為末,入服食藥。5.《綱目》:凡用艾葉,須用陳久者,治令細軟,謂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則傷人肌脈。揀取淨葉,揚去塵屑,入石臼內木杵搗熟,羅去渣滓,取白者再搗,至柔爛如綿為度,用時焙燥,則灸火得力。治婦人丸散,須以熟艾,用醋煮幹搗成餅子,烘乾再搗為末用,或以糯糊和作餅,及酒炒者皆不佳。洪氏《容齋隨筆》雲,艾難著力,若入白茯苓三、五片同碾,即時可作細末,亦一異也。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