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
赤小豆為豆科一年生半纏繞草本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乾燥成熟種子。前者主產於廣東、廣西、江西等地;後者產於全國大部分地區。原植物一般土壤均可生長,以富含有機質的壤土或砂質壤土最宜生長。味甘、酸,性平。歸心、小腸經。功效利水消腫、解毒排膿、利濕退黃。臨床用名有赤小豆。
實用中藥辭典
【異名】
小豆(《肘後方》),赤豆(《日華子》),紅豆(《綱目》),紅小豆(《本草原始》),豬肝赤(《本經逢原》),杜赤豆(《本草便讀》),朱赤豆(《中藥材手冊》)。
【釋名】
本品豆屬,形緊小而色赤黯,故名赤小豆。
【基原】
為豆科植物赤小豆和赤豆的成熟種子。
【植物】
1.赤小豆 Vigna umbellata (Thunb.) Ohwi et Ohashi [Dolichos umbellatus Thunb.; Phaseolus calcaratus Roxb.]分佈於浙江、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南方各地普遍栽培。
2.赤豆 Vigna angularis (Willd.) Ohwi et Ohashi [Dolichos angularis Willd.; Phaseolus angularis (Willd.) W. F. Wight ] 又名紅飯豆(《增訂偽藥條辨》)。全國各地廣為栽培。
【採集】
秋季莢果成熟而未開裂時拔起全株,曬乾並打下種子,除去雜質再曬乾。
【化學成分】
赤小豆: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物,粗纖維,三萜皂苷(triterpenoid saponin),硫胺素(thiamine),核黃素(riboflavine),煙酸(nicotinic acid)及鈣、磷、鐵等元素。
赤豆:含3種黃烷醇鞣質(flavanol tannins):D-兒茶精(D-catechin),D-表兒茶精(D-epicatechin)和表沒食子兒茶精(epigallocatechin)。尚含6個齊墩果烯低聚糖苷(oleanene-oligoglycosides):赤豆皂苷(azukisaponin)I、Ⅱ、Ⅲ、Ⅳ、V、Ⅵ。還含3-呋喃甲醇-β-D-吡喃葡萄糖苷(3-furanmethanol-β-D-glucopyranoside),右旋兒茶精-7-O-β-D-吡喃葡萄糖苷(catechin-7-O-β-D-glucopyranoside)。新鮮種子中含原矢車菊素(procyanidin)B1、B3。
【藥理】
從赤小豆分離出一種胰蛋白酶抑制劑,對胰蛋白酶有較強的不可逆競爭性抑制作用。赤小豆體外對人體精子有顯著抑制作用,並能抑制人體精子頂體酶。臨床見有過食赤小豆致小產的病例報導。
【炮製】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乾燥。用時搗碎。
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藥性】
味甘、酸,性微寒。歸心、小腸經。質堅降泄。
1.《別錄》:“甘、酸,平,無毒。”
2.《食性本草》:“微寒。”
3.《湯液本草》:“氣溫,味辛、甘、酸。陰中之陽。”
4.《得宜本草》:“入手少陰、太陽經。”
【功效主治】
利水消腫退黃,清熱解毒排膿。主治水腫,黃疸,腳氣,淋證,小便不利,痄腮,乳癰,腸癰,痔瘡便血,熱毒瘡腫,丹毒,風癬癮疹,難產,產後乳汁不下。
1.《本經》:“主下水,排癰腫膿血。”
2.《別錄》:“主寒熱,熱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脹滿。”
3.《藥性論》:“能消熱毒癰腫,散惡血不盡,煩滿。治水腫皮肌脹滿。搗薄塗癰腫上。主小兒急黃、爛瘡,取汁令洗之,不過三度差。能令人美食。末與雞子白調塗熱毒癰腫。通氣,健脾胃。”
4.《食療本草》:“和鯉魚爛煮食之,甚治腳氣及大腹水腫。散氣,去關節煩熱,令人心孔開,止小便數。”
5.《食性本草》:“堅筋骨,療水氣,解小麥熱毒。”
6.《日華子》:“赤豆粉,治煩,解熱毒,排膿,補血脈。”
7.《醫學入門·本草》:“催難產,下乳汁,及產後心悶煩滿不食。乃行水通氣健脾之劑。”
8.《綱目》:“辟溫疫。”
9.《醫林纂要·藥性》:“清熱解毒,去小腸火,利小便,行水,散血,消腫,通乳,下胎。”
10.《本草再新》:“清熱和血,利水通經,寬腸理氣。治瀉吐,解熱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生研調敷;或煎湯外洗。
【使用注意】
本品滲利傷津,陰虛津傷者慎服。
1.《本草經集注》:“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燥。”
2.《本草省常》:“同羊肉食傷人。”
3.《隨息居飲食譜》:“蛇咬者百日內忌之。”
【應用配伍】
利水消腫退黃 本品甘酸微寒,性主下行,能通水道,利小便,使水濕下滲而消腫退黃,故常用於水腫、黃疸、腳氣、淋證、小便不利等證。凡水腫腹滿者,可單用本品內服,或與茅根、桑白皮等利水藥同用。如《梅師集驗方》用本品煮爛取汁服,治水腫坐臥不得;《肘後方》以本品合白茅根煮,去根食豆,治大腹水腫;《本草圖經》以本品合大蒜、生薑、商陸根同煮,食豆及藥汁,治水氣腫脹等。凡腳氣浮腫者,亦可用本品內服或外洗,如《獨行方》用本品煎汁溫漬足膝,治腳氣水腫;《食療本草》用本品與鯉魚煮爛食之,治腳氣及大腹水腫等。本品不僅利水,且能清熱,有利濕退黃之功,故凡濕熱黃疸輕症,身發黃,發熱,無汗者,可與麻黃、連翹、桑白皮等合用,以發表清熱,利濕退黃,如《傷寒論》麻黃連軺赤小豆湯;若急黃如金,神識昏迷者,可與麝香、熏陸香、瓜蒂等研末內服、吹鼻並用,如《聖惠方》赤小豆散。
清熱解毒排膿 本品微寒降泄,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之功,故常用於痄腮、腸癰、乳癰、熱毒瘡腫、丹毒癮疹等證。既可單味研末外用,亦可與其他藥物配伍。凡痄腮腮頰熱腫者,可與芙蓉葉末調塗,如《綱目》治痄腮方。凡腸癰初起者,可與薏苡仁、防風、甘草合用,如《瘍科捷徑》赤豆薏苡湯。凡熱毒便下鮮血,或腸癰膿已成者,可與當歸同用,如《金匱》赤小豆當歸散。凡風瘙癮疹者,可與荊芥研末調塗,如《綱目》治癮疹方。
此外,本品寒降之性又有催生下乳之功,可用於難產及產後乳汁不下等證。凡婦人難產者,可與阿膠配伍,如《葉氏女科》阿膠湯;若治產後缺乳者,則宜與穿山甲、王不留、漏蘆等配用,以收通經下乳之效。又本品配入湧吐方中,可緩上行之力,以免其嘔吐過度,如《傷寒論》瓜蒂散。
1.《本草拾遺》:“赤小豆和桑根白皮煮食之,主濕氣痹腫;小豆和通草煮食之,當下氣無限,名脫氣丸。”
2.《品匯精要》:“作末合雞子白調塗熱毒癰腫;作末合葛花末服,飲酒不知醉;作末合醋,傅疽初發。”
3.《綱目》:“和鯉魚、蠡魚、鯽魚、黃雌雞煮食,並能利水消腫。”
4.《得配本草》:“得鯉魚,治腳氣;得通草,下心氣;得杏仁,泄肉裏濕熱;配苧根末,治癰疽神效;佐桑皮,去水腫;合黃蠟,治水穀積痢。”
5.《藥籠小品》:“同芙蓉花搗爛,敷一切瘡疽。”
【附方】
1.治水腫,小便不利 赤小豆一升,桑白皮二兩。以水同煮至軟爛,去桑白皮,只服吃赤小豆,未已再服。(《雞峰普濟方》桑皮豆)
2.治水腫坐臥不得,頭面身體悉腫 桑枝燒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飽,饑即食盡,不得吃飯。(《梅師集驗方》)
3.治卒大腹水病 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煮取幹,去茅根食豆。水隨小便下。(《肘後方》)
4.治水腫從腳起,入腹則殺人 赤小豆一升,煮令極爛,取汁四五升,溫漬膝以下;若已入腹,但服小豆,勿雜食。(《獨行方》)
5.治腳氣 赤小豆五合,葫一頭,生薑一分,商陸根一條。同水煮豆爛湯成,適寒溫,去葫等,細嚼豆,空腹食之,旋旋啜汁令盡,腫立消便止。(《本草圖經》)
6.治急黃身如金色 赤小豆一兩,丁香一分,黍米一分,瓜蒂半分,熏陸香一錢,青布五寸(燒灰),麝香一錢。上為細散,都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清粥飲調下一錢;若用少許吹鼻中,當下黃水。(《聖惠方》赤小豆散)
7.治男子女人熱淋、血淋 赤小豆三合,慢火炒熟,為末。煨蔥(細銼)一莖,暖酒調二錢服。(《修真秘旨》)
8.治腮頰熱腫 赤小豆末,和蜜塗之,一夜即消;或加芙蓉葉末尤妙。(《綱目》)
9.治痄腮及癰疽發背,瘡癤 赤小豆為細末。以新汲水調敷瘡上及四邊赤腫處,幹則再敷之。(《證治準繩》)
10.治婦人乳腫不得消 小豆、莽草等分。為末,苦酒和敷之佳。(《梅師集驗方》)
11.治婦人吹奶 赤小豆三合。酒研爛,去渣溫服,留渣敷患處。(《急救良方》)
12.治大小腸癰,濕熱氣滯瘀凝所致 赤小豆、薏苡仁、防風、甘草。煎湯服。(《瘍科捷徑》赤豆薏苡仁湯)
13.治腸癰便毒,能食,膿已成,或先血後便之近血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暴幹),當歸三兩。上為散。漿水服方寸匕,日三服。(《金匱》赤小豆當歸散)
14.治腸痔大便常血 小豆一升,苦酒五升。煮豆熟,出幹,複納清酒中,候酒盡止,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度。(《肘後方》)
15.治小兒天火丹,肉中有赤如丹色,大者如手,甚者遍身,或痛或癢或腫 赤小豆二升,末之。雞子白和如薄泥敷之。幹則易,一切丹並用此方。(《千金方》)
16.治風瘙癮疹 赤小豆、荊芥穗等分。為末,雞子清調塗之。(《綱目》)
17.下乳汁 煮赤小豆,取汁飲即下。(《王嶽產書》)
18.治諸嘔逆膈氣,反胃吐食 丁香、胡椒、砂仁、紅豆各21粒。上為末,薑汁糊為丸,如皂角子大。每一丸,以大紅棗一枚去核填藥,面裹煨熟,去面細嚼,白湯下,空心日三服。(《衛生寶鑒》紅豆丸)
19.治水穀痢 小豆一合,和蠟三兩,頓服愈。(《必效方》)
【臨床報導】
1.治療扭傷及血腫 將赤小豆磨成粉,用涼水調成糊,塗敷受傷部位,厚0.2~1.0cm,外用紗布包紮,24小時後解除。共治52例,均敷1~2次而愈。受傷後速敷者效高,當天塗敷者,血腫範圍<5cm×7cm者,1次治癒;傷後多日的血腫,2次治癒;拇、掌、腕、肘踝關節扭傷後當日塗敷,2次治癒[1]。
2.治療外傷性血腫及疔瘡 赤小豆碾研細末,加雞蛋白調成糊狀,塗滿患處,再用棉墊固定,每日1~2次。治療皮下組織、肌腱等閉合性外傷及疔瘡86例,其中疔瘡18例,外傷68例,結果臨床效果良好。86例除3例疔瘡因併發感染加用抗生素外,其餘83例,均在3~6日內收功[2]。
3.治療頑固性呃逆 取鮮豬苦膽1個,放入赤小豆20粒,掛房檐下陰乾後共研細粉,即成膽豆散。用法:每日服2g,分2次用白開水沖服。共治26例,其中首次發病者24例,2次發病者2例,病程1個月以上者21例。結果:2日內治癒者22例,其餘4例均在4日內治癒[3]。
4.治療慢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赤小豆(赤飯豆)50g,帶衣花生仁30g,冰糖20g。加水適量,隔水燉至豆熟爛,吃渣喝湯。每日1次,30日為1個療程。連服2~3個療程。治療慢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50例,總有效率92%[4]。
【文獻綜錄】
1.王好古:“治水者唯知治水,而不知補胃,則失之壅滯。赤小豆消水通氣而健脾胃,乃其藥也。”(引自《綱目》)
2.《綱目》:“赤小豆,其性下行,通乎小腸,能入陰分,治有形之病。故行津液,利小便,消脹除腫,止吐而治下痢腸澼,解酒病,除寒熱癰腫,排膿散血而通乳汁,下胞衣產難,皆病之有形者。久服則降令太過,津液滲泄,所以令肌瘦身重也。其吹鼻瓜蒂散及辟溫疫用之,亦取其通氣除濕散熱耳。”
3.《本草經疏》:“凡水腫,脹滿,泄瀉,皆濕氣傷脾所致。小豆健脾燥濕,故主下水腫脹滿,止泄,利小便也。《十劑》雲燥可去濕,赤小豆之屬是矣。”“陶弘景雲,小豆逐津液,利小便,久服令人枯燥。凡水腫脹滿,總屬脾虛,當雜補脾胃藥中用之,病已即去,勿過劑也。其治消渴,亦借其能逐胃中熱從小便利去,若用之過多,則津液竭而渴愈甚,不可不戒也。”
4.《本草新編》:“赤小豆,暫用以利水,而不可久用以滲濕。濕症多屬氣虛,氣虛利水,轉利轉虛而濕愈不能去矣。況赤小豆專利下身之水,而不能利上身之濕。蓋下身之濕,真濕也,用之而效;上身之濕,虛濕也,用之而益甚,不可不辨。”
5.《本經疏證》:“癰腫膿血,是血分病,水腫是氣分病,何以赤小豆均能治之?蓋氣血均源於脾,以是知血與水同源而異派,浚其源,其流未有不順者矣。然凡物之與人,能抑其盛者,必不能起其衰,能起其衰者,必不能抑其盛,癰腫膿血為火之有餘,水腫則火之不足,赤小豆兩者兼治,既損其盛,又補其衰。”
【參考文獻】
[1]梅應國.中西醫結合雜誌,1985,5(10):630
[2]李傳興.湖北中醫雜誌,1990,(2):封三
[3]楚風琴.山東醫藥,1980,(9):56
[4]王文育.江西中醫藥,1993,24(6):43
本草匯言
《神農本草經》
氣味甘酸平,無毒,主下水腫,排癰腫膿血。
《名醫別錄》
味甘,酸,平,溫,無毒。主治寒熱、熱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脹滿。
《藥性論》
使,味甘。能消熱毒癰腫,散惡血不盡煩滿,治水腫,皮肌脹滿。搗薄塗癰腫上,主小兒急黃爛瘡。取汁令洗之,不過三度差。末與雞子白調,塗熱毒癰腫差。通氣,健脾胃。
《日華子本草》
治煩,解熱毒,排膿,補血脈。
《開寶本草》
味甘、酸,平,溫,無毒。寒熱,熱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脹滿。
《本草衍義》
食之行小便,久則虛人,令人黑瘦枯燥。
《湯液本草》
氣溫,味辛甘酸,陰中之陽,無毒。
《本草》云:主下水排膿,寒熱熱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脹滿。又治水腫,通健脾胃。赤小豆,食之行小便,久食則虛人,令人黑瘦枯燥。赤小豆花:治宿酒渴病,即腐婢也。花有腐氣,故以名之。與葛花末服方寸匕,飲酒不知醉。氣味平辛。
《本草經疏》
赤小豆,稟秋燥之氣以生,《本經》味甘酸,氣平,無毒。然詳其用,味應有辛,非辛平則不能排癰腫膿血,及療寒熱熱中消渴也。凡水腫脹滿,泄瀉,皆濕氣傷脾所致,小豆健脾燥濕,故主下水腫脹滿,止泄,利小便也。十劑云:燥可去濕。赤小豆之屬是矣。吐逆者,氣逆上升也。卒澼者,大腸濕熱也。甘酸斂逆氣,辛平散濕熱,故亦主之。
簡誤:陶引景云:小豆逐津液,利小便,久服令人枯燥。凡水腫脹滿,總屬脾虛,當雜補脾胃藥中用之,病已即去,勿過劑也。基治消渴,亦借其能逐胃中熱,從小便利去。若用之過多,則津液渴而渴愈甚,不可不戒也。
《本草蒙筌》
味辛、甘、酸,氣溫而平。陰中之陽。無毒。外科稱要劑,腳氣為捷方。散癰腫,末調雞子清箍;下水氣,末入通草湯服。小兒急黃爛瘡,取汁洗之,不過三度;大人酒醉燥熱,煎汁飲下,只消一甌。和桑白皮煎,治濕痺延手足脹大;同活鯉魚煮,療腳氣入臍腹突高。但專利水逐津,久服令人枯燥。
《本草乘雅》
豆為腎水之主穀,赤小者,又為腎之心物,水之用藥矣。故主水用不行,致作水腫及癰膿爾。別錄廣之治寒熱,熱中消渴者,以寒本之氣,入通於腎,而病熱標之,亦腎氣不周於胸,消渴引飲也。泄利癃閉,正水無用,腹滿為樞機轉闔,吐逆卒澼,為開闔兩持。仲景用赤小豆湯,療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之義,可默悟矣。
《藥性解》
赤小豆,味甘酸,性平,無毒,入心經。主消熱毒,排癰腫,解煩熱,補血脈,止泄瀉,下水氣,利小便,除大便血,解小麥毒。
按:赤小豆,南方心火之色也,故獨入之。經曰諸瘡痛癢,皆屬心火,又曰心主血,故主療如上。小腸者,即受盛而與心應者也,故亦能利之。《衍義》曰:久服令人黑瘦枯燥,亦以利小便之故耳。
《本草備要》
通,行水散血。《十劑》作燥。
甘酸思邈鹹冷。色赤,心之穀也。性下行,通小腸,利小便,心與小腸相表裡。行水散血,消腫排膿,清熱解毒。治瀉痢腳氣,昔有患腳氣者,用赤小豆袋盛,朝夕踐踏之,遂愈。同鯉魚煮食汁,能消水腫,煮粥亦佳。敷一切瘡疽。雞子白調末箍之,性極粘,乾則難揭,入苧根末則不粘。宋仁宗患痄腮,道士贊能取赤小豆四十九粒咒之,雜他藥敷之而愈。中貴任承亮親見後,任自患惡瘡,傅永投以藥立愈。問之,赤小豆也。承亮始悟道士之咒,偽也。後過豫章,見醫治脅癰甚捷,任曰:莫非赤小豆曰耶?醫驚拜曰:用此活三十餘口,愿勿復宣。止渴解酒,通乳下胎,然滲津液,久服食人枯瘦。《十劑》曰:燥可去濕,桑白皮、赤小豆之屬是也。按二藥未可言燥,蓋取其行水之功,然以木通、防己為通劑,通燥二義似重。故本集改熱藥為燥劑,而以行水為通劑。
《本經逢原》
即赤豆之小而色黯者,俗名豬肝赤,其性下行,通利小腸,故能利水降火,久食令人枯燥。瓜蒂散用之,以泄胸中寒實,正以其利水清熱也。生末敷癰腫,為傷寒發頤要藥。發芽同當歸,治便紅腸癰,取其能散蓄積之毒也。
《本草崇原》
赤豆煮熟,其味則甘,生時其氣微酸,故曰甘酸平。豆者,水之穀也,其性下沉,是主從上而下,由外而內,色赤屬火,又主從下而上,由內而外。《本經》主下水腫,乃從上而下,由外而內也。排癰腫膿血,乃從下而上,由內而外矣。
《本草求真》
﹝批﹞利小腸濕熱。
赤小豆專入心,小腸。甘酸色赤,心之穀也。其性下行入陰,通小腸而利有形之病,故與桑白皮同為利水除濕之劑。十劑云:燥可去濕,桑白皮,赤小豆之屬是也。是以水氣內停,而見溺閉腹腫,手足攣痺,癰腫瘡疽,非此莫治。朱氏《集驗方》云:宋仁宗在東宮時患痄腮,命道士贊寧治之,取小豆七七粒為末,敷之而愈。中貴人任承亮後患惡瘡近死,尚書郎傅永授以藥,立愈。叩其方,赤小豆也。予苦脅疽,既至五臟,醫以藥治之,甚驗。承亮曰:得非赤小豆耶。醫謝曰:某用此活三十口,愿勿復言。有僧發背如爛瓜,鄰家乳婢用此治之如神。但其性最粘,敷毒,乾則難揭,入苧根末,即不粘,此法尤佳。且能止濕解酒,通胎下乳。陳自明:予婦食食素,產後七日乳脈不行,服藥無效,偶得赤小豆一升,煮粥食之,當夜遂行。至十劑取此為燥,亦以水行而燥自生之意,并非因其藥性本燥而言也。故書又戒多服則令人津液枯槁而燥。
《得配本草》
甘、酸。入手少陰、太陽經。行水散血,消腫排膿。通乳汁,下胞衣。
得鯉魚,治腳氣;得通草,下心氣;得杏仁泄肉裡濕熱。配雞子白,敷痘後癰毒;配根末,治癰疽神效。佐桑皮,去水腫;合黃蠟,治水穀積痢。
多服泄津液,令人枯燥。
《本經疏證》
人身陽非陰不生,陰非陽不化。水火者陰陽之徵兆,故火貫水中,則水用宣,水藏火中,則火體靖。水用宣則五液各歸其所,而無水溢之患,火體靖則諸氣各由其道,而無煎灼之痾。癰腫膿血,火反灼水也。水腫者,火不行水也。雖然,癰腫膿血,是血分病,水腫,是氣分病,何以赤小豆均能治之?蓋氣血緣源於脾,以是知血與水同源而異派,浚其源其流未有不順者矣。穀氣者歸脾,豆又以象形為腎穀,赤小而緊,則又被心氣於腎,所謂貫火氣於水中,蓄水氣於火內,乃其要則在乎本歸脾,能吸火精防水溢也。(吸火精火生土也防水溢土克水也)然凡物之於人,能抑其盛者,不必能起其衰,能起其衰者,不必能抑其盛,癰腫膿血為火之有餘,水腫則火之不足,赤小豆兩者兼治,既損其盛,又補其衰,洵神已乎。而不知有餘而往,不足隨之,不足而往,有餘從之,故其湊於陰者,即不足於陽也。矧氣血同以穀而化,化穀同以火為用。設使陰陽不平,火隨化機而榕血,則氣分之火自衰,而為患於此,即不為患於彼。故氣分為水腫,亟提血分之火,使轉而和陽,則腫已,血分為癰膿,便撮其中之熱,轉隨陽分而泄,則癰亦已,以同為脾家化氣化血之火也。試觀仲景之用赤小豆瓜蒂散,豈不以火入陰中,水無所藉以行,遂結於胸乎;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豈不以火蒸於中,不能化外之濕,濕盛於外,不得交在中之陽以相經乎;赤小豆當歸散,豈不以熱茁血,而陽分反無熱乎?亦良以凡豆均鐘生氣於晚春,告成實於早秋,獨此則布種生苗於中夏,成實必至秋盡,是其色紅體小,稟氣於火者,偏徘徊涼風清露之中而成其質,則其偏能引火氣達於火退之處,而拔火氣之正盛以轉變涼爽之區,又何疑焉?予以赤小豆治腫,凡陽水益見其功,因悟及此。
渴有虛實,渴而小便多者,虛渴也;渴而小便不利者,實渴也。兩者均於消渴病見之,傷寒中仍有飲水不化,水停生熱而渴者,尤實中之實,此其驗當以脈浮數,或水入即吐,或自汗出為憑。蓋腸胃之受盛有限,水入之無節難量,故滿則泄則溢矣。此則以傷寒而論,若雜病亦有水與熱相搏而不相入者,則水不能化津,火適足以耗液,相搏則寒熱,不相入則消渴,或陽結於上,陰溜於下為泄利,或不泄利為腹脹滿,或反逆於上為吐,或入於幽隱成澼,皆可以利水已之。但察其水係未化者,以五苓散治之,使其上而後下,若其已化,則直以赤小豆通之可也。
《本草新編》
赤小豆,味辛、甘、酸,氣溫而平,陰中之陽,無毒。入脾經。下水,治黃爛瘡,解酒醉,燥濕浸手足腫大,療腳氣入臍高突。但專利水逐津,久服令人枯燥,亦可暫用以利水,而不可久用以滲濕。濕症多屬氣虛,氣虛利水,轉利轉虛,而濕愈不能去矣,況赤小豆專利下身之水,而不能利上身之濕。蓋下身之濕,真濕也,用之而效;上身之濕,虛濕也,用之而益甚,不可不辨也。
《本草分經》
甘、酸,平。色赤入心。性下行而通小腸,行水散血,清熱解毒。敷瘡通乳汁,下胞胎。最滲精液,不宜久服。